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D3S1744和D18S849基因座分别位于3号和18号染色体上,重复单位均为TATC,是2个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的STR基因座。本文调查了辽宁汉族、新疆维吾尔族、新疆哈萨克族3个群体D3S1744和D18S849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并对多态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成都汉族及泰国群体D7S2846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STR基因座D7S2 846的遗传多态性 ,为法科学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应用PCR及PAG电泳技术 ,对376名中国成都汉族无关个体及 131名泰国无关个体进行了调查。两群体分别检出 8个和 7个等位基因 ,首次获得该基因座基因在两群体中的频率分布。两群体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家系调查证实了等位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该基因座在两群体中的个人识别能力 (Dp)分别为 0 85 70、 0 86 0 2 ,杂合度 (H )分别为0 6 915、 0 6 870 ,多态性信息含量 (PIC)分别为 0 6 445、 0 6 5 5 3 ,非父排除率 (PE )分别为 0 415 2、 0 40 85。D7S2 846基因座在法医学个人识别及亲子鉴定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 人类葡萄糖磷酸变位酶1(phosphoglucomutase1,PGM1)是具有高多态性的蛋白质,由4个常见等位基因1+、1-、2+、2-编码产生10种表型,在远东地区一些人群中,等位基因3+、3-、7+、7-也达到多态性水平。上述8种等位基因由位于外显子4、8、1A中的3处点突变及基因内重组形  相似文献   

4.
中国牡丹江地区朝鲜族人群3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复合扩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检测技术 ,对中国牡丹江地区朝鲜族人群的D16S539、D7S82 0、D13S317基因座进行了遗传多态性调查 ,获得了 95名无关个体的群体遗传学数据。D16S539基因座检出 6个等位基因、 18种基因型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范围为 0 0 158~ 0 2 789;D7S82 0基因座检出 8个等位基因、 2 2种基因型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范围为 0 0 10 5~ 0 3368,D13S317基因座检出 7个等位基因、 2 3种基因型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范围为 0 0 2 63~ 0 2 789。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 3个STR基因座在中国牡丹江地区朝…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ADH1B和ALDH2基因多态性以及饮酒种类对乙醇代谢的影响,为司法鉴定实践中涉及乙醇代谢结果解释或对血乙醇含量回推的案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筛选出81名志愿者,通过多重SNa Pshot分型方法获得ADH1B、ADH1C和ALDH2的基因型。饮酒剂量为1.0 g/kg,在饮酒前以及饮酒后30 min、45 min、1 h、1.5 h、2 h、3 h、4 h、5 h、6 h、7 h和8 h静脉采血1 m L,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血中乙醇和乙醛的浓度,计算血乙醇达峰时间(T_(max))、乙醇峰值质量浓度(C_(max))、乙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_(乙醇))、AUC_(乙醛)和乙醇消除斜率(β)。为排除ADH1C基因多态性的干扰,选择携带ADH1C*1/*1基因型的个体,根据ADH1B和ALDH2的基因型分组,对各组上述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运用最小显著差异法进行组间比较,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对3种饮酒种类(白酒、红酒和啤酒)组间的各参数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结果不同ADH1B和ALDH2基因型组间T_(max)和C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基因型组间AUC_(乙醇)、β和AUC_(乙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体饮相同剂量不同种类酒时,各组间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醇代谢受相关基因多态性影响较大,基本不受饮酒种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乙醇、乙醛慢代谢与酒后驾车肇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体内乙醇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酶有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和细胞色素P4502E1酶(CYP2E1),它们均具有基因多态性,不同基因型个体对乙醇的耐受性存在差别,表现为酒后的行为反应能力不同。司机若为慢代谢型,乙醇、乙醛代谢速率低下,即使少量饮酒,酒后开车也可造成交通肇事。通过对ADH、ALDH和CYP2E1基因多态性与乙醇、乙醛代谢能力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ADH1B和ALDH2基因多态性以及饮酒种类对乙醇代谢的影响,为司法鉴定实践中涉及乙醇代谢结果解释或对血乙醇含量回推的案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筛选出81名志愿者,通过多重SNa Pshot分型方法获得ADH1B、ADH1C和ALDH2的基因型。饮酒剂量为1.0 g/kg,在饮酒前以及饮酒后30 min、45 min、1 h、1.5 h、2 h、3 h、4 h、5 h、6 h、7 h和8 h静脉采血1 m L,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血中乙醇和乙醛的浓度,计算血乙醇达峰时间(T_(max))、乙醇峰值质量浓度(C_(max))、乙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_(乙醇))、AUC_(乙醛)和乙醇消除斜率(β)。为排除ADH1C基因多态性的干扰,选择携带ADH1C*1/*1基因型的个体,根据ADH1B和ALDH2的基因型分组,对各组上述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运用最小显著差异法进行组间比较,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对3种饮酒种类(白酒、红酒和啤酒)组间的各参数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结果不同ADH1B和ALDH2基因型组间T_(max)和C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基因型组间AUC_(乙醇)、β和AUC_(乙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体饮相同剂量不同种类酒时,各组间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醇代谢受相关基因多态性影响较大,基本不受饮酒种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 2001年8月29日~9月2日,在德国明斯特(Moster)召开了第19届国际法医遗传学会。此会议共收到来自不同国家的263篇论文,主要归纳为:(1)SNP 的复合扩增及其高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2)常染色体 STR 基因座复合扩增多态性及群体遗传学数据;(3)线粒体 DNA 序列多态性及其单倍型群体频率分布数据;(4)性染色体(X 和 Y)STR 基因座的复合扩增多态性和突变的研究。SNP 具有密度高、遗传稳定、分析易自动化等特点,在整个生物学界掀起了基因多态性研究的新热潮,同时为法医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汉族群体CCK-45C/T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基因位于3q12.3,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长约7kb[1]。在CCK基因启动子部位有两个多态性SNP基因座,分别是196G/A和45C/T[2]。目前国内尚无有关45C/T多态性基因座的相关数据报道,本文应用荧光标记的TaqMan探针杂交及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检测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PCR ,聚丙稀酰胺凝胶垂直电泳及银染技术对 2 16例中国汉族人群STRD13S32 5基因座进行了多态性研究 ,首次获得了中国武汉汉族人群基因频率分布资料。检出 11个等位基因 ,30个基因型 ,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DP值为 0 92 92 ,三联体PE值 0 6 137,二联体PE值为 0 4370 ,PIC值为 0 775 5。观察 2 0 0次减数分裂未发现突变基因。研究证实D13S32 5是一个高多态性STR基因座标记系统。  相似文献   

11.
广西壮、汉人群3个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在同一反应体系,对CSFIPO、TPOX和TH013个STR基因应复合扩增,采用高分辨率的聚丙烯酰胺变性胶电泳分离、银染技术,对广西壮、汉人群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基因应在2个群体均具有较高的Dp值,在法医学个体识别及亲权鉴定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中国武汉地区汉族人群STR基因座—D3S1 358、D1 3S31 7、D1 2S391基因频率分布和群体遗传数据。方法 从 2 0 8个汉族无关个体收集血液标本 ,应用PCR技术及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D3S1 358、D1 3S31 7和D1 2S391基因座分型。结果 D3S1 358检出 7个等位基因和 4 1个基因型。三基因座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观察 2 31次减数分裂均未发现突变基因。另外 ,调查结果计算显示D3S1 358、D1 3S31 7和D1 2S391基因座的杂合度 (H)分别为 0 70 98、 0 80 56和 0 84 0 0 ;三个人识别能力 (DP)分别为 0 851 6、 0 9332和 0 952 3;非父排除率 ( pE)分别为 0 4 463、 0 60 1 6和 0 681 8。结论 D3S1 358、D1 3S31 7和D1 2S391基因座在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亲子鉴定及个人识别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Amp Fl STR YfilerTMPCR试剂盒,对中国广东龙川地区汉族人群211份男性口腔拭子进行17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调查。结果 17个Y-STR基因座发现的单倍型均不相同,单倍型多样性值达1.000 0;基因频率分布在0.004 7~0.691 6之间,遗传多样性值在0.471 0~0.920 2之间。本文数据显示,该地区汉族人群17个YSTR基因座多态性分布较好,可为Y染色体亲缘鉴定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蒙古族ApoB基因遗传多态性。方法选取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蒙古族无关个体,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判断样本中是否含有ApoB基因中的稀有等位基因:XbaI(x+)和&DRI(E-),并计算其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及相关的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内蒙古汉族群体中稀有等位基因XbaI(x+)和&0RI(E-)频率分别为2%和4.6%,而在蒙古族群体中没有检测出此两种稀有等位基因。结论ApoB基因XbaI和&0RI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不同种族中差异较大,具有种族鉴定的应用可能。  相似文献   

15.
Zhang HQ  Wu SZ  Bi YT 《法医学杂志》2004,20(3):160-161
目的研究D7S2846、D19S400和D18S535位点在温州汉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方法EDTA抗凝血样采自194名无血缘关系温州地区汉族个体,用chelex-100法提取DNA,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分析。结果D7S2846观察到6个等位基因及15种基因型;D19S400观察到10个等位基因及36种基因型;D18S535观察到8个等位基因及26种基因型。各基因座的杂合度(H)分别为:0.644、0.724、0.772;个人识别能力(Dp):0.854、0.940、0.938。结论三个STR基因座具有较高杂合度,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法医学应用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汉族与维吾尔族群体8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Wang BJ  Ding M  Zhao D 《法医学杂志》2003,19(3):149-150,153
目的调查中国北方汉族与维吾尔族群体8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方法应用荧光标记引物试剂盒及基因扫描技术检测vWA、TH01、TPOX、CSF1PO、D5S818、D13S317、D7S820、D16S539位点等位基因。结果100例汉族群体共检出62个等位基因,累计非父排除率为0.9975;50例维吾尔族群体共检出52个等位基因,累计非父排除率为0.9973。2群体总个人识别机率均超过0.9999。基因频率分布2群体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8个STR位点在汉族与维吾尔族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频率分布有民族差别。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汉族人群PentaE、PentaD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entaE、PentaD基因座分别位于人类第 15号和第 2 1号染色体长臂上 ;核心序列均为AAAGA。目前国内尚未报道。本文作者运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 ,对北京地区汉族 2 0 1份无关个体血样(取自本实验室日常案件的样本 )进行上述两个基因座多态性调查 ,现报道如下。2 0 1份血样 ,按Promega公司powerPlexTM16System试剂盒的方法进行检验 ,其中PentaE基因座片段大小分布于 379~ 4 74bp之间 ,检出等位基因 19个 ( 5~ 2 4 ,其中 9等位基因未检出 ) ,基因型 2 10个 ,基因频率分布在 0 0 0 …  相似文献   

18.
FUT2/01基因座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的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STR基因座FUT2/01在中国人群中的基因结构特征及其在中国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特点,并对其法医学应用前景进行探讨。方法应用PCR方法扩增FUT2/01基因,DNA测序确定所有等位基因的序列;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调查中国人群中FUT2/01基因座的多态性分布,同时应用荧光标记引物进行自动化检测分析和基因型鉴定。结果DNA测序结果仅显示核心序列的重复数目变化所导致的长度差异;在所调查的中国汉族人群162例个体中共发现9种等位基因和28种基因型,系统的个体识别率为0.9639,父权排除率为0.6266。此外,荧光标记引物经自动化检测可对该基因座进行良好的分型。结论FUT2/01基因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表现出高度的杂合性和个体特异性,在法医学鉴定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应用PCR和PAGE技术对温州地区汉族180个无关个体进行了D14S608、D10S2325、D15S659和GABARB15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获得了该地区的遗传学多态性参数,以供法医学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青岛地区汉族人群13个STR基因座的频率分布及法医学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调查青岛地区汉族人群无关个体的 13个STR基因座 (D3S135 8、VWA、FGA、D8S1179、D2 1S11、D18S5 1、D5S818、D13S317、D7S82 0、D16S5 39、TH0 1、TPOX、CSFIPO)的基因频率分布 ,研究其遗传多态性及其在法医学个体识别及亲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用美国ABI - 310型遗传分析仪对ProfilerPlus和Cofiler两个系统的 13个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及四色荧光自动分析检测 ,基因分型软件为GeneScanv3.1和Genotyperv2 .5 .2。  结果 获得 13个STR基因座在青岛地区汉族人群的基因频率分布数据 ,13个STR基因座的PIC >0 .5 ,DP >0 .71,CCE =0 .999999,TDP值接近 1,TPm =1.2× 10 -14 ,家系调查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结论 ProfilerPlus和Cofiler两个系统的 13个STR基因座在法医学个体识别及亲子鉴定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