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是人体损伤鉴定中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之一。在损伤程度鉴定的法医临床学实践中,涉及创的案例也非常多见。《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伤》)将人体划分为头皮、面部、颈部、肢体和躯干等五个部分,分别对创做出了具体规定,作为轻伤起评的依据。但这些条文都只是以创口长度这一参数作为唯一的评定依据,忽略了创道等情形,因此在实践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创伤严重,但又难以恰当引用条文而有失公正的情况。因此将创道作为损伤程度鉴定的参数之一引入鉴定标准实属必要。如浙江省的《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适用意见》和司法部提出的《人体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软组织损伤创道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116例不同类型的软组织损伤进行检查,记录创道大小、形态、走行及内部回声特点,观察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检查创道及深部软组织内有无血肿及异物存留。结果 116例不同类型损伤高频超声检查,共发现骨骼肌肌腹部分性断裂64处(3处继发肌内血肿);肌腱断裂31处(部分断裂27处、完全断裂4处);假性动脉瘤2处;创伤性神经瘤17处;深部软组织异物存留11处。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创道走行、准确测量其长度,亦可确认有无骨骼肌、肌腱、大动脉、神经损伤及异物存留,适宜在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中选用。  相似文献   

3.
夏文涛  朱广友  范利华  程亦斌 《法医学杂志》2006,22(3):239-240,F0003
1面部软组织损伤1.1面部软组织创《人体轻微伤的鉴定》第3.4条、《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十四条,都是关于面部软组织创的规定。面部软组织创的性质、长度对于损伤程度的鉴定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对于软组织创的检验进行规范。1.1.1面部软组织创的检验在观察创口时,应当着重  相似文献   

4.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许某,男,48岁,某年2月25日因纠纷遭他人殴打致额面部受伤。3月12日某鉴定机构鉴定许某因外伤致颅内(右侧颞叶底部)出血构成轻伤一级,其左额面部软组织创、左额面部软组织挫伤已分别构成轻微伤。同年4月12日委托人要求对许某损伤程度、因果关系进行法医学重新鉴定。  相似文献   

5.
在法医学鉴定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个伤者身上同时有多处损伤或者多种损伤,这时的鉴定就不能仅采取简单相加的办法,而应根据各有关标准规定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采用累积法进行鉴定。1在损伤程度鉴定中的应用由于各处损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我国的有关人体损伤鉴定标准对各部位创伤制定了不同的标准。例如头部、面部、颈部、躯干和肢体的软组织创伤就制定了不同的标准,同样长度的创伤,在不同的部位就可能构成不同等级的损伤。而在实践中又常常见到有的受伤者身上不同部位有多处损伤,有的甚至是不同性质的损伤(指钝器…  相似文献   

6.
Wang FX  Fan LH  Yang XP  Liu RJ  Zhu GY 《法医学杂志》2008,24(3):197-199
陈旧性创道长度的测定是法医学鉴定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高频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的运用,目前已可以准确地定量创道的长度。通过两例损伤程度鉴定案例,并结合超声图像,说明超声检测在损伤程度鉴定中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为损伤程度的鉴定提供有价值的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7.
制式霰弹是用塑料弹杯盛装错弹丸,弹林底部装火药(多为有机火药),用机械压制而成。其弹林前端似“花瓣”状,多为四个“瓣”,故在创道内或现场提取到塑料弹杯域在射入口创线检见弹杯损伤,可确定该创为制式雷弹枪射击所致。霰弹创鉴定射击距离是法医学检验的一个难题。射入口创缘弹杯损伤的形态特征与射击距离有关,利用弹杯损伤可较准确地推断射击距离c笔者曾遇一例,现报告如下。实例李某,男,3O岁。1996年10月20日被人用制式霰弹杀死,死后15h尸检、死者上衣衣领右侧翻领处见一2.4×1.6cm的缺损;右胸上部有一4.2×2.7cm的横…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事故中膝关节损伤较常见,损伤导致的膝关节功能障碍是伤残评定的重要内容.本文对350例道路交通事故致膝关节损伤人员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膝关节损伤后功能评定及相应的伤残等级. 1 案例资料 1.1一般资料 350例被鉴定人资料来自新乡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案例.其中男性219人(62.6%),女性131人(37.4%),年龄10 ~78岁,平均40岁.纳入标准:①道路交通事故致膝关节创伤,治疗终结;②伤前无膝关节疾病或损伤史;③病历、手术及影像学资料(X线、CT、MRI)明确损伤类型及治疗方法;④各种检查及辅助检查资料完备;⑤伤残评定时机为受伤后3~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9.
在活体检验鉴定中,经常碰到同一人不同部位皆有创口的情况,特别是头面颈部骑跨创口,在评定损伤程度时,如按《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五十一条规定:即软组织单个创口长度达10cm,或者创口累计总长度达15cm,评定损伤程度不合理。下面通过两个案例探讨头面颈部骑跨伤的损伤程度评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17例制式霰弹猎枪射入口和创道的病理形态学,通过结合射击实验获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初步认为,商品霰弹中的塑料弹杯所造成射入口创缘或创周损伤的形态变化与射击距离密切相关,在法医学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扩创后刺创的法医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身伤亡的法医学检验中,经常会遇到经医院抢救。扩创后的刺创检验,因创口被延长,创道被破坏,改变了创伤的原始形态,极易将刺创误判为砍创从而影响对致伤工具的推断。为了避免发生上述差错,除了对经治医生的过细访问,了解原创口、创道的形态特征及救治经过,对经扩创后创伤的认真检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免疫组化(PAP)方法,检测大鼠皮肤损伤区的FN,发现在生前创伤后15min,创壁FN即呈明确阳性;随着伤后经历时间的延长,创壁FN逐渐增多,并滑创壁呈条带状沉积;而在死后5min的创伤,创壁FN则呈阴性。本文为区别生前与死后皮肤创伤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失血性休克是创伤的常见并发症。创伤后是否存在失血性休克及程度判定,是法医鉴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86例具有完整临床病历资料,且均有“失血性休克”诊断的各类创伤病人进行分析,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资料。1一股资料1.1性别及年龄在86例中,男性59例,女性27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年龄29.7岁。互.2休克程应判定86例均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其中诊断中判定休克程度的23例,其余诊断无明确分级。2结果2.1损伤类型与损伤程度、休克程度关系《亲见)2.2休克救治情况(表2)2.3休克指数休克指数一脉率/收缩压本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铁路行车影响下形成的头部道碴创之形态特点,探索其与一般头部钝器打击创的鉴别方法。方法对1994~2008年间怀化、长沙铁路公安处管辖内发生的因铁路行车的影响形成了头部道碴创的损伤案例从创的分布特点、创角的锐利程度、创缘的挫伤、创壁的光滑程度、创的深度、颅骨的损伤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常见棍棒、锤类、石头等钝器打击头部形成的创相比较。结果与打击时受害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不同,铁路行车影响下人体头部所形成的道碴创是在头部处于运动中形成;两者由于致伤机理不同,导致头部创呈现不同的特征。结论铁路行车影响下形成的头部道碴创具有独特的特征,可与头部钝器打击创鉴别。  相似文献   

15.
耳廓突出外露易受创伤,在法医活体检验鉴定中较为常见,在评定伤者的损伤程度时,因断离的耳廓手术再植成功与否或在医疗过程中是否加重耳廓的损伤而产生争议,本文结合3个典型案例,讨论耳廓创伤的损伤程度的评定。案例1胡某,因捕鱼的事被人拳击左耳部,致左耳廓挫伤,耳甲腔血肿,由于治疗不当,采取切开引流,以致发生化脓性感染,软骨坏死,造成耳廓畸形,法医鉴定时仍以原发性损伤评定为轻微伤,并在鉴定结论中注明伤者最终造成耳廓畸形是由于医疗不当。案例2桂某,被人用石块砸伤左耳廓,致左耳廓挫裂创,耳廓下部软骨骨折,并可…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致伤物 ,其所形成损伤形态各不相同。即便同一钝器 ,因接触面不同、作用方式不同、作用力量不等 ,所形成损伤形态亦不相同。笔者在日常检案中遇 1例同一螺纹钢棒致多种形态损伤的案件 ,现予报告。案 例某男 ,5 4岁 ,个体批发商。某日被人杀死在其租住房内。尸检情况 :男性尸体 ,尸长 16 3cm ;顶枕部见一斜形头皮裂创 ,呈左低右高位 ,创缘不整 ,创缘两侧见有等间距斜向平行皮肤挫裂 ,相应颅骨检见线形骨折 ;左侧颞顶部 11cm× 12cm范围内检见多条交叉重叠裂创 ,部分头皮挫灭 ,局部创缘两侧检见等间距斜向挫裂创 ,相应颅骨大面积粉碎性…  相似文献   

17.
1234口唇损伤在法医检案中并不少见,在《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标》)及《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标》)中也有明确条文规定。如《重标》中的“口唇损伤显著影响面容”及《轻标》中的“口唇损伤影响面容、发音或进食”。但在具体操作中损伤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显著影响”或“影响”则很难把握,同时如何正确运用《轻标》第十四条来鉴定口唇创亦有不同的见解。现报道3例。1案例案例1:某男,25岁,左上唇被人咬掉。检见左上唇缺损超过人中线1cm,创面不齐,创缘不规则,有齿样排列特征,牙暴露。鉴定…  相似文献   

18.
案例资料某案犯在开枪拒捕时被击毙。死者为成年男性尸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左大腿贯通性枪创2处;面部眉间正中有一圆形皮肤缺损,直径0.scm,周围见擦拭轮0.Icm,探查创道直入颅底。开颅未见出血,脑组织完整,颅底无骨折。口鼻腔有泡沫性血液涌出。左侧颈部软组织、肌肉呈带状出血。左侧胸腔积血2000ml,左肺上叶见一贯穿性创道,方向斜向后下,在左侧第四肋骨后盼找到嵌入肋骨的“64”式弹头一枚,取出后发现弹头已严重变形。进一步检查发现口腔底击穿,用探针探查创道发现创道垂直向上并与眉间创道相通。讨论本例检案属特殊弹道…  相似文献   

19.
<正>创口在法医临床鉴定时经常遇到,当创口长度刚好达到《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规定的数值即临界值时,鉴定人倍感纠结,举棋不定。初次鉴定刚好达到标准要求长度,重新鉴定时可能就达不到标准规定数值。遇到这类情况鉴定人该如何把握呢?作者总结出以下鉴定经验,供法医同行参考。1创口的测量方法创是指较强大的暴力造成皮肤全层或内脏器官破裂的损伤。仅伤及皮肤浅层,以表皮剥脱为主要表现的损伤称擦伤~([1])。在测量创口长度时,应以伤及真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法医命案现场勘验及侦察破案工作中遇见3例醉酒状态下杀人的恶性案件,回顾总结这3起案件的侦破过程,笔者认为法医在醉酒状态下杀人案件的现场勘查、检验鉴定、作案目的、动机的判断、作案过程的分析、嫌疑人的刻画、侦查范围的划定等方面都具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地方,现作分析浅谈,供同仁们在工作实践中参考应用。1案例资料案例1徐某,女,35岁。2000年8月10日15时许被人杀死在自家客厅内。尸体解剖检验:死者下身裸露,头面部、颈部多处锐器砍切创,外阴部创伤严重,软组织残缺,破坏严重。结论系创伤性、出血性休克死亡。破案证实: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