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八荣八耻”是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的继承和发扬。“八荣八耻”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现阶段,要用“八荣八耻”作为塑造社会主义社会理想人格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理想人格思想可以理解为:在理想社会的基础上,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追求,以个性的全面展示为基本内容,并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全新的理想人格模式。其基本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层次:(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主张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本质;(二)尊重人作为个体即独一无二的独特性存在,倡导自由个性的全面展示;(三)迈向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径:对主体进行美学改造和审美提升,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己。马克思理想人格思想的当代价值:(一)把人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实现了发展观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价值转换,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的视角;(二)遵循真、善、美价值原则、实现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相统一的自由个性塑造,对社会主义新人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创造实现理想人格的社会条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新的启迪;(四)为美好理想而奋斗,为实现人的自身完美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孔子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仁既体现了仁道的原则,同时又为理想人格提供了多重内容。“仁”的学说存在着许多历史足迹,但它那种积极的价值取向无疑可以给现代人提供某种人格理想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解决工业经济时代人格危机的关键 ,在于彻底摒弃那种物化的单向度的人格模式 ,铸塑一种兼备科学与人文精神、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想人格 ,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现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互相融合 ,为形成这种理想人格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贾西安 《工会论坛》2005,11(4):81-82
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在本质上决定了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目标,确立培养理想人格的价值目标是学校德育创新的内在必然。确立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为新时期高校的德育目标与价值定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对苏格拉底的哲学与人格统一形成必然性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阐述苏格拉底哲学的基本主张、道德哲学等与其人格的相互渗透、交融、统一,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一个哲学人格化和人格哲学化的过程.苏格拉底的哲学与人格的统一给我们以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政治人格的形成是政治社会化的结果。政治人格的冲突源于转型社会中政治文化的多重性及其冲突,理想政治人格的建构是解决冲突的前提之一。而理想政治人格的建构在于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功能整合,这一点在中国加入WTO的时代背景下尤显必要。  相似文献   

8.
塑造青少年理想的道德人格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塑造理想道德人格的途径和方法是丰富多样的,其中社会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是青少年理想人格塑造的两大基本途径。社会在塑造理想人格中的责任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治理、整顿、改革、完善过程中,构筑保护正当、优秀、先进的道德人格的钢铁长城。而学校教育对于青少年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应当通过确立健全的课程内容体系、运用真正道德的德育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9.
政治道德和政治人格在社会生活中集中地体现为政治道德人格。政治道德人格具有先进性,这是由于客观条件促成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进一步创造条件努力改进。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哲学史的背景看,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理想人格观都属于平民化理想人格的范围.毛泽东提出了共产主义实践型的理想人格观,邓小平则以"四有"为核心对理想人格作了当代的新界定.共同的"平民化"致思趋向,理论产生的巨大感召力和社会影响,以及对社会价值系统的有效改进,这些构成了他们的理论的诸多相同相通之处,但是,由于社会背景、理论来源以及个人风格等的差异,也使得他们的理论具有一些相异之处,并展现出较为明显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1.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在教学管理上重视个性的自由发展.本文首先对"个性"进行了界定,提出了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要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管理观;接着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改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设置和课程编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后指出教学管理制度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永恒的,也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   

12.
以职业道德人格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德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职业道德人格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德育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担负起塑造大学生时代精神品格、促使大学生现代道德现念生成的使命,它突出、强调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以职业道德人格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德育的具体方法,就是按职业道德人格构成确定高校德育内容,以职业实践为定向,贯彻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原则,将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道德品质养成、职业道德人格培养与典型、理想职业道德人格塑造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志愿服务中的志愿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和谐社会的平等观念和现代意识,是雷锋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升华。同时,志愿服务体现了现代社会尊重人性、张扬个性、强调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其"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内核在青年学生中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在当下多元文化语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而志愿服务正在悄然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4.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正面的、显性的教育和外部的灌输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工作的重心。这样就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更多地注重从人格的和人的心理的角度来深化和培养,以此来加强人格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衡量一个人成才与否的标准在于其人格发展是否健全,衡量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为社会培育怎样的人才。在这个意义上,大学生人格健全与否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局。基于文化与人的相互改造,文化产生内生力作用于人的社会心理等逻辑分析,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坚持塑造大学生所处外部文化环境和所处大学文化氛围并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人格障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成因比较复杂,受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预防是减少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有效手段,自我调适是大学生人格障碍矫治的有效方法。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列团体行为训练,改变其问题行为,通过美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7.
当今青少年犯罪很大程度上根源于道德教育的缺失 ,道德教育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具有塑造和转化作用。整合社会各种力量 ,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是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教育者及其教育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培育人的独立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培养人才的工作,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人的理想、人的努力去影响和改造社会现实。当教育被视为一种志业时,教育者教育信仰的有无与强弱,将决定其教育境界的高低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变迁速度越来越快的同时,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犯罪作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已成为学界乃至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为了找出犯罪形成原因,从而达到预防并根治犯罪的目的,探讨人格缺陷与犯罪预防之间的关联十分必要.只有在社会化过程中塑造出健康人格,才能有效地预防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