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惠敏 《公安研究》2011,(10):22-27
盗抢犯罪高发极大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是制约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要破解治安难题,回应民生关切,公安机关就必须把打防盗抢犯罪作为一项全警工程,做到盗抢必打。具体做法是应建强一支打防专业队伍,建立情报主导机制、"猫""鼠"同步机制、破案追赃机制、高危挤压机制、重点防控机制和综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盗抢骗"案件是指盗窃、抢夺、诈骗、销赃等四类多发性侵财案件。当前由于认识缺失、警力不足和"盗抢骗"案件本身的一些特点导致案件侦破效果不佳。合成侦查因为本身具备的节奏快、手段多和情报整合科学等优势成为"盗抢骗"案件侦破效益更高的方法。通过警力资源合成、情报信息合成和侦查措施合成,可提升"盗抢骗"案件侦破效果。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体现在公安工作上,主要是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社会治安问题。刑事案件高发,尤其是"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直接影响群众安全感,公安机关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党委、政府领导下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严重刑事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大力提高为人民群众公共安全服务的水平,充分发挥警务公开的积极效应,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宝安区公安分局通过"块治理",实现了零距离服务群众、近距离打击犯罪的目的,进一步提升了社会面动态管控能力,实现了刑事治安总警情和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盗、抢、骗"等重点警情的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5.
<正>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2011年1月6日在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始终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标准,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永远是公安工作  相似文献   

6.
交警部门点多、线长、面广,与人车路打交道最频繁、最直接,在挤压盗抢犯罪空间方面能够更好地发挥警种特点和职能优势。由于主客观原因,交警在挤压盗抢犯罪空间上的优势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对此,交警部门要提高认识,提高专业技能,强化责任心,以充分发挥交警在遏制盗抢犯罪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7.
备忘     
《人民公安》2009,(1):1-1
胡锦涛强调武警部队要忠实履行职责使命,孟建柱向全国公安民警和武警官兵祝贺新年,孟建柱强调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全警迅速掀起大走访热潮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全国电信诈骗案件以每年20%到30%的速度增长,群众每年被骗金额上百亿元,电信诈骗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全感的突出犯罪问题,打击治理工作刻不容缓。2015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公安部、工信部、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等2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16年2月25日,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委员、  相似文献   

9.
2012年全国犯罪数量同比有所上升,群众安全感稳定,社会治安形势平稳.重大刑事案件、侵犯财产犯罪、经济犯罪、职务犯罪上升趋势明显,涉枪涉爆犯罪继续下降,网络犯罪日趋严重,黄赌毒和制假贩假仍是社会治安中的突出问题.2012年全国政法机关进一步深化和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立法政策和司法政策.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体现了打击严重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的价值理念;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在刑事司法中积极追求刑罚效果的最大化,注重化解社会矛盾和预防犯罪价值的实现;全国公安机关采取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行动,遏制了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态势;社区矫正制度和少年司法制度进一步得到了规范和完善,以促进犯罪人重返社会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2013年犯罪数量增长幅度会有所放缓,侵犯财产犯罪、职务犯罪、网络犯罪等会持续高发和多发,在刑事政策和社会政策上应注重“新四化”过程中如何避免犯罪问题的严重化.  相似文献   

10.
孙亮全 《半月谈》2020,(1):18-19
瞄准群众身边的民生小案.从易制造案件的重点人群、易被侵害的弱势人群入手,山西太原警方用科技手段破小案,群众安全感、获得感显著提升,2008年到2018年,当地“两抢”犯罪下降了九成,盗窃犯罪下降了四成。 上游紧盯重点人群,消除隐匿案源 “民生案件看起来很小,但影响很恶劣,一个地方连续发上几起小案件,群众瞬间就会感觉没有安全感,但是各级公安部门对这些小案件往往重视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坚持从高从难从严,扎实抓好全警实战大练兵"。安徽省亳州市公安局按照公安部和安徽省公安厅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一个"实"字,做好"规定动作、自选动作、创新动作"三个动作,扎实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全市公安队伍履职本领和实战能力明显提升,为打造更高质量"平安亳州"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能力素质保证,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以来全市未发生一起民警辅警在执法执勤中伤亡的案事件,人民群众安全感、对公安工作满意度、扫黑除恶满意度同比均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2.
凭这两眼与百臂或千手不能防———周华健 :《难念的经》《悲惨世界》原本就有一个名字叫《法律的命运》 ,所以 ,整个故事其实是在用最形象的方式阐释着法律理论中的一些难题。1.应该如何对待轻微的犯罪 ?冉阿让只是为了家人能吃一顿好的晚餐而偷了一块面包 ,就要去服几年暗无天日的牢役 ,刑罚实在是过于严厉。有的时代 ,满街的骗盗抢 ,有的就连五毛钱都要抢 ,问他们为什么 ,几乎所有财产犯罪的人都会告诉你———穷 !贫穷当然不能成为犯罪的借口 ,因为贫穷并不必然导致犯罪。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 ,存在着一个很怪的现象 ,就是公安…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中国犯罪总量变化不大,群众安全感持续上升。严重暴力犯罪下降趋势明显,电信诈骗、拐卖妇女儿童、危险驾驶等犯罪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涉众型经济犯罪比较突出。2011年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全国积极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构建和社会管理制度创新。2011年进一步贯彻和深化宽严相济的刑事立法政策和司法政策,全国公安机关采取了一系列的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活动。人民法院加强了刑事审判的监督指导力度,规范了刑事法律适用和量刑标准。2012年全国政法机关将围绕着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进一步加强犯罪控制和预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和顺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深化建设"平安和谐和顺"为主线,以开展"四项建设"为抓手,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根本,全局民警忠诚履职,严密防范,主动作为、扎实工作,先后开展了"打盗抢、保平安""扫毒害、保民安""为民护航""六项整治"等系列专项行动,忠诚履行了公安机关的职能,高质高效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执法质量考核、执法规范化建设、政风行风评议、人民群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度测评均名列晋中全市前茅,为维护县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深化平安建设作为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来抓,对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发出了动员令。各级政法综治部门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积极构建由党政领导、由综治协调、部门负责和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以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深化平安建设,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由盗窃抢劫而引起的社会治安问题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民生问题。浙江台州公安机关在分析盗抢犯罪主体、受害人、公安机关、社会环境等四个关键性变量的基础上,从组织架构入手构筑反盗抢工作体系,从完善机制入手打压犯罪主体,从源头管控入手开展治安顽症整治,从社会联动入手加强实效防控,取得了整治犯罪的综合效应.给人以有益的启示。而要深化整治盗抢犯罪工作,公安机关应当在整体作战能力上、基础业务建设能力上、打击盗抢犯罪能力上和整合社会资源能力上谋求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在认真探讨顺德市盗抢机动车犯罪新特点的基础上 ,对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遏制和打击盗抢机动车犯罪提出了具有一定突破性的现代先进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人民公安》2015,(7):22-23
自2015年年初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春雷行动”以来,各地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了一系列“黑拐枪”、“盗抢骗”案件。2015年2月初,“春雷行动”首次集中收网行动,打掉非法获取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电信诈骗等犯罪团伙10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47名,其中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源头”14人、转卖信息牟利的“中间商”92人、涉嫌电信诈骗和非法调查等违法犯罪人员741名,查缴从事违法犯罪的非实名电话卡、手机卡1700余张。2015年2月底,公安部组织“春雷行动”第  相似文献   

19.
犯罪统计的数量往往低于实际发生的犯罪总量.犯罪黑数研究是人们获悉实际犯罪情况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为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犯罪的措施奠定事实基础.了解犯罪黑数可采取犯罪自我报告调查和被害人调查的方法,而减少犯罪黑数必须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犯罪黑数评估体系.该体系包括,犯罪评估的综合指标:犯罪的数量、质量指标、突出犯罪类型的数量、犯罪人数量;犯罪的社会控制指标:司法机关打击犯罪的力度、发动群众的程度、维护社会治安的资源保障状况;影响犯罪的社会因素指标;群众安全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外来人口犯罪、盗抢等侵财性多发性案件,交通、消防事故等已成为创建"平安宁波"面临的突出问题.公安机关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准确把握对社会稳定的认识,不断提升工作质量、效率和水平,要以创建"平安宁波"活动为载体,保持主动进攻、从严管理的高压态势,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安机关自身的保障工作机制,以全力维护社会政治安定和治安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