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毛泽东等历代领导人的人民观、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精华为其科学的理论基石;以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其精炼的思想内涵;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有利于推进具有新特点的伟大斗争,有利于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利于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其全方位的实践路径体现在政治建设突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经济建设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文化建设强调"坚持为人民服务",社会建设关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2.
李宁 《岭南学刊》2021,(1):111-115,12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丰厚的哲学基础,它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的实践与发展,传承于中国文化传统优秀的民本思想,实践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全过程,它使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主体哲学发展到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4.
主政浙江是习近平同志长期地方从政工作中的重要阶段,也是"以人民为中心"民生观全面形成的关键时期。理论源于实践,系统梳理和解读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民生探索,能够更深刻地认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观形成的实践基础和来源,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属性,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要求,贯彻于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新东方》2018,(3)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理念,蕴含丰富的思想理论以及现实依据,其创新意义堪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这一发展思想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思想框架内,对改革开放40年发展思想的反思与调整,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突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7.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其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等各个方面。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成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和鲜明的实践逻辑,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创新,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丰富与发展,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时代回答。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全过程,是新时代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发展理念是化解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和关键,我们必须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要明确“属于谁、为了谁、依靠谁、保护谁”的基本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法治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显著标志,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义。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理之道的锁钥。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关注度持续攀升,并就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本意涵、出场逻辑、哲学基础、时代价值、实践路向等课题展开了全面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整体而论,仍存在一些研究阈限和薄弱之处,需要从核心概念的基础性、出场逻辑的系统性、阐释论证的辩证性、研究范式与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不断予以超越和优化。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人民中心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应用发展的理论形态,也是实践唯物主义扎根中国大地的实践形态,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包含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人民主体的动力机制、以人民为师的工作方法和为人民发展的目标追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成为"人民中心论"最具时代性的实践表达。  相似文献   

12.
柳菊兴 《理论月刊》2005,4(4):73-75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自己的哲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和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提出、形成及发展的三大方面的哲学依据。要深刻了解科学发展观,掌握科学发展观,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真正弄清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信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围绕为什么坚定文化自信、怎样坚定文化自信等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思想,把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地位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起点和归宿,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和目标不是经济的单方面增长,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使全体人民获得幸福。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价值标准,因为只有把人自身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范畴,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自信的行动指南,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理论指导。习近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重要论述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包括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思路、根本目的、根本遵循和主要内容,是新时代我们党积极稳妥地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奋斗问题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何谓奋斗为谁奋斗谁来奋斗等问题,形成了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的奋斗观。学深悟透习近平奋斗观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与理论特质,对于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内生奋斗精神、外行奋斗实践、做永远的奋斗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中国当前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现实为导向,其深刻的理论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和针对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全面系统梳理研究习近平关于浙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及浙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可为新时代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思想指导、根本遵循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The G20 agreed in Hangzhou last year on the path forward:building an innovative,invigorated,interconnected and inclusive world economy.This year,building on the theme of the Hangzhou Summit,the Hamburg Summit was themed Shaping an Interconnected World.What we need to do now is to work together to translate our vision into 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