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人才市场中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广大女性面临着就业歧视、工资待遇歧视、退休歧视等问题,给女性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压力,产生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才市场中的性别歧视并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  相似文献   

2.
男女平等就业的法律思考--从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娟 《理论学刊》2006,(4):92-93
我国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男女平等就业问题,但是,现实中女性平等就业权还未能真正实现,男女就业不平等的现象仍较为突出。其中,女大学生———这一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阶层女性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中所遭遇的就业歧视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例证。一、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择业的一大障碍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就业机会的不均等性。通常情况下,在选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中,许多单位明确提出不要女生,存在明显的性别选择倾向。其二是就业竞争的不公平性。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对于谋…  相似文献   

3.
张传鹤 《理论学刊》2005,(12):58-60
维护妇女平等就业权,实现两性和谐发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生活中,妇女在就业中经常遇到各种形式的性别歧视。造成女性在劳动力市场遭受性别歧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传统性别偏见的作用;二是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要求;三是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关职能部门在维护妇女平等就业权方面工作力度不够;四是部分女性综合职业素质偏低。要有效消除各种性别歧视现象,就必须大力批判陈腐的性别观念,宣传先进的性别观念和维护平等就业权的意义;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创新对妇女平等就业权的救济保障途径;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关职能部门、群团组织要加大工作力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妇女的综合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关注人才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现人才歧视是目前人才市场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有着种种表现:1.年龄歧视。最常见的是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如某用人单位招聘广告要求“男35岁以下、女26岁以下”。2.性别歧视。主要是歧视女性。去年4月,在哈尔滨某大学举办的毕业生招聘大会上,一家企业在招聘广告上竟堂而皇之的标明:“只招男生,女生免谈”。前不久,北京一场专为女大学生量身定做的招聘会,因邀请不到用人单位而宣告流产。也有部分服务行业招聘员工“只招女性”。3.学历歧视。用人单位要求“本科以上文化”、“全日制大学毕业”比较普遍,少数单位甚至提出只招“硕士、博士…  相似文献   

5.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对女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女性由于本身生理、心理特点及历史上的弱势基础和社会发展性别偏向的原因,她们要面对的问题更多、生存压力更大、承受的任务更重。因此,只有依法保障女性的受教育权、促进女性充分就业、消除性别歧视,以便真正实现女性在政治经济地位、文化教育权利等方面与男性平等生存和发展,才能促进两性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正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也是一位命途多舛的女革命者。她说:"我不幸,也可说有幸总被卷入激流漩涡,一个浪来,我有时被托上云霄,一个波去,我又被沉入海底。"延安时期的丁玲,经历的正是从云霄沉入海底的过程。起因之一就在于她以女性的生命体验,洞察到以男性为主体的革命阵营内部,既有着两性间在阶级、民族利益上的一致性,还存在着男性以革命的名义对女性的歧视。她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大胆而犀利地揭示出被革命外衣遮蔽的性别歧视问题,从而挑战了革命群体内依然固有的父权-夫权制性别秩序。这无疑威胁到男性的权威和革命阵营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15,(12)
目前,我国女性职场就业遭遇性别障碍的现象较为普遍,表现形式多样,原因复杂,消除女性就业性别歧视,保障妇女平等就业,现有的法律制度存在明显不足。有必要对立法、执法和司法等多方面制度加以完善,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建立专门的执法机构和健全相关司法制度和救济途径,以消除女性职场就业的性别障碍,保护女性就业者平等就业,完善我国保护女性平等就业权的现行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钱红梅 《学习月刊》2012,(17):38-40
防控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是当今中国社会一个不容忽视、不能等待的重大问题。 一、正视就业歧视的现状 1、性别歧视。性别歧视是指基于性别而作的任何区别、排斥或限制,其影响或目的均足以妨碍或否认妇女不论已婚未婚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消除一切对妇女歧视公约》)。  相似文献   

9.
当前女性就业求职遭到歧视的现象有增无减。最常见的是外貌歧视、年龄歧视和姓氏歧视等。不少企事业单位对所招聘的女性要求年轻貌美,招聘时量身高,问体重,测三围。 九五期间,女职工占职工总人数的38%。从绝对数上看并不低,似乎不存在对女性的歧视。但是女性就业层次在下沉,相对的女性歧视仍然存在。相当多的妇女就  相似文献   

10.
桂华 《理论与当代》2008,(11):35-39
经济学家在分析劳动力市场上两性的差异时,会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一般认为,劳动力市场供给方面,两性收入差异主要是生产率差异引起的。影响生产率高低的相关因素有个人受教育程度、对工作的偏好、工作经历等等。需求方面,两性收入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市场上存在性别歧视行为。本文将对现有的研究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歧视的经济理论进行梳理,并介绍各国在消除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收入差异的政策,旨在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辰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男权文化,是禁锢女性的枷锁;而现代文化追求平等与自由,对男女两性平等具有推动意义。女性的传媒形象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对女性的性别期盼,以及特定时代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目前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仍然是将其固定在传统角色中,并突出了女性的身体上的观赏价值,将女性物品化和商业化。中国文化中的男权思想依然存在于人们心中,并且体现在传染力极强的大众传媒上。现代文化要得以健康发展就必然需要淘汰落后腐朽的传统文化糟粕,女性传媒形象的塑造必将会有新的开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就业遭遇性别歧视在全世界普遍存在,因而政府必须制定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但这一政策同样有失灵的可能,本文着重分析造成政策失灵的原因,包括政策本身不完善、政策调控对象的策略行为削弱了政策效应、政策实施机制不健全以及产生性别歧视的社会经济根源仍然存在。并对如何完善我国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促进女性能力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的题中之义,女性自身和谐发展的话然要求。当今社会仍存在一些阻碍女性能力发展的不和谐因素,突出表现在男女两性能力发展不平衡、能力发展机会不平等、对女性能力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与偏见等方面。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应把性别视角纳入公共政策,改革生育保障制度;建设和谐的性别文化,培育平等的性别意识;强化教育培训,全面增强女性自身能力。  相似文献   

14.
性别歧视在今天的社会依然存在,女性较之男性更易受到侵害.因而,加强法律基础教育,提高女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春寒料峭,又到了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时期。据国家教育部年前发布的消息,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413万,比2005年又新增78万,预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还会逐年递增,到2010年将达到700万左右。就业的严峻形势令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神经越来越紧张。与男性相比,女性就业更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事态何以至此?是就业性别歧视使然,还是另有原因,耐人深思。在女性就业问题上,社会舆论对企业尤其私营企业的责难最多。身边所闻,媒体所见,流行的看法大体是:男女就业性别歧视严重,许多女性不比男性差,甚至还优秀,企业却择男弃女。事实果真…  相似文献   

16.
性别角色态度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男性角色或女性角色所持有的态度。亦即男性或女性对自己本身的性别角色的态度,或个人对男女角色或两性角色期望或社会所公认的男性或女性应有的行为的看法。当今的学生是否还存在成功恐惧?成功恐惧是否存在性别、学校类型等方面的差异?为回答这些问题,研究者进行了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成功恐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视野中的女性地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文捷 《唯实》2002,(5):44-47
一、问题的提出在今天的中国社会 ,男女平等在许多方面仍不尽如人意 ,女性在就业、升学、福利待遇等多方面依然处于与男子不平等的位置。据江苏省总工会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 ,有 6 1.86 %的女职工认为单位在招用工中歧视女性 ,女性的就业门槛比男性高 ,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仍然存在。当前 ,女职工尚处于较弱的地位 ,其合法权益亟待保护。2 0 0 1年 11月 16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的“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论坛上 ,妇女问题研究专家们指出 ,新近的一项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及天津师范大学所作的专题调查表明 ,敢于参加社会竞争、大胆追求事业…  相似文献   

18.
高叶 《唯实》2003,(1):83-86
新闻 ,作为报纸媒体的重头戏 ,每天都在以数以万计的篇幅传播给受众。即使在我国报纸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 ,仍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 :即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还有相当女性受众往往处于缺位状态。那么 ,是什么造成报纸媒体新闻受众中的女性缺位现象呢 ?其原因是多层次的。在这里 ,试作如下剖析 :一、新闻文本中的女性缺位是受众中女性缺位的表层原因首先 ,相对男性而言 ,女性较少地出现在报纸媒体的例行性新闻报道中。据首都记者协会妇女传媒监测网在 1 996年3月对《中国日报》、《文汇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经济参考报》、《工…  相似文献   

19.
葛之蕤 《唯实》2011,(7):78-82
女性主义法学是女性主义理论同法学的结合,作为后现代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探讨如何在法律领域改变传统的、男女不平等的思想和制度,从而使法律建立在保护女性这一弱势群体权益的基础之上。女性主义法学思想对我国保护两性平等权的重要启示包括:认识到合理差别的必要性,确立实质平等观,推进性别平等进程;绕出合理差别实施主体上和实施结果上的两个误区,唤醒女性意识,补强女性权力;充分认识社会性别,提倡社会性别意识,重新探索两性的权力分配和社会地位,探索在重建两性平等的社会性别秩序下的一些法律上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具体描述福建闽南地区男女两性平等意识的现状,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构性别平等意识的理论解释模型。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夫妻受教育程度、新媒体参与、自我能力评价以及区域文化均对闽南地区两性的性别平等意识产生显著影响,但男性性别平等意识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社会层面,女性却更多来自家庭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