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莉  严新玲 《学理论》2015,(3):88-89
元代图书的出版业沿着宋代的轨迹继续向前开拓,苏州也不例外。苏州的民间出版主要包括私人出版和商业出版,前者相对比较活跃。个人作品、家族先人作品刻印较多,刻印精良,纸墨讲究。但苏州在元代终其百年,留存下来的出版物寥寥无几,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
闻静 《民主》2009,(4):15-17
出版业是传播文化知识、普及大众教育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力量,具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版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如此,我国的出版业仍面临许多问题,文化传播、传媒的影响力与我国经济地位和国际政治地位仍不相称。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出版业如何继续做大做强,是社会各界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兴的、重要的朝阳产业, 我国新闻出版业担负着为提 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舆论环境和思想保障的重任;正在加快由传统新闻出版业向现代出版产业的转变。 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将要有所突破的前夕”,能否取得“突破”,取决于新闻出版部门把握关键点的能力,而“整合”正是当前新闻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点”。所谓“整合”就是新闻出版业的产业布局、结构的调整与重组、优化,当前要把建立专业化、规模…  相似文献   

4.
新闻出版业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现有规模数量还是今后的发展前景,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方兴未艾的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新闻出版业本身也处在一个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是繁荣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普遍运用于经济领域的第三方物流如何在出版业运作、实施。介绍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来源、内部组成及其发展现状。着重了第三方物流给出版业带来的众多益处以及阻碍出版社选择第三方物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从海上扩张、海上贸易、海运漕粮三个方面,对元代航海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考察。可以看出,元代航海业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其造船技术、航海能力、组织能力及船队规模与明代的郑和下西洋相比,并不逊色。  相似文献   

7.
白丽荣 《各界》2008,17(11)
随着出版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剧,数字出版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我国高校期刊不论在期刊的形式、内容还是经营方式和被引频次等方面与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均有较大差距.随着出版业的全球化互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日益成熟,数字出版已成必然趋势.高校期刊由于具有有别于其他媒体的独特性,非常需要并且比较容易开展数字出版.认清形势,正确把握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这是新闻出版界的共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出版业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可见数字出版已成为高校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陆晓 《学理论》2013,(24):197-198
出版业新发展对人才出现新的需求,现代出版对应用型人才需求迫切。出版业是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人才的培养是出版增长的动力源。一个优秀的出版创意能化为神奇,创造出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简言之,出版人才是出版业的核心资源,是创造无限增值空间的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4,(36)
元代青花瓷器是一种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再施以透明釉,在1 200度以上窑炉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它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青花瓷器的先河,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元代的丝绸之路由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孜孜不倦的开疆扩土,以及对中西交往的包容态度,使得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几乎成为蒙古帝国的内部交通路线,而迎来了一个对外文化交流的高度繁荣时期。以元代青花瓷器以及作为其外销重要载体的丝绸之路这两个相关联的名词为视角,以此来试窥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民族以及中西方跨文化交流的特点与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廉政文化研究》2010,(1):93-94
出版业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一,廉政文化所包含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必须通过出版媒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熏陶社会各界人士;其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与廉政文化建设相互依存,彼此不可分割,廉政文化作为先进的文化形态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特别是政治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元好问是金代杰出的诗词曲大家。本分析金亡以后,元好问在蒙古王朝统治下,诗词曲创作和理论探讨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在编撰金代史料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还肯定元好问在宣传儒学,保护儒士名贤,促进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团结等方面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刘凝是清初江西的儒学家,天主教徒,宋元之际著名学者刘壎之后裔,编撰了17世纪中文天主教书籍序跋集《天学集解》。马若瑟是康熙年间来华传教士,耶稣会“中国索隐派”的重要代表,传教士中的汉学大家。马若瑟在江西传教时,与刘凝结下深厚友谊。刘凝在小学考据方面的治学风格影响了马若瑟对中国语言与经典的研究。通过考证刘凝与马若瑟的学术交往,重点分析两人在基督信仰、治学方法与经学研究几个方面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揭示出身处文化夹缝之中的儒家基督徒与来华传教士,如何诠释中国的文本和思想,弥合中西文化之差异。  相似文献   

13.
詹子林 《学理论》2010,(3):49-54
本文以《蜀椅杌》、《锦里耆旧传》和《岁华纪丽谱》三本书为例,分析了宋元时期成都文献的历史地理学价值。《蜀祷杌》和《锦里耆旧传》记载了前、后蜀成都历史城市地理,四川历史游乐地理、历史灾害地理(地震,水、旱灾等灾害)、历史军事地理(王建取西川,后唐灭前蜀、宋灭后蜀的进军路线)和历史政区地理。《蜀祷杌》还记载了“芙蓉城”的得名由来。《岁华纪丽谱》记载了成都市历史游乐地理。三本书有一定的历史地理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Journal editors serve as gatekeepers of knowledge, a role critical to preserving the quality and standards of good research. Some scholars have questioned whether editors have taken advantage of their position to publish their own work. To understand the extent to which editor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journals self-publish, we examined publishing patterns over a 20-year period. We collected the names of editors from the mastheads of 13 generalist public administration journals from 1997 to 2016 and used data indexed from Web of Science to look at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ose journals during the same time. We found that while self-publishing behaviour is not common across the entire field, it is a trend for certain journals and individuals. We also found the practice of self-publishing is influenced by whether an individual served in a primary editorial role (e.g., editor-in-chief), length of editorial service, and overall scholarly productivity. We discuss appropriateness and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practice.  相似文献   

15.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运行机制、与政府关系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特别重要.行业协会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形态.通过分析浙江省义乌市玩具行业协会个案,运用制度变迁和合作博弈理论,剖析协会的治理结构、运行机制、与政府关系,探讨非营利组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Electronic publishing, which is the production of a book or an e‐book electronically, encompasses all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such as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production, authoring, submission, reviewing, transfer and output. This study examines a radic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 to turn a conventional sector into an electronic sector.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in a government run publishing house in Malaysia, where the course of the public sectors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private sectors meet. Factors that hindered progress, such as data management issues and transparencies are identified, and suggestions made to overcome them. Some concerns over disruption, such as creative destruction, often viewed as negative and destructive were identifi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echnology. As disruption is also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ain hindrances in innovation, the study focuses on determining other effects of disruption on transformatio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are combined and a system that could increase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 in the sector is proposed. However, the main concern in e‐government efforts will have to be looked into from the root issues expanding from top level management to users and an innovative platform furnished with knowledge and skills at all levels.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中,除依据《尚书.召诰》的记载而得出成王元年为公元前1042年这一条是正确的外,其余论述都不够严谨,或明显是错误的,因此不可轻信。依据现存先秦文献,可以求得周武王灭纣的准确日期、西周及西周以前若干位帝王的在位年代或其元年。依据出土西周青铜器的铭文,可以求得西周某几位周王的在位年代。结合青铜器的铭文及先秦文献记载,已求得西周共和元年以前全部十位周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的在位年代。现存先秦文献中,有唐虞夏商周历代帝王在位年代记载的唯一文献是《竹书纪年》。《竹书纪年》中,从西周初年至西周共和元年这段时间内的记载,的确已被后人篡改,因此不可置信。但除此之外,《竹书纪年》中西周共和元年以后的记载、唐虞夏商时期的记载,没有遭受后人篡改,仍基本保持着晋代出土时的原貌,因此应与《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载一样,是完全可信的。由以上所述可知,从唐帝尧元年(公元前2145年)至西周末年历代帝王的在位年代,都已可一一列出。因此,现在可以着手编写一册可令世人信服的《唐虞夏商周年表》了。  相似文献   

18.
考察陈垣先生何以能够取得卓越学术成就的一个新维度,就是深入分析他如何在时代推动下吸收新的智慧,不断开拓奋进。我们从其青年时期如何勤奋学习和矢志追求,从其既善于继承传统,又勇于超越,从其在抗战时期如何提倡并实践“有意义之史学”等方面,都能发掘出丰富的内涵,从而大大推进我们对这位史学大师何以成功地为新历史考证学创辟新境的认识。通过梳理和剖析陈垣先生学术风范的时代蕴涵,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其留给后人的宝贵思想遗产——严谨求真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和使命担当精神,从而激励我们奋发努力,不断把学术工作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来华耶稣会士用拉丁语西译《大学》、《中庸》、《论语》"三书",并以《中国哲学家孔子》为题在欧洲出版,使得儒家思想对当时欧洲知识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尝试借助中外文历史材料的爬梳,重现该书曲折的成书过程。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政府职能的重点转向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的空间出现缺位,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供给模式取代以政府为单一中心的供给模式,从而更好地响应地方经济发展所引致的迅速增加的公共服务需求.以浙江瑞安"老板消防队"为例,围绕多中心理论讨论民间自发组织在提供地方公共服务上所应有的经济角色,并构建一般效用函数模型,分析公共服务不同供给模式的可能局限以及多中心供给的效率改善.结论表明:引入民间自发组织等多主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能充分反映地方公共服务的需求和偏好;多中心供给模式是克服政府单一供给局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