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与西方政治发展的动力不同,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体现了自身独特的一面。作为"后发外生"的国家,其政治发展的动力不仅有国内政府主导的"至上而下"的政策驱动、体制驱动和"至下而上"市场驱动,还有来自全球化的推动。市场经济是变革利益关系、均衡政治权力、锤炼政治人格、型塑政治结构的动力源泉;同时,全球化的浪潮也被实践证明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
梁晓理 《学理论》2015,(4):229-230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力量的高校,应不断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深刻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三个自信"的关系,并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把"三个自信"贯穿其中,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自1980年第一起贸易摩擦开始,两国贸易摩擦呈现出形式多样、手段多样、范围广泛、频率加快的特点,两国意识形态、战略目标、国家利益的不同,让贸易摩擦具有了政治色彩。解决贸易摩擦,中国要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竞争优势,注重"中国创造";政府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党内政治生态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直观反映。现阶段党内仍存在以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和学缘关系为纽带的官场"圈子文化",它是造成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党内政治文化不健康、党内政治生态被污染的重要原因。而党内政治生态恶化又为官场"圈子文化"提供了滋生和发展的土壤,二者密切联系、互为因果。官场"圈子文化"的形成,是对封建官场文化的心理认同、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利益驱动、权力制约存在失衡的内部监督和管党治党不严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彻底根除官场"圈子文化":一是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内政治文化;二是要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废除"潜规则",弘扬"明规则";三是要抓好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远离"被围猎";四是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相似文献   

5.
建构符合中国政治学学科特色与政治实践发展需求的学术话语空间与方法论体系,已成为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界的共识与责任。其当下面临的问题是在科学实证化的建构取向下,如何在科学理性知识呈现的普遍性与中国政治不可同化的发展脉络之间,维系一种"呈现"与"揭示"的差异共生关系,且在此共生关系的话语空间建构中不断产生既对知识呈现而言的新材料,又对诠释本土政治机理而言的新方法。因此,我们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在与科学化建构相向而行的同时,要避免政治学术话语表述工具化,进而扎根于本土政治实践,发掘隐藏在历史文化脉络中的"原材料"。本文将话语建构回归语言、知识和话语间的内在博弈逻辑,并从语言交错、翻译延异、知识形态差异和演化,以及范式论对真理表述的局限性四个交织递进的层面,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建构及其创新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一、概念辨析要很好地讨论中国建设,我觉得有必要先澄清三个基本概念并梳理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概念分别是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发展。1.政治建设广义的"政治体制改革"相当于"政治建设",但严格说来,从政治学学理上看,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政治建设是国家建设(State Construction)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国家建设是相对于国家革命或社会建设而言的一个概念。国家革命是推翻一个旧的国家体  相似文献   

7.
分析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要强调系统性,要有必要的分析框架,不能就事论事,不能"一事一议",也不能抽象地强调"顶层设计";分析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要以政治发展为基础和背景,要扎实可靠,要讲究分析基本面,不能就改革讲改革,更不宜把政治体制改革当作具有刺激性的"热门话题"来渲染。围绕中国的政治发展问题,应当重视四个层次的问题,这就是在基本面上,要强调推动发展,也可以叫拓宽空  相似文献   

8.
我们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要坚持三中全会指引的方向,继续解放思想,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其一,要准确把握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明确继续解放思想的主体、客体和目标,认清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关系,把握继续解放思想的切入点和尺度.其二,要解放思想,必须求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之真,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之实,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核心"与"中心"的关系、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这四大建设的关系、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当代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谐与斗争的关系,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9.
公民身份表示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国家与个人通过交互的权利和义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根植于其中的政治社会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内涵。西方公民身份理论经过四次转变,形成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两大传统和不同的发展模式。因此,公民身份理论要用来指导中国的政治实践和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必须实现公民身份理论的本土化转换。本文在梳理中国公民身份形成历程的基础上,探讨公民身份本土化的原则和路径选择。其中,尊重文化传统、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立足中国现实是公民身份理论本土化的三原则,而国家主导的"自上而下模式"、公民抗争的"自下而上模式"和公民社会带动的"中间协调两边模式"则是公民身份理论本土化的三条适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国现代政治思想,是围绕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主题而形成的,核心是探索符合世界发展方向和中国基本国情的能达到救亡图存的中国的政治方案,并以较明确的现代国家观、政治权力和行政管理的规范予以表达。中国现代政治思想以政治思潮为主要的展现形式,各政治思潮之间和政治思潮与整个社会思潮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并且提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而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这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化应着重加强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对政治权力的有效监督以及政治文化的理性化培育等领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三统一"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体现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把"协商民主制度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一项基本建设,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中的一项基本任务。特色鲜明的政治创造协商民主的基本含义是指各协商主体通过充分、民主、平等、真诚的对话、讨论达成一致,共同参与公共决策和国家治理,从而最大程度地缩小政治差  相似文献   

14.
《民主》2020,(5)
正2018年,在中共十九大、各民主党派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与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引导广大成员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使新时代多党合作展现出勃勃生机"。这个"四新"要求,提纲挈领,寓意深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民进十二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践行"四新"要求,努力增强时代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职能,体现了新面貌。一、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就。当前,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需要在充分总结运用近年来从严管党治党经验成果基础上,深入把握其发展路向。从价值取向看,要全面回归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从战略方向看,要全面塑造以执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关系;从行动导向看,要全面保证引领推动国家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从重点指向看,要全面提升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和政治理论中,有三个关键词及其相互关系决定着中国政治发展的前途和命运。这三个关键词就是——政党、人民、法律(简称党、民、法)。经过40年改革开放,这三个关键词的关系被定位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简称"三者有机统一")。在一定意义上讲,"三者有机统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民、法三者关系的政治逻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三者有机统一",必须深度把握三者的内在关联性,形成由"四梁八柱"构成的政治逻辑链。"四梁"是:党委领导;人大决定;政府执行;政协协商。"八柱"是:人民有所呼;人大有所应;党委有所引;政协有所商;法律有所定;政府有所为;两院有所司;监委有所督。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度强调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许多极具创见的制度设计,包括:进一步完善"两会"制度、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和党内民主、健全监督机制和实现依法治国等,为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鉴于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要遵循借鉴别国经验与立足本国国情相统一、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相统一、稳健发展与积极推进相统一以及存量完善与增量补充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的高压反腐和全面从严治党激发了中国"政治生态"的话语热潮,然而,当前的"政治生态"话语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实践话语,而非学术话语。在国际学术界,政治与生态基于不同方式的结合而形成了生态政治学和政治生态学,生态政治学已发展成为包含不同理论流派和理论分支的成熟学术领域,而政治生态学则研究较少。中国现有的泛化的政治生态话语、文学化描述的政治生态话语、本末倒置的政治生态话语存在生态观的严重迷失。要走出生态观迷失的困境,建构政治生态学理论,需要在生态内涵上实现个体性评价向结构性和规则化观念的回归;在生态伦理上实现从道德整体主义与等级制向个体生命伦理与互利共生关系的回归;在生态运行方式上实现从一体化结构的单向控制向多元分化与制约平衡的回归。当然,生态学的政治价值是有限的,除了"自然正义"以外,我们还需要求助于"社会正义"作为现代政治转型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比较政治学发展可以分为"制度—行为主义"和"理论与方法自觉"两个时期。近年来,专业研究机构的相继成立、研究刊物建设的长足发展和相关学术会议的不断召开,使得比较政治学出现爆发性的发展势头。然而,这当中也存在行业组织缺乏、原创性成果薄弱、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中国比较政治学的进一步发展亟须厘清议题、价值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首先,中国比较政治学的议题设置应以国家治理为核心,并在与其相关的具体问题领域上逐步展开;其次,在价值定位上,中国比较政治学界要充分利用后发国家的优势,超越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的极化争论;最后,在方法创新上,中国比较政治研究要致力于具体方法创新、文献学建设和指数化等内容。总之,比较政治研究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比较政治研究的水平与目前中国日益崛起的国际影响力已不相符合。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比较政治研究的内涵性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唐震 《理论导刊》2017,(3):68-71
陕西统筹协调推进"五个扎实",是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化落实,是对"五大发展理念"的全面践行和深入推进。为此,要做好全省政治和社会力量的统筹,把一切不利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要着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让物质利益关系在物质领域发挥基础和主导作用;要做好社会结构的安排,形成公民发展上升的健康通道。只有在政治环境、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等方面综合安排,"五个扎实"才能焕发出强大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