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再生产的时候,把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及其相互关系,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同任何社会再生产一样,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也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研究它们在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及其相互关系,对于有计划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把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实现国家对国民经济宏观调节与控制,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也就意味着在资源配置问题上,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取代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计划配置方式,这是资源配置方式上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清这种转变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七中全会再一次肯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了迅速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最近,我国经济学界就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争。有些同志提出了“板块模式”的设想,即对那些短线部门和偏紧的领域主要施行直接计划调控,而对那些长  相似文献   

5.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拟探讨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主张社会主义可以而且能够搞市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均经历了一个计划与市场不断较量 ,最终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克服了市场社会主义外部结合论等方面的局限 ,基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在市场与公有制结合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创新 ,从而实现了对市场社会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继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新的、意义更为深远的重大突破。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问题,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包含了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丰富得多的时代内容,有着新的质的规定。一、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的传统观念,肯定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实践,明确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地探索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其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十一届  相似文献   

7.
王珏认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计划与市场不存在谁补充谁的问题。适合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的经济运行模式的关键在于,把客观的自动的市场机制及其功能转  相似文献   

8.
吕军超 《前沿》2013,(8):96-97
市场社会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在西方逐渐兴起的一股社会主义思潮,其主要是探索一条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的道路,其充分论证了市场经济可以并且应当与社会主义结合的问题,并提出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怎样结合的诸多构想。因为市场社会主义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面临着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共同课题,这使得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许多有益思想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族学与社会学关系密切、历史纠葛不断.通过对我国社会学、民族学包括人类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所属各个流派和其相互关系的深入剖析,提出两个"兄弟学科"结合而非对立的思路,对认识我国民族学与社会学的历史关系和探索其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即劳动力市场问题。通过对劳动力市场和劳务市场、劳动者和劳动力,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劳动管理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劳动制度等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可以清楚地说明建立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从而解放思想,清除“左”的思想影响,树立劳动力市场新观念。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之路。它不仅在理论上是个重大突破,而且也是我们探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一个转折点。从传统的计划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本文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计划与市场都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调节手段,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正> 所谓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地位,就是指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究竟是国民经济某个领域的问题,还是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体制及经济运行机制问题,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与此相联系,所谓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功能,就是指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究竟是对某个经济领域有作用,还是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发生作用,它的功能具有局部性还是具有全局性.因此,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地位及其功能,实际上反映着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认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问题,会充分认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计划管理体制作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核心,在改革中处于首当其冲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并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新的理论和实践,必将触动整个计划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进计划管理任务、重点、范围,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一系列转变,从而形成有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下简称《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深入理解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现行的计划体制,建设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基本含义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任何社会化生产,都要求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这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  相似文献   

15.
符蕾 《新东方》2013,(5):62-66
围绕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本文对国内外基于价值损毁理论的并购动因理论,即代理理论、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和市场错误定价理论,逐一进行分析,认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把市场错误定价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结合起来,方能较好地解释我国并购产生的动因。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我国在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正确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这种新体制须具有灵活性和高效率的经济调节机制。它要能够起到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实现劳动按比例分配,达到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有效推动经济运行的作用。按其作用方式经济调节机制可分为两类:一是计划调节机制;一是市场调节机制。本文仅从整个社会经济运行调节的角度,对它们的产生发展及其在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作用形式和结合方式进行考察。野人献曝,求教四方。  相似文献   

17.
<正> 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中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小平同志讲话以后,在我们国家的经济活动中,已经出现了许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新事物。诸如“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把政府功能与企业行为有机地结合,人们称之为“放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核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改造计划工作,转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当前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经过艰苦的探索,几经波折,才得出的正确结论。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论邓小平经济增长与经对效金思想邓小平的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益思想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造性贡献。他的关于抓住时机上台阶思想,是一种发展的、动态的和世界性的效益观。邓小平同志不是孤立地去考察经济效益问题,而是始终把经济效益问题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考虑,不是静态地考虑经济效益问题,而是联系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动态变化来考虑;不是局限于国内,而是在世界范围内来考虑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问题。他的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揭示了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他认为,计划和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两种…  相似文献   

20.
计划与市场关系,可以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主旋律,在改革理论的探索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争议最多;在改革实践进行中,计划与市场关系波折最大,无论理论上的争论还是实践上的曲折,都反映出这是一对远未理顺的关系,其中有不少难点和症结需要进一步解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