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长健  徐丽峰 《桂海论丛》2010,25(2):106-11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绝大部分农民游离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严重影响着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承担了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功能,从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角度来看,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推进土地流转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农地承包经营制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地承包经营制度正在遭遇既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以实现农民平均占有田地的制度依据,又面临着农村土地三十年以及更长期的顺延、不调田的现实矛盾。农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无论是重庆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模式还是成都试点“土地换身份”模式,都无法有效地解决农地承包经营制度运行中的矛盾。具体的对策应当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框架内,一方面通过集体土地股份化以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及畅通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另一方面着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以解决无地、少地农户的基本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村土地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如何解决好当前的农村土地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当前衡量在农村是否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地制度向何处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向哪里去,成为近年来国内政界、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已经高度分化的农民和土地的类型作了区分,对到底农民要什么和什么农民在要作了探究。本文在把握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对土地制度讨论中的浪漫主义情绪作了批判。本文认为保持“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中国的时代选择。  相似文献   

5.
李惠平 《理论月刊》2006,(1):158-160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是关系农民生存保障的基本权益。不论是考察其历史形成还是为解决其在现实中的困境,都应以确定农民对土地的直接占有为前提。文章整理了目前关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有关学说,赞成在我国物权法中直接规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分析了集体所有权的概念并提出以农民集体共同共有权解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民在较长时期内仍将依赖土地而生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农村土地征用的行政行为引发了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相关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土地流转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爱民 《政策》2013,(11):38-41
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下旬的湖北考察讲话中要求,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研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要有利于农民增收。学习总书记讲话,调研湖北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我们对新形势下土地流转七个重大问题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不利于农民利益的保护及其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不利于外来资金的注入等,已经阻碍了改革和发展的进程。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应当实行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即充分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促进形成规模化经营。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配套的制度安排:在法律上明确保障农民土地使用权自主支配;提高城市化水平,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彻底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实行城乡人口统一管理;实行积极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实施农业领域的经营准入制度,提高稀缺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使土地使用权以“资本”形态运作。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的每一个“农”,都与农村土地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研究“三农”,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不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本课题组通过对农村的实地调查,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分析、研究后认为,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大有改革之必要。改革之举在于——实施农民土地有限制所有权制度。  相似文献   

10.
廖盛芳 《中国人大》2009,(10):29-31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这一制度作为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使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使农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得到更好的体现。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使这一制度稳定下来,使农民对土地承包政策多变的疑虑被打消,因此,许多媒体把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比喻为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