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耳,人民音乐家,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所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国歌。郭沫若曾赞他是"中国革命之号  相似文献   

2.
正半个多世纪以来,聂耳这个名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音韵载入史册,其形象也多次活跃在影视作品里。聂耳,这个诞生于苦难年代的人,在他23年短暂的人生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先驱。"聂耳同志,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声鼙鼓也。其所谱《义勇  相似文献   

3.
《卖报歌》:聂耳与卖报女孩交朋友"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卖报歌》是聂耳创作的6首儿童歌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1933年,聂耳和一个10岁左右的卖报小姑娘小毛头交上了朋友,他多次伫立在马路边,观察她的劳作,甚至帮她卖报,小毛头起早贪黑地卖报以维持生计的遭遇,深深打动了聂耳,他以小毛头为模特,写出了《卖报歌》。《小白杨》:诗人两次采风有感而发"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卫着北疆,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喽喂,太阳照的绿叶闪银光,来来来……"  相似文献   

4.
《广东党史》2011,(6):30-30
在瞿家湾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烈士展厅内,有一位烈士让记者印象深刻,他的名字叫段德昌。段德昌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武装的创始人之一。水泊洪湖是他革命军事生涯的起点,"大马刀,红缨枪,我到红军把兵当。革命纪律要遵守,共产党教导记心头……"他创作的这首《红军战士纪律歌》至今仍在传唱。  相似文献   

5.
聂耳与国歌     
<正>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体育健儿奋勇拼搏,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义勇军进行曲》一次次奏响。每当听到这雄壮有力的国歌声,我心里激动不已。听着这熟悉的旋律,想起了她的曲作者聂耳。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先驱,是一手执笔,一手拿枪与敌人进行斗争的时代楷模,是黑暗的旧中国在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在三座大山的重重压迫下涌现出来的热血青年。虽然他的文化水平不高,阅历也颇为简单,但却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  相似文献   

6.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当国歌的旋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_匕空响起,庄严的五星红旗沿旗杆冉冉上升之时,这发自中华民族内心跳动着的音符,就会使万千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心潮激荡,仁走致敬,热泪盈眶。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又从天安l”l广场西南方的一间破旧房屋中,听到了曲作者聂耳轻握琴弓、苦苦求索着这奋发有力已又坚强乐观的旋律,谱写着时代最强音……人生苦短,而聂耳辉煌生命更短到仅有24个春秋。他一生只来过北平一次,逗留期不足3个月,真像暴风雨前的一只孤独海燕,骤然而来,悠然离去。但是,古都沸腾的时代气息与…  相似文献   

7.
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很快风靡全国1935年2月,在上海雷米路(现永康路)一家纸烟店楼上的亭子间里,中国革命音乐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成员吕骥,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  相似文献   

8.
<正>“这是帝王乡,谁敢高唱革命歌?哦,就是我!”这首豪气冲天的短诗,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农民运动大王”彭湃1922年所作。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同时还创作了10余首新诗和歌谣,为革命慷慨高歌。  相似文献   

9.
曹欣欣 《湘潮》2005,(5):30-32
1931年,“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兴起。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团结抗战的号召,举起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与此相适应,在全国范围之内,党领导的左翼音乐团体及音乐人以空前的热情投入了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音乐工作之中。在上海,田汉组织并领导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开展了救亡歌曲的创作活动。聂耳、任光、安娥、张曙、吕骥、孙师毅等一批歌曲作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这些专业的音乐家创作的革命歌曲,其代表作有《大路歌》(影片《大路》主题歌,孙瑜词,聂耳曲)、《毕业歌》(…  相似文献   

10.
从1935年问世之日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义勇军进行曲》那高亢激扬的旋律,总是激荡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每当人们聆听或高唱这首不朽之作时,也总会想起它的曲作者、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90年前,聂耳出生在云南昆明一个清贫的家庭。小时候,母亲就经常给他讲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教育他辨别善恶忠奸、真假美丑,学习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培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学时代,聂耳就开始关心政治。他从15岁开始读马克思的著作,16岁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在上海经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1.
战斗的风格     
一位搞创作的朋友日内就要下去,我抽空去跟他话别。不想我们的谈兴竟那样久集中在一个话题:我们时代的作家,应当具有战斗的风格。这个话题是由我问及他的计划引起的。我以前知道他正在酝酿创作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长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20,(3)
正每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的时候,我们都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我们现在的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抗战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大家可能会追问,这首歌怎么叫《义勇军进行曲》?抗战歌曲那么多,为什么这一首就成为国歌了呢?答案,在田汉的一份手稿中可以找到。在这份手稿中,他简述了国歌的创作、影响和确立过程等。这份珍贵的手稿复制品,就存放在长沙县的田汉文化园中。  相似文献   

13.
净植 《党史纵横》2003,(5):39-39
音乐是记忆最好的连接点,一首歌更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在中共党史上,一首首红色音乐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唱响着时代的主旋律,鼓舞着一批批优秀儿女不断奋勇前进。这里,我们撷取其中的10首,共同在那经典的旋律中去重游记忆之河。《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的《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东方红》(陕北民歌)李有源公木词李涣之编曲这首最早在陕北传唱的歌曲以朴实的语言,唱…  相似文献   

14.
早在田汉的青少年时代,他在致郭沫若的信中写道:“我除热心做文艺批评家外,第一热心做Dramatist(戏剧家)”,“我尝自署为A buddingIbsen in China(中国的初出茅庐的易卜生)。”田汉毕生以“湖南牛”式的韧劲,创作了各种形式的剧本100余部,终于成为中国人民的杰出戏剧家。他是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革新运动的先驱者,也是我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曾先后担任“左翼戏剧家联盟”党团书记,中国  相似文献   

15.
王良,四川綦江人,红四军军长。他生逢革命时代,追求进步和光明,21岁投笔从戎,跻身黄埔军校,锤炼成为坚定的共产党人。南昌起义后,他紧追革命洪流参加了秋收起义,跟随毛泽东将革命的红旗插上了井冈山。在险恶、激烈的对敌战争中,他立下过赫赫战功,为毛泽东两首史诗所盛赞。他率部纵横赣、闽,身经百战,成长为工农红军中一名智勇双全的著名指挥员。1932年6月,在闽西作战中,他壮烈牺牲,年仅27岁,为中国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86,(12)
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二日下午,胡耀邦同志就如何搞好电影“三大战役”、“巍巍昆仑”的创作发表了重要谈话。他说: 我为什么要提倡创作反映“三大战役”的电影片呢?我是从这几方面考虑的:不管毛主席有多大错误,但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对我们这个民族的功绩,那是非常伟大的。而毛主席的功绩,从事业上讲主要表现在解放战争,他最光辉的一段就是解放战争的三年半。毛主席理论上的成就当然是延安时期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五  相似文献   

17.
聂耳完成重要使命之后 作完这两首曲子之后不久,党组织为保护聂耳,使他免遭国民党逮捕,也为了他能在音乐方面继续深造,批准他东渡日本,并从日本赴欧洲、苏联学习考察。 1935年4月15日上午.一声汽笛长呜,“长崎丸”号轮船缓缓地驶离上海港码头.聂耳坐在拥挤的三等舱里,沉浸在依依惜别的情绪中。他的脑海里浮现着夏衍、司徒慧敏等前来送别的朋友们亲切的面容,耳畔回荡着他们深情的叮咛,也回荡着他对朋友们的承诺:“《义勇军进行曲》定稿以后,我马上就寄回来!”  相似文献   

18.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曾有一位进步青年作家两次来到山西,亲身体验了斗争生活,用饱蘸深情的笔热情沉歌了山西人民的抗战,向全国广泛介绍了当时的山西。他的作品散见于当时香港编印的《战地通讯》、广州出版的《战地生活丛刊》和著名作家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上。他叫张鹤,笔名有天虚、虚、天山等,1911年生于云南省呈贡县。3O年代初与著名作曲家聂耳过从甚密。其友人洪道在《聂耳旅京三月记略》中记述道:“天虚和聂耳交情最深厚,在革命文艺上的战斗友谊也最久。”1932年IO月ZO日,聂耳也在日记中写道:“昨晚和张鹤、宏远发歪…  相似文献   

19.
<正>任光是中国无产阶级音乐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名的革命音乐家。他创作的《渔光曲》《打回老家去》等著名歌曲,同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开路先锋》一起,开创了20世纪30年代左翼革命音乐的先声,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响亮号角。他创作的许多抗日革命歌曲,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开创了海外爱国、爱家歌咏的先声,是我国电影音乐的开拓者,在中国现代音乐史和中国电影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20.
今天,中共福建省委在这里召开纪念邓老110周年座谈会,党史研究室出版发行《邓子恢画传》,我想这些都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在这时刻,我想起董必武同志赠给邓子恢同志的一首诗:“崛起闽西有俊声,肯挑重担任批评,忠于革命忠于党,应是毛公好学生。”我认为,这首诗是对邓子恢同志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70多年前,我就认识邓子恢同志。在艰苦卓绝的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我就在他身边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他带领我们转战苏皖前线,打击日本鬼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