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人马,强渡黄河天堑,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发动群众,建立政权,控制长江沿线300余里,直接威胁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和首都南京的安全。蒋介石惊恐之余,接连召开军政会议,决定由国防部长白崇禧领马出山,将刘邓大军“围歼”或挤出大别  相似文献   

2.
李爽 《前线》2022,(6):83-85
<正>祖逖(公元266—321年),字士稚,见证了西晋兴衰和东晋建立,从“闻鸡起舞”的奋进少年成长为“中流击楫”的爱国将领,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祖逖生活的年代,北方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加剧,他不畏艰险,举兵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土地。可叹的是,就在祖逖即将北渡黄河继续收复失地的时候,却受到皇帝司马睿的猜疑,被临阵换帅。眼看内忧外患、北伐无望,祖逖心力交瘁、忧愤成疾,最终病逝于雍丘(今河南杞县),令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3.
4.
1949年9月1日,为了解放大西南,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简称二野)主力三、五兵团十几万人分别由芜湖和上饶出发,从南京坐火车经徐州、郑州到武汉后,一路走岳阳、长沙、益阳(也有从岳阳乘船走水路经洞庭湖到益阳的);一路走孝感、应城、沙市、澧县,于10月下旬至11月期间陆续到达常德地域。10月底,二野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参谋长李达等率二野前线指挥所(简称二野前指),由长沙乘汽车抵达常德城。  相似文献   

5.
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为了在大别山站住脚,扎下根,野战军机关专门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中心议题就是一项:严明部队纪律,加强对广大指战员作风纪律的教育和整顿。10月13日,时近中午,野战军政委邓小平提出要到街上转一转,检查一下部队的纪律作风。保卫科长张之轩随同前往。邓小平走了几个地方,看到街道干净,路面平整,心中比较满意。又走了几十米,忽见前面墙角处有两个担柴的壮汉指着不远的一个店辅前咕着。邓小平顺着所指方向一望,只见一个军人用步枪挑着一卷花布和一捆粉条,腋下还夹着白纸和几支毛笔,出了店…  相似文献   

6.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把我唤醒。师部通信员破门而入,气喘吁吁地对我说:“张营长,师首长请你马上到师部去!”我当时是一二九师师部警卫营营长。  相似文献   

7.
1938年1月上旬,接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的邓小平抵达太行山抗日前线,开始和时任129师师长的刘伯承搭档;1950年10月下旬,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辞别野战军政治委员邓小平.赴京参加人民军队陆军大学(后称军事学院)的筹建工作。至此,两位卓越的军事大家共同战斗了整整13年.他们率领的队伍一步步发展为著名的“刘邓大军”。期间.刘邓军政互补,“偶然也有争论,但从来没有哪个固执己见,哪个意见比较对,就一致地做去”。  相似文献   

8.
<正>刘家畈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的大别山腹地。1947年11月,刘邓大军在此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军政会议,推动了从挺进大别山到走出大别山的战略转折,在党史、军史上写下了光辉一笔。刘邓大军在刘家畈期间,纪律严明、爱护百姓,深得当地群众的爱戴与拥护,留下了一段段鱼水情深的感人佳话。  相似文献   

9.
1946年底至1947年初,刘邓大军采用“敌进我进”战术,向国民党军发起巨(野)金(乡)鱼(台)战役。其中,发生在山东省定陶县西台集的战斗是此次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仅激战一天一夜,便歼敌6000余人。当时新华社评论说,该战役“证明刘伯承将军所部对运动战之运用,已达炉火纯青之境”。  相似文献   

10.
1947年的夏天。 在酷暑的鲁西南。 晋冀鲁豫野战军从6月30日在八个地段上发起强渡黄河以来,连续作战整整28天。现在,正奉命休整10天左右,等待新的行动。 在野战军的司令部里。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正在考虑如何摆脱敌人30个旅的围追堵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刘邓中夹不进一个顿号,那么,刘邓旁边同样也缺不了一个人——李达。 纵观李达的戎马生涯,他在长达30年的参谋长职位上,一半多的时间是在刘邓身边为之运筹帷幄。 (一) 李达原名李德三,1905年4月19日生于陕西省眉县崖下村。1926年在甘肃平凉考入冯玉祥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毕业后任排长、连长。1931年12月随赵博生、董振堂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9月由王震、甘泗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达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师长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的率领下,开辟和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一二九师师部先是驻涉县常乐村,后来又移驻到涉县清漳河畔依山傍水的赤岸村。在赤岸村,刘邓首长工作很忙,特别是在1942年到1943年间抗战最艰难时期,两位首长更是日夜操劳,既要指挥部队作战消灭敌人,又要领导根据地  相似文献   

13.
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关于“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英明决策,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所部主力4个纵队12万余人(又称刘邓大军),在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又称陈粟大军)和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谢集团(又称陈谢大军)的密切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形式,于1947年6月30日夜,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我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打到外线去直插国民党统治的大别山区,歼灭了大量的敌人,创建了大块的根据地,严重地威胁着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和武汉的安全,为全国战局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1946年底到1947年初,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的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采用毛泽东敌进我进战术,在山东省鲁西南地区发起巨(野)金(乡)鱼(台)战役,对国民党军队纵深地区发起进攻。1947年1月15至16日空前激烈的定陶西台集战斗,是这场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战役的完美收官之战。新华社当时评论说,该战役证明刘伯承将军所部对运动战之运用,已达炉火纯青之境。敌进我也进、围点来打援,西援之敌成了瓮中之鳖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说:“我们要在这里安家落户,下决心不走了。我们要把经扶县作为第一个立足点……”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前卫兵团到达大别山。28日,刘邓大军第六纵队十八旅五十二团一营、五十三团一部包围经扶县(今新县)县城———新集,敌民团武装千余人依仗地形负隅顽抗。刘邓大军利用密集炮火猛攻,下午4时攻入城内。29日,野战军司令部进驻经扶县八里畈宋畈村。刘伯承、邓小平指示:一、二纵队在大别山北面地区阻击尾追之敌,掩护三、六纵队向山南出击。9月2日,野战军司令部机关在经扶县八里畈小姜湾村宿营,刘伯承、邓小平在村前草坪上召开了整顿纪…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底和1947年初,刘邓大军发起对国民党军队进攻作战的巨(野)金(乡)鱼(台)战役。1947年1月15、16两日空前激烈的定陶西台集战斗,歼敌6000余人,是这场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战役的完美收官之战。新华社当时评论说,该战役“证明刘伯承将军所部对运动战之运用,已达炉火纯青之境!”。  相似文献   

17.
省城的朋友来泸溪做客,面对十里画壁的景观灯和县城白沙城里万家灯火相互辉映,不胜感慨:没想到红色革命老区变化如此之大,尤其是新县城白沙,街道整洁干净、环境清新宜人,绿化、美化、亮化融为一体,不愧为中国最年轻的"氧吧"之城。  相似文献   

18.
1947年的冬天,雨雪来得早,刚立冬就纷纷扬扬下起一场鹅毛大雪。大雪覆盖了巢湖庐江边境的山山岭岭,人烟本来稀少的山里更是人迹罕至。在通往庐江县城的山路上却有一顶风冒雪的人,只见他身穿破棉袄,手拿打狗棍,挽着破篮子,俨然一个道地的叫化子。可是,谁会想到这个叫化子竟是腰缠万贯藏富不露的人,他叫孙海波,是中共安徽省巢(湖)无(为)工委的警卫员,一个只身给刘邓大军送钱的人。 这一年8月。我十万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像一把尖刀插进敌人的心脏,3个月歼敌3万有余,钳制敌军30  相似文献   

19.
省城的朋友来泸溪做客,面对十里画壁的景观灯和县城白沙城里万家灯火相互辉映,不胜感慨:没想到红色革命老区变化如此之大,尤其是新县城白沙,街道整洁干净、环境清新宜人,绿化、美化、亮化融为一体,不愧为中国最年轻的"氧吧"之城。  相似文献   

20.
1947年的一个夏夜. 驻守在黄河南岸的国民党军士兵,不敢有丝毫的大意,隔一会就用探照灯往河面上照一阵,看看有没有解放军渡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