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越乔 《法制博览》2013,(1):181+178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出台结束了我国没有单行的、统一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时代,在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该法第44条关于涉外侵权之债的法律规定反映了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现代化的趋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一年前,在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零反对的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标志着我国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反分裂国家法》颁布和实施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一部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律,采取非和平方式是在和平统一的努力完全无效  相似文献   

3.
余硕 《法制博览》2014,(1):137-138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就涉外侵权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有了许多新的突破与进步,而且该法在规定涉外侵权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对具体的产品责任、侵害人格权以及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的法律适用作了特别规定。然而,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逐渐增多的涉外医疗侵权问题的法律适用,本法却没有涉及。因此,本文将在具体阐释与分析这一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外国的立法实践,提出一定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产生越来越多的民商事纠纷,而这种跨越不同法域的纠纷涉及到法律适用问题。法律适用,在一般意义上是指行政主体(公权力的代表者: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实施法律(行使公权力)的一种专门活动;在冲突法学中,法律适用就是准据法的确定。在法律体系统一的国家,不存在国家冲突法意义上的法律适用问题。在国家未统一之前、且我国实行“一国两制”的特定的历史时期内,都存在着区际“准涉外法律适用”问题。台湾由于内战遗留问题作为独立法域而存在,香港和澳门分属于西方法系传统中的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有独立的法源,大陆、台湾、澳门、香港构成一国范围内的四个相对独立的“法域”。  相似文献   

5.
2005年3月14日,中国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这不是一部针对台湾人民的法律,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不是一部战争的法律,而是和平统一国家的法律;不是一部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现状的法律,而是有利于台海地区和平和稳定的法律。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尽管大陆与台湾还没有实现统一,但这丝毫没有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  相似文献   

6.
黎松鑫 《法制博览》2023,(15):109-111
法定继承权公证中遗产分割协议的办理能减少遗产公证中的纠纷,降低继承人诉讼的概率[1]。从法定继承权公证事项来看,存在部分继承人继承意见模糊或在遗产分割时存在疑虑等问题,为更好地在法定继承权中体现遗产分割协议的公证办理,需加强对遗产分割协议的分析,从《民法典》中阐述遗产分割协议的内容、遗产分割协议与放弃继承权之间的差异以及具体到办理遗产分割协议的注意事项,确保法定继承权公证中遗产分割协议办理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7.
李岳林 《法制博览》2024,(8):127-129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将最密切联系原则确立为我国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显现了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处理涉外民事关系时法律选择的重要地位。但是,倘若一味地适用“拿来主义”只会造成“舶来品”的“水土不服”。在经过司法实践后,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的适用过程中被发现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联系地的不确定性、法律依据的不确定性、法官的属地主义明显和在实施过程中法官的专业素质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降低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功能性,有时还会加大审理案件的复杂程度,与此原则确立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本文针对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实施时产生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以期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完善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的适用。  相似文献   

8.
王楚萱 《法制博览》2023,(6):133-135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为避免法律适用的混乱,呼吁各高级人民法院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工作机制,从宏观方面系统阐述了统一裁判标准的重要意义及应当坚持的原则。随着《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审判组织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的目标得到了有力支撑。然而,统一裁判标准并不仅仅在于法律适用的统一,还有赖于配套机制的建设与完善。笔者根据自己有限的审判经验及相关普通法知识,结合英国(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的相关法律制度,从法院层级、裁判文书及外部机制三个方面试述自己在统一裁判标准工作机制构建方面的浅薄认知,希望能够为构建法院统一裁判标准的工作机制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2006年1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即法释[2006]1号,简称《解释》)的颁布是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举措和法制建设的重大突破,它兼顾到了对一些特殊群体的特殊保护和法律实施中的社会公正,保证了适用法律的统一,维护了刑法的严肃性,推动了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1998年9月,台湾教育部门颁布了《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2000年9月又颁布了《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及实施配合方案等,开始了台湾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九年一贯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在简要回顾工伤纠纷处理适用法律原则的发展历史后,一方面着重对《安全生产法》在工作纠纷中的指导作用进行分析,对《安全生产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在工伤纠纷处理具体法律问题中的适用作了阐述;一方面,通过对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分析,提出立法和修改建议。通过分析工伤纠纷处理中《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适用,以期正确理解在这一范围中的法律适用关系更,优的实现立法目的,促进法的价值的实现,减少事故发生,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之最终社会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吴晓玲 《法制博览》2024,(5):109-111
在《民法典》实施之前,法学理论界对转继承性质的界定存在较大争议,主要有两种理论观点:一种是主体资格论,另一种是遗产份额论。主体资格论的观点核心是转继承其实是继承权利的转移,遗产份额论认为转继承是继承的遗产份额的转移。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往往导致同一个转继承案件出现大相径庭的结果。在公证实务中,因为《民法典》明确提出了转继承转移的是遗产份额,转继承性质的转变对公证实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以一个较为复杂的转继承公证案件为例,对《民法典》视角下转继承衍生出来的新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梁友明 《法制博览》2023,(31):109-111
《民法典》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民事权利保护作出了新的规定,其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对网络虚拟财产继承制定的规定,将网络虚拟遗产纳入可继承遗产范围,结束了学界一直以来对该问题的争论。本文在《民法典》颁布施行后,通过对相关司法实践进行回顾,总结网络虚拟财产继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分析,以为完善我国继承立法、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     
香港《亚洲周刊》专文:台海爆发小型冲突可能性升高 香港《亚洲周刊》9月5日发表署名文章;台海爆发小型冲突可能性升高。文章称,祖国大陆增大了对台湾"造势威慑"的力度。台湾的"反造势威慑"活动进而也水涨船高。陈水扁以乘坐潜艇的方式表达了台湾的强硬立场与态度。台湾的反造势活动表明,中国大陆的造势活动所起到的真正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胡美珍 《法制博览》2015,(6):264+263
时代在发展,法律也在发展。一成不变的法律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处于社会中的消费者们的利益也需要随之变化。《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十二条扩大了消费者可选择适用的范围,有利于当事人意思自治。但在某种程度下,此条款的规定过于宽泛,会让消费者的利益得不到有利的保护,以至于保护消费者和不同国家对待消费者合同的平衡点不能达成一致,出现法律条款无用的状态。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从涉外消费者合同的历史,立法模式和解决办法来论述本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刘俊杰 《法制博览》2013,(7):41-42,40
有效的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石和灵魂,由于各国法律对仲裁协议有效性要件不同,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准据法的确定便成为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借鉴世界仲裁发达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有效性要件和准据法确定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对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完善也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该法第四十二条引入了《刑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适用,囿于该法对复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仅有四十五个条文,如何将该法之规定与刑法充分、合理的结合殊有诸多探讨之处。本文对该法第四十二条进行解读,以《刑法》的相关罪名为关注焦点,对两部法律的配合适用展开论述,以此抛砖引玉,从学理上推进两法的整体协调适用,进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效能。  相似文献   

18.
林璐瑶 《法制博览》2013,(1):237+233
国际私法中的保护弱者原则是指在制定、运用和解释国际私法时,应侧重保护在国际民商事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或者不利地位的当事人。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顺应国际私法发展的趋势,在条文中体现了对弱者利益给予保护的理念,但在许多方面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华 《台湾研究》2013,(4):37-42
在台湾问题的发展过程中,大陆、台湾和美国是最主要的互动方,因此台湾对外战略最主要的关注点就是处理与大陆和美国的关系。台湾当局的对美政策和大陆政策之间并非是割裂的关系,而是存在着重要联系。从台湾惯常的逻辑思维来看,大陆对台政策的目标是实现两岸统一,而且统一的进程中并未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因此两岸关系应是敌对关系,台湾不应该也不可能与大陆开展全方位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试析台湾《贸易法》彭莉1993年2月,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了酝酿十余年之久的《贸易法》。这项法律确定了台湾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和制度,重构并完善了台湾的贸易法律体系。该法被誉为“贸易宪法”,它不但对台湾的对外贸易发展有重大影响,同时也是台湾当局为谋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