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盼  郝甜 《法制博览》2024,(2):154-156
《民法典》继承了原《物权法》关于不动产登记错误赔偿责任的有关规定,但是这种规定当属于原则性的规定,在实践中缺少一定的操作性,使得其在具体实践与理论研究产生分歧。不动产登记是国家基于行政管理对不动产物权进行依法登记的行为。对不动产登记错误赔偿一方面要注意区分登记错误产生的不同原因类型,同时应当坚持过错原则作出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2.
周禛翔 《法制博览》2024,(1):139-14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自建房的数量随之攀升,在农村建房中产生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数量也随之增长。在法律关系认定方面,房主与包工头之间构成承揽关系,包工头与施工人之间构成雇佣关系。在责任划分方面,房主作为定作人,原则上不承担责任,但若房主存在选任过失,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包工头作为雇主,对于施工人的损害应当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施工人对于其损害,若自身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过错,应根据其自身的过错承担次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可能是地区性问题,也可能是全球性问题,通常具有跨界型的特点。保护环境、防止跨界环境损害是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然而,跨界污染赔偿责任应当如何承担,学者们却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跨界污染赔偿责任的主要承担方式及其对国家责任的影响成为国际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对于犯罪时未成年而审判时已成年的被告人,由于其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附带民事赔偿责任应由其本人承担,还是由其原法定监护人承担的问题,目前有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方面的法律、司法解释尚没有明确规定,在审判实践中一直存在不同做法和争议,从而造成执法上的不统一。对这一问题,应当区分情况进行处理,对于被告人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其本人承担赔偿责任,没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其本人和原法定监护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害人获得赔偿的权利,有利于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5.
公司破产清算程序中,法定代表人因未能向管理人移交“相关资料”而被判令就债权人的全部未获偿债权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司法实务中已经屡见不鲜,但其裁判理由常有牵强。该等法律责任毕竟属于一般侵权责任,故应当衡量过错、损失以及过错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几个基本构成要件,来判断法定代表人的侵权责任是否成立。判断“过错”应从实然层面审查法定代表人是否不作为,债权人的损失额应该是“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额。如此判定损失额,同时也认定了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机动车数量的增多,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数量正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所造成的人身伤亡与财产损失事故也日益增加,给人们生命财产都带来巨大灾难。因此交通事故中损害赔偿责任限定和赔偿范围等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实际,详细分析和阐述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中在赔偿责任和赔偿范围方面的重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工伤赔偿中,最难处理的是由第三方民事侵权导致的工伤赔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从自身利益出发,都想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现行法律在处理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时没有明确规定处理模式。采取补充模式解决两者的竞合,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公平,既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又降低了用工单位的风险,保护其用工积极性,为社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8.
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律的社会化进程,侵权人以全面赔偿原则为基础承担责任在司法实践中面临挑战。为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为实现权利义务的统一和法律正义,对全面赔偿原则进行适度限制是大势所趋。本文提出第三方救济和生计酌减作为有效限制侵权人承担全面赔偿责任的方式,希望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的共同努力,真正解决全面赔偿原责任限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以下简称《侵权责任编》)第一千二百五十条规定了第三人过错原因导致的动物致害责任,以侵权行为形态为标准可以归入第三人侵权行为,故其应当与不真正连带责任相匹配.在该条规定中,可解读为导致该损害发生的危险源可全部归责于第三人过错行为.尽管在表面上看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是直接责任人,但实...  相似文献   

10.
王爱群 《法制博览》2013,(11):237-238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离婚损害赔偿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救济手段被确立起来,但现行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适用条件和适用主体上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使得受害人往往无法完全得到赔偿。《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七条的规定更使该制度在实施中遇到了理论和实践操作的难度,并且有违侵权法的过错相抵原则,本文认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对受害者的补偿和对过错方惩戒,应当根据过错的大小,实行过错相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