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琳 《法制博览》2015,(4):112-113
我国关于在押犯的生育权,罪犯的性权利,死刑犯的生育权争议等受刑人生育权的争议和案例屡见不鲜。受刑人是否享有生育权?如果享有生育权,那么享有权利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本文赞同受刑人享有生育权,并且从基本人权、罪刑法定原则等角度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法律对生育权利主体的保护内容各异,使司法实践的具体操作处于价值取向两难选择之中。生育权利的性质如何界定?生育权利间发生冲突时如何协调?笔者拟从生育权利的时代限定性、生育权利的现实立法冲突、维权限度的时代反思三个方面对生育权的归属从法理上进行探讨,期待对我国的司法实践和法学理念产生良性探索和  相似文献   

3.
生育权是人成其为人的基本权利。生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应为人人平等享有。对于生育权人权的认识,可以从生育权之道德基础及权利基础两个层面进行理解。就道德基础而言,生育的自然属性、生育的价值构成生育权人权的"人道"层面;就生育权的权利基础而言,生育的社会属性、生育具有权利化的一切要素,构成生育权人权之"权利"层面。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有关生育权侵权的诉讼层出不穷,大多是夫以妻擅自堕胎为由而诉其侵害自身的生育权。无论先前法院的判决如何,于2011年8月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对此给出否定性答案,从而掀起了有关生育权侵权问题的议论热潮。要探讨是否构成对于生育权的侵害,首先需要对于生育权的性质和内涵作出规范,也只有在厘清生育权之本质的基础上,才能分析它的具体的侵权形态。  相似文献   

5.
现今各国的法律对人工生殖技术的态度为或限制或禁止,即便如此都未能阻碍人工生殖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行为的增加。尤以代孕为例,代孕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也使自身所含的价值冲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但是对代孕的全面禁止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将代孕部分合法化,禁止营利性代孕,从而保障特殊群体生育权的有效行使,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平衡的艺术     
没有平衡的力量,参与只能是一句空话。每逢和朋友吃饭,总能听到许多热闹的议论。富人纳税、个性车牌、查禁网吧、公路收费、环境污染乃至男人的生育权等等。对这些热门并且与自身利  相似文献   

7.
樊盈 《法制博览》2015,(3):63-65
传统法制文明延续了数千年从未中断,但是在近代却不得不发生了转型。那么女性婚姻在近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进步性呢?这时期的婚姻近代化转型是否一帆风顺呢?它对当代社会又会有着怎样的启示呢?文章在分析女性婚姻近代化的背景下从女性订婚权利、婚姻生活、离婚权等角度来分析女性婚姻近代化的特征,并对其中所存在的阻碍因素进行了剖析。总体上,近代社会女性婚姻是朝着独立、平等、个人本位的方向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增无减,这其中,未成年女性犯罪问题更是日益凸显。本文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了未成年女性的犯罪心理、未成年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外因素,并且提出要从改善未成年女性成长的外部环境来对未成年女性犯罪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9.
正在传统叙述话语下,中国女性在近现代逐步走向解放;在近现代革命叙事里,妇女解放是重要的历史环节;在民国八卦史中,天乳运动、娜拉出走等事件成为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标志性事件。然而,这些扁平化的进步主义线性叙事下,中国女性的社会叙事仍处于传统社会意识和现代父权制框架之下,忽略了女性主体角色的心声与经验,以及社会转型和时代剧变带来的新思潮和新观念是如何影响中国女性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0.
黄继娟 《工会博览》2006,(17):61-61
如今,在“率先崛起、跨越发展、走在前列”的比拼氛围中,作为女职工,如何与公司一起成长,擎起企业的“半边天”,我认为必须要“一二三四”跑步走。摒弃一种观念。在创业风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建筑企业中成功的女性却寥寥无几。是什么扛大了两性的发展差距?究其原因,女人是弱者的观念制约了知识女性的地位以及自我角色的认知。企业中存在男性主导、女性从属的偏见,甚至女性本身也承认这样的一种角色认定。那么怎样才能逾越性别差异的分水岭?主观上,女职工要有突破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