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波 《法制博览》2022,(3):105-107
本文试图结合《民法典》物权篇回应社会现实需求增设居住权这一国家制度顶层设计,在我国老龄化趋势日趋严峻的当下,探索"以房养老"的新的进路,通过房屋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设计,如何更大程度地提高房屋的利用率,应对老龄化的挑战,从而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屋".  相似文献   

2.
石勇 《南风窗》2013,(20):12-12
在"延迟领养老金",以及"以房养老"意见所激起的舆论氛围中,我捕捉到了一种社会焦虑:老了,养老不会主要还得靠自己吧?抗伤害能力相当弱的人民群众如是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以后真的主要靠自己去当园丁、去抵押房产养老,那么现在、以前和以后,每个月交的养老金,又算怎么回事呢?这些钱,在现在,也许还有未来,到底去了哪儿,养谁去了?假定这类情境发生在西方,一定有这样的声音响起:既然养老制度这一"社会合作"很不公平—或许还异化为掠夺游戏—那么,一个人有退出它的道德权利吗?他就  相似文献   

3.
赵鑫 《工会博览》2009,(9):58-58
在这个占世界人口1/4的人口大国里,正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加之计划生育政策将供养老人的年轻一代比例缩小,致使单纯的家庭养老已出现很多弊端,而完全的社会化养老又尚未达到经济和社会的成熟条件。如何解决好城市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与社会养老负担沉重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照顾相辅助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4.
热词     
《南风窗》2013,(20):24-24
1以房养老房屋产权人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评估老人年龄、房价等因素后,房主每月可得固定养老金,房主仍可居住,或者进行"租房置换",房屋产权不变。但目前仍存在相关法律不完善、"养儿防老"观念重、养老机构服务不佳、金融机构担心风险、70年房屋产权等诸多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5.
林亦梵 《法制博览》2022,(6):139-141
住房反向抵押作为养老领域的新探索引入我国多年,在解决养老问题方面始终未有显著效果.根据我国老龄化的社会状况和人均住房拥有率情况分析,住房反向抵押在我国具有推行开展的可能性.但首先需要解决其在我国遇到的法律障碍,从"禁止流押"、住宅建设使用权期限、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限制等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法律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亚莉 《法制博览》2022,(12):139-141
随着中国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如何养老"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人热议的一项重要议题.而养老问题也迫在眉睫,随着众人对该问题的持续关注,相应配套的行业也应运而生,眼下最火的养老新兴行业——康养地产,在我国近些年来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多数房地产企业纷纷走上了转型之路,据相关报道,截至目前已有百来家房地产公司已投资中国的养老地产...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民世世代代主要依靠土地保障和家庭养老。随着河北省农村居民老龄化浪潮的汹涌而至,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将来谁为农民养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能否解决,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平稳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的长期稳定;同时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体现了社会公平原则也是我国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实现"无忧养老"关乎每一个人。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2.02亿人,首次突破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4.9%,同比提高了0.6个百分点。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负担重、筹集资金难等诸多挑战。在这样的养老环境下,职工自身预留一定资金自助养老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侯丽琴 《法制博览》2014,(2):127+119
债之法律关系中客体为其中一个要素。民法学界对于债之客体问题研究的分歧点主要为客体与标的是否为同一概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劳务之债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而"时间银行"模式下互助养老服务合同便是其中的一种。因此,笔者以劳务之债客体研究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探究该互助养老服务合同中的客体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老有所养"是中国人几千年未变的追求,如何让老人安心、快乐、充实地度过晚年,是所有子女以及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养老驿站是近期流行起来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和一般的养老机构不同,养老驿站立足于社区,规模较小、价格亲民,服务囊括了家政、娱乐、健康等方面,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安心养老。在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街道的六西社区有这样一家养老驿站。在驿站最里面一间豆腐块大小的房间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