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新近通过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立法背景、立法过程与立法难点,分析了《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关于校园安全、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名次、减轻未成年人过重课业负担、建立校园绿色网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等重点规范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爱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校园性侵已成为一个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孩子在校园内遭受性侵害,对其身心的影响是终身和巨大的。查明校园性侵的成因,有利于加强预防并形成保护机制;同时,有必要加大对校园性侵害犯罪的惩治,尽量遏制案件的发生,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媒体报道的36起案例的案发地域、被害人及犯罪人情况进行分析,学校监管缺失、家庭监护缺失、法律保障缺失和个人保护缺失是中小学校园性侵犯罪多发的主要原因。案件曝光后,教育部门、司法机关、各级地方政府、学校和社会团体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各相关职能部门还应从完善保护未成年人的刑事立法、建立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健全教师选培考核机制、强化家长监护责能、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开展事后恢复辅导和营造良好治安环境等方面着手,协力构建防止校园性犯罪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校园违法犯罪案件呈高发趋势,已严重危及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由此,校园安全问题也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为了保护校园安全,抑制校园犯罪行为的发生,司法主体对行为人施以严厉的刑罚措施。不过,总的看来,刑罚作用收效甚微,并未能遏制校园犯罪行为的频繁发生。这从侧面反映出,刑法在应对此类犯罪时显得力不从心,同时也表明,治理校园违法犯罪行为,除了依靠刑法的规制机能外,还应在刑法之外的其他领域探索和构建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6,(15)
正7月1日开始,第三届蔡司优视力助童行动于在全国范围内启动。2014年和2015年,蔡司连续举办两届优视力助童行动,累计向国内的贫困学童捐赠142,290份免费午餐,并先后前往多个省份的贫困学校探访,为师生们进行视力检查并捐赠蔡司镜片。两届优视力助童活动都得到了国内权威媒体的大量报道,并获得良好社会反响。2016年第三届优视力助童行动将延续前两届的活动形式,期待活动能在全国更广范围内展开,让更多贫困学童获得帮助。  相似文献   

6.
当下校园欺凌案件频发,解决校园欺凌的形势已刻不容缓。传统刑法、保安处分措施与当下学者提出的制度创新都不能直接有效地解决校园欺凌。恢复性司法从各方需求出发,兼顾了对欺凌者的教育矫正与对被欺凌者的伤害弥补,达到了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多方共赢。校园作为人际关系纯粹、亲密的"微型社区",可以为和解会议提供合格的调解人和各方参与者,以及对欺凌者进行长期的跟踪帮教,为恢复性司法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编者按】校园安全工作是社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因此,校园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校园欺凌危害正常的教学秩序、社会稳定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校园欺凌事件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时间上多发生在课间、放学后;空间上多发生在偏僻角落;主体上多发生在中小学生之间。对此,应当通过组织专人加强对课堂之外的巡查管控、教育学生不要去偏僻的场所、强化对特定年龄段的法治与规则意识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规范学生之间的关系、普及摄像监控和报警设备、规范媒体报道、张贴禁止校园欺凌的标语等系统性的情境预防方法,对发生校园欺凌的特定情境进行管控和治理,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创建安全、阳光、和谐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9.
我国改革和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青少年保护和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家庭监护和家庭教育指导的加强,社区文化娱乐场所的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学校法制教育的优化,社会帮教和社区矫治工作的开展,少年司法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以下简称"两会")在北京召开。在"两会"上,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议题被不断提及,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议案和讨论等方式表达了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高度关注。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也对部分问题进行了总结或回应。本届"两会"代表和委员们对于近年来多次曝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校园欺凌事件给予了大量关注。民革中央提案建议制定《反校园欺凌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在接受《新京报》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