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但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试图通过歪曲和捏造史实来混淆视听,干扰唯物史观的主导地位和中共党史的学科体系建设,进而动摇党的执政之基。当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切实  相似文献   

2.
王炳长 《党课》2014,(17):46-50
教学对象: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 教学目的:帮助学员正确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危害,走出思维误区,树立起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教学形式:讲解+讨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渠道与平台,历史虚无主义衍生出了新变体,即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与传统历史虚无主义一样,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实质仍是唯心史观,意在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理合法性,歪曲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及伟大成就,抹黑党的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离间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需要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指导,还必须有与社会层面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和思想层面文化价值观念的整合与建构。20世纪90年代,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党史国史领域的文化研究在占有大量新出版档案文献的基础上,开始在专题史意义上进行突破,在新民主主义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领袖人物的文化思想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为改革开放时期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和思想资源,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历史虚无主义打着"解放思想""反思历史""范式转换"等旗号,以主观代替客观、以枝节代替主流、以臆想代替史实,对中国近现代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行歪曲和消解,扰乱人们的思想。近期这股思潮再次泛起,抛售"历史迷雾论",其现实针对性和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其本质在于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旗帜鲜明予以揭露和反击,消除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党史研究领域,历史虚无主义开始出现并呈现出蔓延和渗透的趋势。毛泽东在对党史研究进行论述时,特别是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报告中,依循党史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多重维度自成逻辑,为当前党史研究领域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有益帮助。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在历史思维、中国本位和实践导向等各个向度主动亮剑、共同发力,遏制历史虚无主义在党史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7.
党史国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宝库。在高校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上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可以推动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培养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正确价值观和历史观。将党史国史融入近现代史课程,需要强化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学习的过程,整合教材,进行专题教学;配合四史教育,加强历史认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党史国史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拓宽党史国史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8.
正前不久,有"精日"分子散布涉及南京大屠杀极端言论,还有两名"精日"分子在南京抗日碉堡前穿着日本军服拍照挑衅,引发全社会的强烈愤慨和谴责。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出,严惩"精日"分子,加大打击力度,遏制"精日"现象。谴责之余,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精日"分子是群什么人,"精日"现象背后的原因又有哪些?所谓"精日",是"精神日本人"的简称。"精日"分子是在精神上向往日本文化和历史的一群人。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思想理论界开始出现暗潮涌动,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具有"虚"与"实"的双重特征,就其"虚"而言,是要通过攻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割裂党的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段历史、质疑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等手段来虚无党的历史;就其"实"而言,是要采取怀疑党的指导思想的真理性、质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义性、否定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否定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等方式来否定党的领导。这种思潮带有明显的迷惑性、欺骗性和渗透性,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裂变式发展,正在给媒体格局、舆论生态、思想观念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变革,互联网逐渐成了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当前人们在理论界、学术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更要关注新媒体背景下的历史虚无主义带来的恶劣影响。否则,任其呈泛滥态势,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将是有极大危害的。从一个微博案例看历史虚无主义的恶劣影响2013年9月1日,网名为[IN汉中]的网友发了一条微博,内容如下:[#汉中邻居#]在西安街头发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断发展,除了一如既往地"发掘"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的"真相","还原"其认定的"历史面貌"以外,面对主流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史学对它的批判,更加强调其"学术研究"的性质,即根本不存在历史虚无主义,"一点一滴地揭开历史真相不过是学术研究"。主流意识形态"不应该将学术论证归结为意识形态",应"尊重学术研究的自由"。这一观点,涉及历史研究的价值取向、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特征和国家意识形态管理等多个问题,在现实中极具迷惑性,有必要对其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2.
林书红 《理论导报》2014,(12):14-15
正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助新媒体平台扩散、流行且呈泛滥之态势,是国际国内各种思潮交互作用的反映,其特点及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价值取向更趋明显。借助新媒体流行的历史虚无主义与传统方式流行的历史虚无主义虽然传播的路径不同,但是隐藏在其华丽外表下的险恶用心与价值取向却是相同的,目的都是否定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其危害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是适应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  相似文献   

13.
14.
陈云同志作为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以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陈云同志的一生十分关心党史、国史的编写、研究、宣传工作。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党史国史的学习、研究、宣传工作,对党史国史提出了许多新的论述。抚今追昔,陈云同志所提出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宜粗不宜细"、"历史学习要一直抓下去"等光辉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新媒体时代,伴随着海量信息的涌现,针对互联网歪曲党史国史现象,应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突出关键环节,夯实监管基础,创新工作机制,多措并举,不断强化政府治理力度。一、建立领导体系,健全协同机制。组建由市网信办、市委党史研究室等部门构成的工作小组,党史研究室会同网信办把"党史和国史"等内容纳入网络新闻信息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7,(6)
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以"告别革命""重新评价"历史为由,否定革命、否定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丑化正面人物,曲解民族文化,胡乱改编历史文艺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四个自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基于对国史、党史、中国近现代史正确认知基础上的自信,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历史虚无主义动摇和削弱了"四个自信"的认知基础,对此要有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17.
刘曼抒 《新长征》2014,(5):20-2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就把学习党史进一步提高到事关全局的重要地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推动全党从对党的历史的坚定自信中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确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同时也决定了我们势必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其中就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出现了某些新动向,必须密切关注,认真分析,从而有效应对。当前,历史虚  相似文献   

19.
正历史虚无主义在其历史叙述中,有着自己的一套手法。直面近一个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我们既要把握其实质与危害,同时,也要考察其叙述手法与说理逻辑,从多个方面来揭露其荒谬性和虚伪性,戳穿其貌似精致的"画皮"。总体来看,历史虚无主义不是用发展的、全面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而是用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待历史;不是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  相似文献   

20.
正历史观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要理论问题。对于历史的态度,也是事关一个国家、民族发展方向的重大现实问题。尊重历史、正视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秀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品格。习近平同志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核心,具有高度清醒的历史自觉。2016年5月17日,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