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25年,国共合作的广东政权进行了两次东征,肃清了盘踞在东江一带的陈炯明军阀势力,使广东达到了统一,巩固了广东作为革命策源地的地位,从而为北伐奠定了基础,并且有力促进了东江一带党团组织的建立和工农运动的发展。东征的胜利与广大工人、群众的帮助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正如周恩来所讲的:"所以打平东江,不是军队的能力,是工人东江的农民,与革命军联合的势力"。  相似文献   

2.
王维 《广东党史》2007,(4):7-10,6
古大存同志是广东人民最尊敬的老一辈革命家之一。他一生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过许多功绩,特别是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广东东江地区的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在东江地区,他是家喻户晓的人民革命领袖。一、领导五华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五华地主阶级1922年,古大存同志在广东政法学校读书,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1924年初,参加中国共产党,1925年2月,他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任战地宣传员,1925年6月,中共广东省委派他回  相似文献   

3.
1927年4月中旬,国民党广东当局追随蒋介石集团,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广东实行了白色恐怖政策和反革命统治。广东东江地区①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举行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政策,建立人民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创建和发展东江革命根据地②,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个时期东江地区进行的工人运动,正是东江苏维埃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入了解东江苏维埃的工人运动的战斗历程,有助于更全面认识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大革命失败后,东江地区工人阶级面临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4.
正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不畏白色恐怖,以武装斗争来回答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领导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仁化暴动便是其中之一。长期以来,仁化暴动不被党史界所关注,笔者认为,仁化暴动不能被忘却,要进行深入研究。一、大革命时期仁化农民运动蓬勃开展,为暴动打下深厚的基础1924年1月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后,在共产党人的推动下,广东各地农民运动快速发展,尤其是东江地区。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于1924年秋从西欧回国后,先后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员长、广东区委常委、军事部长兼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等职。在此期间,他曾三度到东江地区,参与领导了广东国民革命政府二次东征,尤其是第二次东征结束后,担任了东江各属行政委员有四个多月时间,做了大量领导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周恩来对东江地区的革命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现状谈到1924—1927年的广东农民运动 ,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中共广东区委的农民运动委员会 ,想到广东省农民协会的领导人彭湃、罗绮园、阮啸仙等人 ,想到共产党人主持的历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想到共产党人占绝大多数的农民运动特派员 ;也就很自然地把广东农民运动 ,如同广东工人运动一样 ,看作是中国共产党史或中国革命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者亦多从中共如何领导广东农民斗争的角度去阐释 ,国民党只是个陪衬 ,仅仅作为发展农运的有利条件或阻碍农运的不利因素被提及。如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广东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7.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广东东江农民武装遭沉重打击,古大存等革命者重新开展革命动员,开辟八乡山根据地,整合东江农民武装,逐步形成一支有一定规模的地方红军。1930年,中共中央趋于激进并重视组建红军力量,为完成一省或数省革命首先胜利的目标,开始对全国红军进行统一规划,授予东江红军十一军番号,运用多种方式促其走向正规化。然而受“左”倾路线影响,红十一军难以有效克服内部缺陷,正规化过程遭遇顿挫。红十一军的发展历程,为理解红军整编形态提供了一种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8.
周其鉴是广东农民运动的四大著名领袖之一,是我党早期开展武装斗争的先驱者之一。他为北江地区的农民运动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促进了广东以至全国的农民运动的发展。 北江地区包括由江、英德、清远等15个县,粤汉铁路纵贯南北,韶关是北江地区的政治中心,历来是兵家重地。1924年1月,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促进了广东农民运动的开展。这时,共产党员周其鉴遵照党的指示,出任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1924年,广东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周其鉴、阮啸仙、罗绮园等先后到北江进行革命活动,为开展北江农民运动打下思…  相似文献   

9.
2003年2月,是土地革命斗争时期海陆丰及东江农民运动领袖、中共东江特委委员、东江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魁亚同志牺牲70周年。为缅怀先烈,我们在研究室、丰顺县委党史研究室的支持下,到烈士战斗过的地方进行调研,撰写此文,记载烈士的英雄事迹,让革命前辈精神光昭日月。  相似文献   

10.
1927年10月30日,在中共东江特委的领导下,由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支持配合,广东海陆丰农民武装举行第三次起义,夺取了政权。11月8日,彭湃受派从香港回到海陆丰,筹建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11.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影响下,广东西江地区的地方党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的纷纷建立,一大批优秀的西江籍农运干部在农民革命运动中不断涌现,从而推动了西江地区农民运动的全面发展,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颇有影响。另一方面,西江地区农民运动所取得的胜利,又为全国的农民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 明天是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79周年纪念日。今年又是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成立70周年纪念。省委党史研究室、汕头市委、潮阳市委等单位在潮阳市举行“东江革命根据地学术讨论会”和“纪念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成立70周年大会”,这是很有意义的。我代表省委热烈祝贺学术讨论会和纪念大会的召开,并向出席这两会的专家、学者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 东江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由党的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彭湃为主要领导的中共东江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部署,率领东江人民对国…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与彭湃农民运动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彭湃是中国农民运动的开拓者;毛泽东是中国农民运动事业之集大成者。他们是中国农民运动史上两颗灿烂的明星。为了更好地总结党领导农民运动的经验,进一步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本文试将毛泽东与彭湃关于农民运动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一‘杰出的农民运动依相(-)彭湃和毛泽东同为中国农民运动的开拓者彭湃投身于农民运动的时间比毛泽东早。他于1922年6月,开辟海丰农民运动,到第Th年7月,农协会员便发展到数十万人,随即成立广东省农会,彭湃任执行委员长。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不仅推动了广东农民运动的发展,为…  相似文献   

14.
正农民运动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问题,一个是怎样开展农民运动的问题。中共四大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以上两个及一系列重大问题,在探索农民运动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对农民运动进行理论探索的必要性国共统一战线建立后,农民运动特别是广东农民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北江和西江的顺德、花县、广宁、高要等地先后建立了农民协会,有的地方开展了减租和反抗地主武装镇压的斗争,  相似文献   

15.
梁小娟 《世纪桥》2009,(13):58-60
南征是广州国民政府统一广东诸役中一次重要的军事斗争。随着南征的胜利,广东南路和海南地区社会秩序和地方建设得到整顿,国共两党党务工作得以加强,革命统一战线迅速发展,以农民运动为中心的革命运动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16.
李庆刚 《党课》2011,(4):103-103
彭湃(1896--1929)是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先驱和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的领导人。彭湃出身于田连阡陌的大地主家庭,但他背叛了封建大家庭,投身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17.
邓荣元 《广东党史》2006,(4):43-48,60
1922年至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南部的广东农民英勇地开展了一场反对地主豪绅、军阀官僚的革命运动。这场农民运动有力地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为大革命运动推向全国奠定了基础。领导广东农民运动的是一群年青的共产党员,他们在初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后,便勇敢地开始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阮啸仙  相似文献   

18.
陈国威  何杰 《广东党史》2016,(12):33-38
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下面设立农民部,专事农民事宜,从事农民运动的主要人员是跨党的共产党员。此时期农民运动一大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农民运动中央特派员出现。十多位中央特派员活跃于广东南路农民运动,他们的杰出代表人物就是黄学增。此十多位中央特派员有力地促进南路农民运动的兴起及壮大,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抗战期间,新四军军长叶挺离开新四军军部,返回家乡广东,被委任为东路守备军总指挥。在中共粤东南特委的大力支持下,他在深圳组建东路守备军总指挥部,拢集和率领东江地区的抗日武装,在东江敌后英勇抗战。他领导东江敌后抗战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但对东江乃至整个广东地区的抗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广州农讲所是大革命时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一所革命学校,其学员毕业后很多由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委任为农民运动特派员,到各地从事农民运动。为了有效管理这些分散各地的特派员,农民部不仅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而且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从而保证了优秀特派员的培养,推动了广东农民运动乃至全国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