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留言板     
我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支持保安杂志的朋友们,给了我办好杂志的动力;感谢保安兄弟姐妹,激发了我创作的灵感;感谢我的家人,使我懂得了爱的责任;更感谢我的同事,使我体验到工作是美丽的;也感谢制造“麻烦”的朋友,使我变得成熟与坚强。  相似文献   

2.
邓笛 《中国减灾》2011,(2X):58-59
<正>我在大街上走着,步履匆匆,因为我快要迟到了,但是我想不起来是被什么事耽搁了。我注意到我手中拿着一只香蕉,可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拿着这只香蕉,只是隐约觉得这只香蕉对我十分重要,而且肯定与耽误我的事有关。然后,在一个拐弯口,我碰到了艾丝尔姨妈。这应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我已经有20多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13,(6):42-44
今年3月8日,一条有趣的微博吸引了许多网民的眼球:"你只看过我的微博,却未必知道我的拼搏;你有你的人气,我有我的坚持;你担忧我的现状,我展望我的未来;你同情我的稚嫩,我坚信没有生来的强者。实现男女平等,注定艰难,但,那又怎样!哪怕乏  相似文献   

4.
周俊军 《人民公安》2014,(12):41-41
<正>9年前,我怀着对公安事业的热爱,辞去中学副校长的职务,通过公务员考试加入公安队伍,终于实现了我的警察梦。分配工作时,我到派出所当一名社区民警,心里无疑有了一个巨大落差。但我很快调整了心态,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我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也获得了不少荣誉,我找到了社区警务工作的  相似文献   

5.
<正>这个夜晚,我依然不想读书。我好像一万年都不想读书了。想到这儿,"好像"这个副词突然横在我眼前——它明亮,它高大。我看着它,真的,我早就应  相似文献   

6.
舒乙 《北京观察》2010,(5):56-63
<正>我没有想到北京会有这么多有藏字的石碑,完全没有想到。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我刻意做了一番调查,逐一寻访了北京城内的刻有藏字的石碑,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我一共找到了十五块。  相似文献   

7.
<正>父亲李埏先生不仅给了我顽强的生命和良好的人格,而且还把我引上了史学之路,使我在这个博大精深的知识领域中找到了自己终生的追求。他的人生经历深深地影响了我,激励着我,使我能够在风云变幻的旅程中,恪守做人正道,努力奋发自强,为人类学术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正>汉语教会了我很多事情。其中,对我的人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汉语学习给了我一个相信自己的"心"。我再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任何一个可能性。因为父亲的工作关系,我们全家在美国住了六年。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我是一个只会说:"Thisisapen."的初中生。比我大  相似文献   

9.
<正>一生中有三个阿妈,这是我的不幸,也是我的万幸。我的三个阿妈,生母给了我生命,继母养育了我,义母则锻造了我的品格。在义母的再三叮嘱下,我终于鼓起勇气,去看望了我的生母,对我的继母也孝敬有加。生母给我生命我的第一个阿妈,是我的生母,一个大山里的彝家妇女。阿妈18岁生下我,我吃母乳长大。山里生存条件恶劣,我阿妈和阿爹要早出晚归劳作,养家糊口。6岁那年,阿妈说,我们得盖院新房子,要不儿子长大了讨媳妇没有住处。从此,每天天还没  相似文献   

10.
2009年9月8日,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日子。 这一天,我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这一天,我第一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这一天我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里获得了我人生中最重要、最高的一份荣誉——江民特教园丁奖。  相似文献   

11.
<正>我是《天津政协》杂志的忠实读者。自从我1999年从部队转业到河东区政协工作,就喜欢上了《天津政协》杂志(当时为《团结与民主》杂志),每期必看,每篇必读,至今已坚持了13年。可以说,《天津政协》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传授了我知识,开阔了我视野,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2.
肖国金 《世纪行》2010,(6):32-33
<正>我任湖北省政协六届专职副秘书长时,沈因洛主席走进我的办公室,谆谆教导我:"千万不能坐而论道",对我围绕参政议政搞科研,起了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云达忠 《友声》2009,(Z1):8-8
<正>1949年10月1日那天,我正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所大学念书,距我告别中国仅仅4个月。当我读到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大声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消息时,我不禁在我小小的宿舍里同样喊起来。在结束了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后,我相信中国人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以前一直是个胖乎乎的孩子,但我吃东西却非常挑剔。吃饭时,妈妈做的饭菜总是被我剩下。到了13岁,我开始留意自己的外表,并且把自己和其他人进行比较。我迷恋上了班里的一个女孩——我希望在她面前有个好形象,于是开始强迫性地锻  相似文献   

15.
李克为 《群众》2014,(9):59-59
<正>我是个民主党派成员,却与中共党刊结下了不解的文缘。上世纪90年代,我先后在常熟、苏州两地政协全会上,作了《党风我见》的大会发言,全面阐述了我对中共党风以往的检视和以后的期望,引起了苏常两地党内外各界人士的震动。随后,我向中共江苏省委主办的政治理论刊物、素负盛名的《群众》杂志投了稿。使我喜出望外的是,拙  相似文献   

16.
坚定的信念     
王亚军 《前进论坛》2010,(11):35-35
<正>我是一名工作在临床护理第一线的农工党党员,在农工党80华诞之际,回想我们党所走过的历程,感到十分骄傲。我想起了自己成长进步的经历,是我身边许多优秀的农工党党员影响了我,教育了我,帮助了我。我的学生时代,可以说是属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那一类,参加工作了也只是完成本职工作后看看业务书,对其它事不闻不问。然而,一个人物的出现令我发生了质的变化。我所在的医院来了一位年轻的院长,成为全院上下  相似文献   

17.
<正>我是一名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一个平凡的残疾人,我没有故事,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两周岁那年,一次意外的火灾,我永远失去了左腿。多少个白天黑夜,我无数次在喊叫中站起,又一次次地摔倒,我的世界一片灰色。5年后的一天,我趴在窗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麻木的双手失去了知觉,我摔倒了,碰倒了窗台上盛开的玫瑰花,看着满地的花盆碎片和玫瑰花瓣,我哭了。母亲并没有责怪我,对我说:"孩子,花盆打碎了花可以再生长,人的心要是碎了,就失去了生长的力量。"当时的我并不能完全明白  相似文献   

18.
因为有你     
李小波 《中国减灾》2012,(6X):43-43
<正>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使我的家乡彭州市小鱼洞镇大楠村受到严重损毁。而后,我以一名"一村两大"志愿者的身份回到了家乡,参与了灾后重建工作。地震是灾难,也是机遇。它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的家乡。我从学生到一名志愿者,从学  相似文献   

19.
<正>记得在今晚报副刊的一篇文章中,曾引用了杨绛先生翻译的兰德(英国诗人)诗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首诗很著名,原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年初,我被派驻靖西县龙临镇大品村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一段时间之后,经常遇上这样的事:村里有喜庆摆酒席的,叫我去坐坐;哪家有亲戚朋友相聚热闹的,叫我凑个乐;新收了花生或者水果什么的,叫我去尝个鲜;哪家要添置家电什么的,要我参谋参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