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我们的父亲邓宝珊先生诞辰120周年。父亲留下的字画、手札犹在。睹物思人,缅怀过往,他的音容笑貌似乎就在眼前,他的谆谆教诲依然响在耳畔。尽管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几十年了,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他独具的人格魅力,依然鼓励着我们前行。值此父亲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追述了他的几个精彩的人生片段,作为我们对他的追思和怀念,也为资政育人和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奉献一些点滴素材。  相似文献   

2.
最后的父亲     
父亲去逝有些年头了,而他告别人世那天的情景我却终生难忘,以至于我常常仰头,渴望天空的昭示。 那些日子,父亲在医院里已经住了些时候,医院也几次下过病危通知,我们不忍告诉父亲,却又无力为父亲做些什么,大哥和我,还有母亲只有轮流守候在他身边,虽然我们知道父亲在世的日子不多了,但还是渴望奇迹的出现,只是父亲不知道,任何药对他来说都已经无济于事了,根本不能留住他的生命。 父亲就这样躺在病床上,接受窗外那束淡淡阳光的照耀。据说有一家医院可以医治父亲的病,我们便抱着一搏的心情劝父亲去治,但他说什么也不肯转院。 …  相似文献   

3.
郭红一 《台声》2013,(7):78-78
2012年4月21日,父亲郭承敏安详地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虽然父亲离开我们已有一年,但是他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依然时刻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回顾父亲的一生,让我们更加钦佩他那孜孜不倦的勤奋工作精神。他为了国家的安全、祖国的利益做了大量工作,却默默无闻、淡泊名利,一生低调为人、处事,是当之无愧的无名英雄。  相似文献   

4.
父亲山     
对于有儿有女的家庭来说,父亲和母亲都不可缺少,他们是领头羊,左右着这一个张着大嘴的家庭。我很早就夭折了父亲。我的兄弟们就时时叫我的母亲头痛万分。父亲是重要的,父亲是一座山。厚重的山。 我的父亲何忠俊,是1972年的一个黑夜里离开我们的,他那时正当年,刚好37岁。 如今,他离开我们已经27年了,然而,对于父亲,我们仍然记忆犹新。 父亲是一位慈祥和沉默并具的  相似文献   

5.
2000年12月29日是我们的父亲严济慈诞辰100周年。自父亲1996年11月2日逝世以后,他老人家的言行、教诲一直回荡在我们的脑海中,不少同志又给我们讲了一些与父亲接触的小故事,深感他老人家所代表的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尚品德应该很好继承下来,发扬下去。  相似文献   

6.
马燕 《今日民族》2014,(6):43-45
<正>父亲马宗亮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0年了。在与父亲天人相隔的日子里,我对父亲的思念与日俱增。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我似乎读懂了那个永远忙忙碌碌的父亲,读懂了他心中的那份无言大爱,追寻父亲足迹,完成他未竟心愿的脚步也更加坚定。永远忙碌的身影我曾经以为,父亲不爱我,不爱家人,只爱工作,只爱那些经常到家里找他帮这帮  相似文献   

7.
父亲叫刘本祥,在部队时叫刘炳祥.在国民党的军官档案里,应该可以查到我父亲的名字.父亲生于1909年,如果活到现在应是106岁.要是父亲还活着就好了,他有可能会领到一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我写过一篇《母亲的奖章》,记述的是母亲当县里劳动模范的事.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该写一写父亲的纪念章了.父亲是一位抗战老兵.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他的子女不提起他,恐怕没人会记得我们的父亲了. 以前,我从没想过要写父亲.父亲1960年去世时,我还不满9周岁.父亲生前,我跟他没什么交流,父亲留给我的印象不是很深.因为我们父子年龄差距较大,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觉得父亲已经变成了一个老头儿.  相似文献   

8.
<正>1993年3月27日,疼爱我们的父亲走了,走得很匆忙,未能等到清明节,没有留下一句遗言。父亲穿军装多年,天职使他与家人聚少离多。真正与父亲朝夕相处,保持近距离的接触,是在父亲的生命即将走完人生历程的那二十几天中,幸亏父亲给了我们一个亲近、服侍和报答他的机会,否则,我们做子女的会因没能尽孝而抱恨终生!那天,我正在单位三楼开会,有人告诉我:"你父亲病了,家中来电话,让你直接到医院去。"我愣了一  相似文献   

9.
<正>月光如水,夜空静谧,平时很少做梦的我,最近总是梦见父亲,他慈爱的面容,谆谆之教诲,点点滴滴,萦绕我怀。不知不觉,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五年了。也就是像这样一个宁静的冬日,父亲安详地走了。他走得坦然,是那么地正如他的一生,坦荡做人,坦荡做事。父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东奔西走,忙忙碌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父亲又是不平凡的,他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经历过血雨腥风,打过仗,立过功;他投身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10)
正玖爷是一个家风很好的人,我没见过梅兰芳,我从玖爷身上真是见到了梅家的家风。无论开大会小会,他几乎每次都会说起父亲是怎么教导他的,待人接物谦和大度,品行温文儒雅。葆玖老师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什么时候见到他都是笑眯眯的。他说他父亲从没跟人大声说过话,红过脸,而他一直是把他父亲当作艺术和人生的双重榜样,像他父亲那样去对待人、对待艺术。前年他80岁的时候,我们本来准备给他做一些庆祝活动,他坚决不肯,因为也是他父亲诞辰120周年,他觉得不能干扰了他父亲的光环。他在50岁以后越来越意识到自己  相似文献   

11.
思念与遗憾     
张文真 《乡音》2012,(5):49-49
2008年8月是我悲痛欲绝的日子。我的父亲,乐观、勤劳、善良、正直的父亲,对我们精心培育、疼爱有加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倾注了全部心血、苦心经营了半个多世纪的家,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念与遗憾。父亲一生对全家倾注了无限的爱。还在上世纪60年代初,当我上小学时,家里买不起收音机,父亲就买了些  相似文献   

12.
我们敬爱的父亲——甘苦,离开我们已七年多了。但是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总是时时映现在我们的眼前;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耳边回响,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严格要求子女,不搞特殊化 父亲的一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从不以权谋私,心里时时想着的总是人民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在我们兄弟姐妹的眼里,他不仅是一位宽厚慈祥、待人和蔼可亲的好爸爸,更是一位严谨的好老师。在家里面父亲从不轻易对我们发脾气,他老人家虽然疼爱我们,但并不溺爱,总是注意在一些别人眼里认为是 “不起眼”的小事情中开导…  相似文献   

13.
父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纪念章伯钧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章师明,章诒学,章诒和1995年,是我们的父亲——章伯钧先生诞辰百年的日子,他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之一和中国民主同盟的发起人之一。我们是他的子女,这里仅简述他早期活动中的一些事迹,以表达我们的一片...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父亲王淦昌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似乎仍不时出现在我们眼前,他的声音还不时在我们耳边萦绕,扶着他老人家在院中熟悉的小路上散步的情景也历历在目地浮现于脑海之中……在事业上父亲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著名科学家,但在生活上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生活朴素,待人平等,帮助别人是他最高兴的事。对人真诚、胸无城府、直言不讳是他做人的准则。除偶而听听京戏外,父亲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工作,节假日也不例外,每次去家中探望,他都是在伏案工作。有时想到一个问题会马上打电话请某某来讨论,而且要刻不容缓地马上来。他对我…  相似文献   

15.
有一年,父亲过生日,我们三姊妹在家里帮忙,母亲叫父亲上街割几斤肉。等了半天,父亲回来了,两手空空。母亲问,肉呢?父亲说,没买到。母亲怪他太  相似文献   

16.
父亲     
人们常用伟大来赞美母亲然而,父亲与母亲一样有着宽博的胸襟人们常用崇高来形容母爱然而,父爱与母爱同样价值千金我要袒露心扉歌唱父亲不仅为的是我们骨肉相连,父子情深我要放开歌喉礼赞父亲更因为父亲这称谓犹如日月星辰在我眼里,父亲像一棵参天大树顶天立地的雄姿与沧海共存他支撑起家庭那片恬静的港湾他带来了生活中无尽的幸福、欢快和温馨在我眼里,父亲又像一棵无名小草他信奉,追求人生就是默默耕耘于是他为喜爱的工作毫不保留地支付年华于是他向钟爱的事业义无反顾地贡献青春在我成长的旅途上,父亲是最知心的朋友他善用生活哲理和知识…  相似文献   

17.
刘文锋 《黄埔》2020,(3):66-67
光阴荏苒,转眼父亲刘秉坤已逝世20年,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他生前经常向我们讲述黄埔历史,教育我们要发扬黄埔精神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一直激励着我和我的后代。父亲刘秉坤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祖父是前清秀才,终身执教私塾。父亲小时候在祖父身边读书,后来考取黄埔军校第9期,毕业后在国民党81军担任过少校参谋。抗日战争期间,父亲参加了长沙保卫战等战役,经历了枪林弹雨的洗礼。直到晚年,父亲的大腿骨上还残留着一块抗战留下的弹片,用手可以摸到。  相似文献   

18.
我的弟弟     
我的弟弟从小就长得十分漂亮,且是最小的孩子,所以最受祖母和母亲宠溺,只有父亲严厉一些。 12岁那年,父亲患了重病,全家人都一起忙乱着,没有人管教他。他的学习一落千丈,且再无回升的迹象。等到父亲去世、大哥主家时,我们方才发现他的劣性已经扎根得相当顽固了。他贪玩,虚荣,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为了督促他学习,即将分娩的嫂嫂每日看着他让他做功课。就是这样也不行。他在她的眼皮底下频繁地上厕所,在厕所里偷偷吸烟,半夜甚至用烟头将被褥烧一个大洞……一起管教他,他和我们大声顶嘴,实在无奈,我和大哥将父亲的遗像抬…  相似文献   

19.
感念父亲     
看着我的父亲与我的儿子逗乐儿,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味儿。 父亲有两个女儿,在我下面还有一个小妹。我知道,父亲这一生的遗憾就是没有一个儿子。换在以前,换在农村,无子是一件挺没面子的大事儿。虽然我的父亲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农村,虽然我的个性像极了他且成长过程中从不让他多操半点心,虽然父亲表面上也没说什么,而且母亲也没有因为生女儿便在家中没有她的地位。但,确切地说,我们这个家族的姓氏最终到我们这一代便止住了,  相似文献   

20.
任廷苏 《前进论坛》2014,(11):44-45
<正>今年是我的父亲任应秋诞辰100周年,他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可是父亲在我心里不曾有一天离开过。他兴奋时的笑容,思考时的凝重,时常会出现在我的脑海;他宣讲时洪亮的声音,诵书时那抑扬顿挫的腔调,不时在我的耳边响起,每每让我热泪盈眶。小的时候父亲就是我心中的偶像。那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