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伟民 《党建研究》2012,(12):74-78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一、深刻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  相似文献   

2.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环境保护理念到生态文明理念的转换,从对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到对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认知发生历史性变化,并形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之大者”的科学思想武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该文分析了中国实现科学跨越发展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对于应对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目标与具体举措,为加快中国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这一历史性转变、实现科学跨越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陈浩 《政策瞭望》2009,(2):37-39
泰顺是全省典型的集山区、边区、老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又是浙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2002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近年来,泰顺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目标,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摆到一起来抓。建设生态文明,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找到恰当与合适的路径。当下中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理念基础;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发展生态绿色经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载体;倡导绿色生态的消费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条件;加强全球生态治理合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有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产业政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生态环境法治化程度比较低、领导干部考核制度存在偏差,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成为衡量地方发展与干部政绩考核的唯一指标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追求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9.
范德华 《思想战线》2013,(Z1):40-4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有效的刺激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优化旅游的环境,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使游客在旅游中得到更多的享受,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加速生态旅游的发展,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危机只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前提,树立生态生存理念,转变人们的生存方式,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生态的基本含义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生态生存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生态生存理念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理念。它包括生态存在的理念、生态生活的理念、生态生产的理念和生态消费的理念。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展开,是目的、手段与结果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实践的目的:必须以生态生存理余规范经济手段: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作为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建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明确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新目标,制定了实现目标任务的新举措。这些新的理念、目标和举措是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总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更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义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新格局,体现了礼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何谓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仅涵盖了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而且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重要目标,突破了以往我们对小康社会限于物质文明方面的认识,对小康社会的内涵作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本文试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性循环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不仅追求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进步、追求人类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物圈的协同进化。这一切均是在人类有意识、自觉的努力下完成的,它带来人类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化表达的全方位变革。  相似文献   

14.
《政策》2009,(12):1-1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构建生态湖北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新机遇。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并走出一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吕剑枫 《传承》2013,(3):18-19
八桂大地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以漓江为代表的桂林山水是中国的名片,广西的森林覆盖率名列全国第四位,重点流域水质达标率100%,广西的山水景观与人文景观珠联璧合,历史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极具保护和开发的价值。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一重要论断,既符合中国的国情,又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新更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源于主体对工业文明及其负面影响的反思性构建,主要涉及如何认识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定位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与身份。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同。但这种认同并不必然带来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然定位。现实存在的诸多消极的社会认同,如旁观者认同、受害者认同、自利性认同等,虽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却从深层次上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来讲,以个体主义和工具理性为内核的社会认同,不可能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应基于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构建和培育以整体主义和生态理性为内核的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本文从认知、情感、行为、利益四个层面,探讨了重构生态文明理念认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传统生态知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实践经验、技术技能、社会保障和精神支持等四个方面。研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尽可能地传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传统生态知识,使这些传统生态知识更有利地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金国娟 《今日浙江》2011,(15):19-20
“唱唱跳跳,涂涂画画,热热闹闹”,这是人们对初始阶段生态文化建设的直自描述。搞几场晚会、组织几个活动、出几期黑板报……如果说前几年生态文化建设更多的在乎一种形式;那么,今天的生态文化建设更多地表现为内涵的深化、理念的深人人心。从政府执政理念,到公众监督环保的机制,再到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环保自觉,生态文化已经深深植根到浙江人的心底。  相似文献   

19.
高必金 《重庆行政》2013,14(3):30-31,118,119
自2012年启动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工作以来,重庆市铜梁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融入"三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生态修复、环境污染治理等工作,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强县,全力打造幸福美丽铜梁,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在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育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的同时,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工程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