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民族、边疆、贫困”三位一体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9%。为了实现怒江的跨越发展,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司法审判和执行工作如何服务于大跨越大发展,成为怒江中级人民法院必须面对的现实。  相似文献   

2.
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社会发育程度、特殊的民族构成,促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为云南"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省情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实现怒江"二次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农村改革仍然是继续推进怒江全面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发展是怒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基础.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后,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问题遇到了新的挑战。怎样使“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贵州省作为拥有丰富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同时又是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怎样构建文化产业扶贫的相关机制,使其在解决贫困地区晦贫困状况中发挥最大产业扶贫效益是贵州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正>2023年3月“怒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课题组调研以农村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金融资源、政治资源、建设资源等7类资源为分析对象,充分结合怒江流域发展需要,科学开展由经济性(Economy)、效益性(Effectiveness)、效率性(Efficiency)、公平性(Equity)、生态性(Environment)构成的“5E”成效综合评价,综合研判并确立生计资本可持续发展存在的脆弱性,进而以增强怒江流域内生生产力为目的,倡导使用农村特有的资源资本与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下投入的资源资本要素有效对接,提出以整体资源资本促进怒江流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农民“知识贫困”问题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力量,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知识贫困”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子,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分析农民“知识贫困”的表现及原因,提出解决农民“知识贫困”问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拥有其他省份无可比拟的优势,如经济发展优势、人文资源优势、地缘人缘优势、文化品牌优势等。但是,与国内一些省份比较而言,福建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造成这种结果的关键原因是,我们还不具备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六大主体意识,它们是:产业意识、资源意识、人才意识、负功能意识、造“极”意识和大局意识。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绚丽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增多以及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旅游业已经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应运而生。怒江旅游资源以其原始、生态、神秘、壮美、古朴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2003年7月2日,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主席团特别会议上,宣布中国“三江并流”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它的申报成功,提高了怒江的知名度,为怒江旅游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相似文献   

8.
乐山有深厚的文化资源,要实现乐山文化强市的目标,就要充分发掘文化资源优势,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发展优势,塑造“主题文化”,打造多元文化品牌。政府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以“主题文化”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政府滇西北旅游二次创业现场办公会议作出“做精大理、做大丽江、做优迪庆、开发怒江”的战略部署后。怒江州委、州政府积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迅速掀起全面开发怒江旅游的热潮。  相似文献   

10.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云南边疆,只有靠三种力量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快速发展跨越发展,一要靠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这是怒江跨越发展的基础;二要靠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艰苦奋斗,这是怒江跨越发展的关键;三要靠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是怒江跨越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就要培养选拔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  相似文献   

11.
贫困区域摆脱贫困的根本是实现自我发展。在历史和自然条件下,贫困个体和区域自我发展长期受到限制,陷入了由诸多因素系统运行构成的一个“贫困恶性循环”;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生存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有助于提升贫困区域人口、社会事业以及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可以助推贫困区域实现“跨域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社会发育程度低,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境内少数民族大多还处于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经过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边疆民主改革,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通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怒江州各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共怒江州委、州人民政府在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及时作出了推进怒江经济社会发展“二次跨越”的战略决策:努力把怒江建设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民更加富裕的边疆民族自治州,建设成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环境更加优美的边疆民族自治州,建设成政治清明、民族团结、社会更加和谐的边疆民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13.
地处秦巴深山的竹溪县,似乎一直是“贫困”的代名词。近几年,“贫困”状况快速改变:2003年,竹溪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7项重要指标增幅居全省前10位;在2003至2004年度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中,排名第8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一串串数字,与一个人的名字紧紧相联,凝聚着他为加快竹溪发展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14.
2年前,怒江畔一个傈僳族村寨谋划着建设一批新溜索,吸引了我们的关注。眼含热泪告别承载贫困记忆“活化石”的老乡们,为何要走“回头路”?放在彼时脱贫攻坚如火如荼的大时代背景下掂量,背后的故事,肯定不简单。带着这样的思考和策划,笔者与云南日报新媒体的同事们一头扎进怒江大峡谷,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米村桥马嘎村小组村民、驻村工作队员同吃同住同劳动。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贫困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在对河北省S乡进行调查时发现,贫困发生率(H)、贫困深度(PG)和贫困强度(SPG)指数非常高,且呈显著不平衡性,“道路”等十个指标对于贫困有着非常高的贡献率。贫困农户的脱贫需求与公共产品供给矛盾依然存在,贫困农户的贫困是多层面的,公共产品对缓解贫困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贫困农户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呈现多样性。增加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建立合理的贫困农户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实行“政府筹资、村级供给”的新机制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12月22日,云南省委书记王宁提出,要壮大资源经济,坚持全省资源管理“一盘棋”。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大力发展资源经济,以资源换产业、以资源换市场、以资源换技术,以资源推动产业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历来享有“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世界花园”等美誉,有着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绿色能源、丰富矿产、多样生物、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但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7.
云南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却拥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通江达海”的独特区位优势。然而,受制于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滞后,不仅这一优势未能充分释放,而且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24%,高出全国6个百分点,水利工程人均供水能力仅为全国的64%,缺水率达三成以上,成为制约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  相似文献   

18.
都江堰市发展目标是建一流生态文化旅游名城,成为成都市的“三个附中心和一个枢纽”。经济发展战略是“狠抓城市经济,带动全面发展”,并确定了“旅游兴市、工业强市、农业产业化富农村”的发展思路。这一发展目标和思路,是立足于都江堰市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是解放思想、摒弃落后意识、面向未来的科学定位。根据这一定位分析人才结构,并采用新思路和手段,高标准、高起点、高速度地构筑“人才高地”,可为都江堰市在西部大开发中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党员生活(武汉)》2008,(10):F0004-F0004
尧治河村地处房县、神农架和保康三县(区)交界处,平均海拔1700米。到1988年,全村仍然是“吃的供应粮,穿的烂衣裳,点的煤油灯。住的破草房”。在村党委书记孙开林的带领下,向恶劣的环境挑战,凭着“愚公移山”的毅力,发扬“自力更生、团结奋斗、和谐创业、科学发展”的尧治河精神,劈山修路、炸石开矿、筑坝办电、改田建园、兴工办厂,按照“磷化强村、水电稳村、生态兴村、科技富村”的战略发展思路,形成了以磷化工、水电、酒业、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一举甩掉了贫困、落后的帽子,创造了贫困、边远、高寒山村的发展奇迹。  相似文献   

20.
《青海人大》2006,(6):F0003-F0003
“十五”以来,都兰县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全县经济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