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设法治湖南就是要让公共权力得到有效规制,公民权利受到尊重,而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是全民有正确的法治观念,权利本位观念、法律至上观念、人人平等观念是法治湖南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观念的养成要靠不断的宣传教育,也要靠制度的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眼于法典以及法观念描述资本主义所有权或财产权理论之变迁.罗马法时代的所有权与中世纪欧洲的所有权一样,都存在着身份和政治权力的性质约束.而到法国古代法末期,封建特权到处遭到反抗,使用领域的权利逐渐获得重视,成为真正的所有权.所有权绝对论获得了18世纪20年代开始的启蒙运动自然法思想的极力支持,将所有权至上与人人平等、个人自由并列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原则.19世纪中叶,法学思想中开始以意志对权利进行抽象界定,所有权也被归结为所有者的意志.其实,无论是封建庄园制度,还是近代的产业革命,都与私有财产权观念和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直白的说,恰恰是确定的所有权制度和观念成为了"西方世界兴起"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与社会治理法治化转型的背景下,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法治思维引领决策、调整社会关系,用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虽然法律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但法律至上的法治原则要求,执政者应该高度重视法律能力和法治能力的提升,以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运用,善于把党和人民的意志通过立法程序转变成国家意志,不断提升制度的实施能力。依法执政的法治能力包括立法、执法、司法等多种能力形态,但目前来看,无论是立法能力,还是执法、司法能力,都存在不少的短板。对此需要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方法开启"法智",在重视逻辑、锻造法律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提升国家治理的法治能力。  相似文献   

4.
名词解释     
《学理论》2008,(23):69-6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理念,是指思想、信念和观念。任何法律都包含理念和制度两个层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李芳  陈慧 《理论探讨》2019,(2):38-43
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正是对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人本法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包括一切为了人民的目的论、一切依靠人民的方法论以及一切实践成效由人民来检验的效果论等三个层面的理论核心要义。新时代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从坚持立法合民心、执法顺民心、司法服民心、普法向民心等四个具体层面来开展实践。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5)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中国法治事业得到全面而有效地推进。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其法治观念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现状及原因分析入手,探索法治观念养成路径如下:国家和高校应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创设良好的环境;大学生要自觉增进自身法治意识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22)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涉险滩、啃硬骨头,必须以法治为社会最大公约数,以法治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培育全民的法治观念。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全民法治观念的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法治体制机制运行、法治文化的培育、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几个方面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8.
从近代法治到现代法治的转型制约依法行政原则的演变,学术界将依法行政原则从依法治国的基础性要求人为地上升到依法治国的核心、关键地位,既有悖于法治的现代精神,又曲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才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9)
法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但由于各种原因,对法治观念的科学内涵缺乏系统化、逻辑化的挖掘。本文从法治观念这一概念的内在逻辑出发,分别探讨法治和观念的内在含义,指出法治观念的科学内涵是法治在人民群众心灵中的三重呈现结构即理性之认知、敬畏之感情和坚定之信念。  相似文献   

10.
在大众道德活动中,杂多的普通理性导致道德理论的浅薄、任性的价值准则导致道德规律的遮蔽、对立的主体行为导致道德生活的纠结等。鉴于杂拌的道德观念的诸多困难,康德构建了纯粹的道德观念,试图以绝对的善良意志、普遍的形式原则、尊重的主体责任等价值合理性,颠覆杂拌的道德观念的缺陷,促使道德理论的深刻、道德规律的确立与道德生活的和谐。真正德性论的创立、罗尔斯抽象契约论的建构以及当代人们观念中的纯粹道德情结的产生等从不同方面表明,康德纯粹的道德观念对现代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不可能避免矛盾和冲突,对公民进行法治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法治建设的重要过程,同样会存在矛盾和冲突。其中,影响公民法治教育的观念冲突主要有:传统道德观、传统法律观与公民法治观念的冲突。为此,必须加强对公民进行法治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谭安奎  张旭斌 《政治学研究》2020,(1):66-76,M0004,M0005
在政治代表研究领域,意志论代表观与利益论代表观的分野存在已久,而一些试图调和二者之间矛盾的尝试则力有未逮。部分学者转向寻求民事代表研究中处理这一经典冲突的成功经验,包括代表行为前的契约、代表行为中的重复博弈与代表行为后的司法审判这三种成熟的策略。但将这些方法引入政治代表行为研究时却面对着种种无法逾越的障碍。通过对比民事活动与政治活动,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障碍的根源:以往的政治代表研究者忽略了“公共”这一政治行为独有的抽象主体。公共的再发现使得政治代表的结构由二元主体转向三元主体,由一重代表转向三重代表,这为调和意志论与利益论之争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刘娟 《理论探索》2008,(3):31-33
在罗尔斯之前很长一段时期,社会契约论已经走向低迷,罗尔斯在<正义论>中重新启用这一方法以挑战功利广义原则,并产生了重大影响.契约论的典型特征是把个人权利作为逻辑原点,而功利主义则是在着眼于总体福利的同时忽略了个人权利.罗尔斯重新采用契约论正是为了更好地捍卫个人权利,使个人权利不会被总的功利效用所抵消.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2)
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是依法行政,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兼具司法和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其机关工作人员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建立程度直接影响司法行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会直接影响司法行政机关在依法行政、公众形象等方面的成绩。在现有基础上提升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素养,需要从人员专业构成、观念培养、制度建设等多方面构建完备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善治是21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政治学范畴之一,这一最初由学者倡导的政治理想已经逐渐被各国政府所接受。但对于善治的意义以及善治与民主的关系等重要问题,学者之间仍有争议。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的跨学科比较的方法,从公共产品最优供给和分配正义两个角度,得出了善治实现的四个基本条件即:政治上的竞争和退出的压力;公民偏好的表达和选择权;第三方社会契约的约束;信息透明下的分配正义;并发现,四个基本条件实质上可以进一步被规约为民主与法治原则。已有的善治的十要素也可以进一步被规约为四原则或民主与法治原则。结论认为:认为善治是对民主的抛弃和用民生代替民主的批判是不正确的。善治内生地包涵了民主与法治原则,善治的实现必须通过民主和法治。  相似文献   

16.
魏杰 《理论视野》2007,(4):18-21
法治社会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但是人们对于法治社会的认识并不统一。有法律不一定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应有三项核心内容:法治社会首先表现为契约社会,法治社会的基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社会的关键是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7.
行政问责制作为一种权力监督与制约的制度安排,源于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其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和分权制衡论是其最基础的理论渊源。社会契约论是一种用契约关系解释社会和国家起源的政治哲学理论。人民主权理论集中表达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归属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并服务于人民的政治理念。分权制衡论是指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互相制衡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问答     
王丽珠  代丽 《学理论》2008,(23):69-70
名词解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理念,是指思想、信念和观念。任何法律都包含理念和制度两个层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法  相似文献   

19.
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以道德动机为起点,引出了"德性""善良意志""出于责任与合乎责任"等概念,提出了道德义务论这一概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功利化的经济发展、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给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本文从康德的道德义务论出发,探究了"理性""善良意志""道德命题"和"命令式检验"在其道德义务论中的地位与关系。从德育内容、立德树人、道德评价三方面提出建议,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本质的特征。正因为有了党的领导,中国法治才独具特色,并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理论,即法治建设的领导论、法治渊源的二元论、法治路径的统筹论、法治推进的重点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