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高中毕业生赴美留学人数不断增长,我们除了感叹美国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更应该思考美国的本科教育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的《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为我们介绍了美国的本科教育,教育目标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为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要找准大学定位;制订实在的培养目标和可行的培养措施;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共享治理。  相似文献   

2.
以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尹文子》为校勘底本,参照《尹文子》其他相关版本及学术笔记,另以王恺銮《校正》为主要参验本,对于诸家旧校,或重检所据之材料有无谬误,或对浅近者做进一步阐发,或对成说者加以重新审定。  相似文献   

3.
王作仁 《民主》2013,(6):60-61
大学之道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特殊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四书之首,程颢、程颐兄弟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整理编排,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据此,《大学》皆孔氏之遗言而门弟子阐释之专集。“大学”是针对“详训诂,明名读”的“小学”而言的,认为它是“治国安邦”的“大学”,“初学者入德之门也”。  相似文献   

4.
孙过庭所著《书谱》,在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书谱》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价值。从声律协调、用字对举避复、修辞纷繁及用典精妙的角度来分析《书谱》的语言艺术,可知《书谱》不仅是书法研究上的瑰宝,也是语言研究上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8)
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米尔斯在深入批判宏大理论与抽象经验主义两种研究风格的同时,建构了一座新的方法论思想大厦。米尔斯的方法论思想的意义是双重的,即学术性的和道德性的。从学术上来说,米尔斯完整地给我们呈现了一套如何做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从道德上来说,米尔斯企图唤醒社会学者应有的价值关怀之情,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学术职责而直面当代社会的实质性问题[1]。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9)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谋事要实思想的集中体现。全面分析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的矛盾,提出持久战的根据,有力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体现了毛泽东的前瞻谋事。科学预见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和进行持久战的战略战术,号召人民坚持抗战,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体现了毛泽东的务实谋事。《论持久战》生动地展现了毛泽东的谋事要实思想,不仅对抗战起了重要指导作用,而且在当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晚唐作家裴铏的文言小说集《传奇》是一部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著作。书中多写神仙诙谲之事,具有浓郁的仙道色彩,从仙道方面论述了成仙人物的各种类型:豪侠之士;崇道之士;痴情之士。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5)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有不可识、不可道,独立周行无所不在和无为而又无不为等特性,道的这些特性决定了人们寻道的途径的特殊性。《道德经》中人们寻道的途径主要有两条:对自然界万物的效法和对社会中圣人的效法。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的效法而法道之"空虚"和"无"之用;法道之上善若水;法道之复归本源和法道之守中。对社会中的圣人的效法主要有:法圣人之无为而无不为、为腹不为目和深不可识。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11)
白寿彝从范晔对历史书的撰述态度,著述多有创见,对具体的历史群体做出分析评判,是无神论的拥护者这四个重要方面对《后汉书》给予了阐释与分析。从这种分析不难看出白寿彝在新中国成立后前17年的史学史研究的基本路径与基本理论方法。今天看来,依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志江 《学理论》2009,(28):159-160
民国学者张相文个人文集《南园丛稿》中所收录的《与章太炎炳麟论山脉书》一文是章太炎与张相文之间关于"泰山为长白山回脉"说的通信。现代学者在记述此信时有所失误。章太炎《与张蔚西论山脉书》的写作,属于其1924年对明末清初史事考证的一部分,这种考证反映了太炎先生在"反满"这一问题上认识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17世纪入华的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利类思(Ludovico Buglio,1606-1682)将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约1225-1274)的《神学大全》首次译介为中文,题为《超性学要》.该著作对诸多西方哲学术语如何精准地译为中文进行了有益摸索,甚至成为中国近现代诸多哲学概念的源头所在.但可惜的是,国内外学术界对该书却关注不多,亦没有从译介学角度对其进行过分析.事实上,从译介学的角度勾勒《超性学要》的基本概况,探究利类思的翻译策略,可以看出明清之际西方内核文化的东传尝试.  相似文献   

12.
张时民 《学理论》2009,(30):227-228
拍摄于1948年的国产影片《小城之春》是一部在那个时代堪称“另类”的作品:以一种极为独特的、个性化的视角来表现非常时期的民族伦理情感,从而完成了中国电影语言的风格化实验。这部诗意文人电影既没有复杂的情节,又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是一部平淡得“几乎无事”的电影,然而,这种平淡却令人回味与陶醉,浸透着浓郁的中国古典美学原则——“初发芙蓉”之美。  相似文献   

13.
张默予 《学理论》2013,(24):152-154
近年来,妇女史的研究在中国史研究中渐趋火热,在宋史研究中,关于妇女史的研究已经触及到妇女的婚姻生活、离婚、守节、再嫁、妇女在家族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与这些相关的女性法律地位、财产继承权。在宋代根据女子法定承分由于承分人不同可分为三类:在室女(未出嫁的女子)、出嫁女、归宗女。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从南宋中后期成书的判词集《名公书判清明集》出发,选择其中所收录的案例,探讨宋代在室女的财产的法定继承权。  相似文献   

14.
以敦煌本《首罗比丘经》为底本,通过梳理月光童子在佛道文献中的形象流变,来解释此经的佛道渊源。该经在吸收《法灭尽经》、《佛钵经》、《佛说申日经》等佛典要素的同时,也吸收了道经《太上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的一些因素。月光童子这一形象也发生了仙化。  相似文献   

15.
王敏  庞世伟 《党政论坛》2009,(23):40-42
中国古先贤老子,其代表作《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道经”讲的是宇宙观,“德经”讲的是道德观。老子认为“在天为道,在人为德”,为此,为官从政的领导者要顺乎天道,要修养道德,特别要有“上善若水”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梵蒂冈图书馆藏有傅圣泽中文著作《据古经传考天象不均齐》一文,至今学界仍未对其进行解读。他合《易经》与道家经典,将“道”作为连接中西方文化的核心概念,不仅首创了以《易经》为载体的“耶道对话”模式,而且也为天主教在华传教事业开拓了新的理论方式。  相似文献   

17.
公私之辨古已有之,但在宋明思想里才逐渐突出,《明夷待访录》便是一个极端案例。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对公私之辨作了特别的运用,表达了对君主制的强烈质疑,这个质疑的要义在于揭示了君主制道德上的内在困境。黄宗羲的公私之辨与原初儒学有重大差异,却又的确是宋明儒学曲折演变的产物,是儒学脉络内部的一个极端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赵雪莲 《各界》2009,18(11)
影片<音乐之声>女主人公玛丽亚在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她以其智慧自信、真诚善良、宽容大度赢得了孩子们的的信任、尊重和喜爱.在如何增强自信心、如何与孩子们和谐共处及如何提高学习效果等方面,玛丽亚带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诸多启示,值得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来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刘枫艳 《学理论》2010,(22):179-180
阿兰达蒂&#183;洛伊的处女作《微物之神》以优美动人的笔触,如微距般细致的洞察力向读者展示了后殖民时期印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揭示了印度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文化"杂交"现象,体现了民族独立后印度人深陷的迷惘。以霍米巴巴的杂交理论为依据,从五个方面阐述《微物之神》中无处不在的杂交现象,并分析文化杂交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春霞 《学理论》2010,(14):159-161
以色列作家梅厄·沙莱夫的《耶路撒冷之鸽》,用文学揭示了一个具有千年流浪史的民族对家园的深切召唤与追寻。整部作品从头至尾回荡着一个声音,那就是回家。而随着传统的家园文化的不断现代变迁,家的重新拥有能否给本民族带来真正的快乐?这将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