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创立了以西方医学为基础的近代医学教育和行政体系,培养了大批职业的医生、助产士和护士等医学人才。近代日本医护队伍的发展,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水平,推动了医学知识和卫生意识的传播和普及,为日本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教育立国的典型,借助教育这一有效手段,国民素质显著提高,国力逐渐增强.日本的初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二战前日本借着明治维新和西方先进文明的传人这一大环境的有利东风,不断改革和调整小学教育制度,随之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主要论述了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的历史基础,并对近代日本小学教育的内容分阶段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最后对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3.
近代日本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日本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高等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课程设置等基本上仿照日本而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留学生的目的地国家主要是日本。日本大量教习纷纷来中国任教。这些因素在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津田梅子是近代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倡导者及践行者,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她创办女子英学塾(津田塾大学前身),倾其所能为女性提供职业教育,以提升其社会地位。不仅如此,津田梅子还致力于打造"all-round women",即培养兼具专业技能及优雅品性的完美女性。在彼时的女子教育界,"贤妻良母"式女子教育作为一种新常识、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及价值取向,其权威性不言而喻。就此而言,津田梅子的女子高等教育理念及实践活动可谓独辟蹊径,别具一格。作为在历史中前行的探索者及开拓者,津田梅子试图在世俗观念与自身的教育理念之间架构出和谐共生的关系,在坚持与妥协中推进自己的新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5.
日本近代工业化完成迅速,其经验和教训很多.笔者认为,由国家主导的技术、制度和投资政策,快速催生了日本近代工业化,迅速强国.但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使得日本工业存在不可克服的弱性;优先发展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也将日本引入了以侵略扩张支撑经济发展的歧途.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近代化的过程中,大批日本留学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是近代日本极为重视留学教育发展的结果。明治维新后,明治新政府始终把发展留学生教育作为建立近代教育制度、摄取西方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此,他们建立了留学  相似文献   

7.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特有的产物,本是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然而在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迅猛增长、物质文明日益繁荣的当今时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们都普遍感到了深  相似文献   

8.
日本近代的“公德”“训言”,是对近代日本国民遵守“公德”规则、规范的行为指导,并且以简单易记、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的表达方式体现。日本近代“公德”“训言”,是近代日本政府重视“公德”提升的产物,是落实统治者国民道德教育方针的手段之一。日本近代“公德”“训言”,其主要内容包括“消极公德”的“训言”和“积极公德”的“训言”。“公德”之“训言”以“训言”的方式告诫国民要有所不为、有所为。日本近代“公德”“训言”,是与道德的其他“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道德诸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道德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日本近代“公德”“训言”以及道德的其他“训言”,对于促进日本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对于提高整个国家的“公德”水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健一 《东南亚研究》2002,(4):73-75,80
日本华侨社会是有悠久的历史。在日本华侨社会中,华侨学校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日本华侨社会的变化,华侨学校也有许多变迁,现仅存5所学校。其原因是日本政府所采取的外侨政策和第二代、三代华侨的增加造成了华侨意识的变化,华侨学校的学生渐渐地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华侨学校既有弘扬中华文化的作用又有教学华文的作用。21世纪的中日关系的发展,华侨一定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华侨学校也有培养中日友好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外国教育史研究可从教育自身内容丰富性的角度从总体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教育思想史,二是教育制度史,三是教育的政策和法律史;但在实际的外国教育史研究中这三个部分却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尤其象朱文富博士对(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①这样的课题的研究更是应当结合的,或者说要浑然一体的,而事实上他在这一课题的研究上令人满意地做到了。他在对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理论建构时,从日本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出发,把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1868~1880年为产业移植与职业教育的创立、1880~1885年为产业勃兴与…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专门学校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0年以来日本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迅速提高,但学校的类型不同,其提高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如四年制大学(以下简称大学)从25%升到了39.7%,而短期大学(以下简称为短大)从10%起呈下降趋势。与此相比,专修学校的专业课程(以下称专门学校)却一直保持在16%左右。这种现象的原因来自多方面,但其主要原因在于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本论文以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专门学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文部省的学校基本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2.
艺术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在我国,近年来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也一步步地提高,这一可喜变化,在全世界教育的范围内,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下面本文将通过对日本学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其特点,以拓宽思路、更新观念,全面推进我们的  相似文献   

13.
近代日本的一些女教育家们参与或独立创办女子学校,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实施各具特色的教育方针,为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日本女子教育史乃至日本教育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本文将从教育思想和理念、学校的影响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来说明这些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学校在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史上的地位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女性与教育的互动作用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中国的法律文化一度成为日本所学习的范本,最早的追溯至公元三世纪前期,当时被称为"邪马台国"的日本,已有强制性法律规范。《三国志-魏志》有邪马台国"其法,轻者没其子,重者没其门户"的记载,据推测,这可能源于中国《汉律》和《魏律》的"夷三族"。到日本推古天皇(6世纪末7世纪初)执政的圣德太子深慕中国之灿烂文化遂有"遣唐使"之举,隋炀帝亦遣使来日,于是中、日交通因之盛  相似文献   

15.
16.
20世纪70年代,在广义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影响下,日本专门学校制度产生了,它旨在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量的增加及社会对多种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它的产生完善了日本高等教育体系。本文论述了日本专门学校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了专门学校制度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方面的突出作用,提出了我国应借鉴日本专门学校制度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7.
日本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改革,贯彻2006年新修订的《教育基本法》的基本理念,2007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了题为《为执行新修订的教育基本法需要紧急采取的教育制度修订措施》的咨询报告,就学校教育法、教师法、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法三大学校教育框架性法律的修改提出了紧急修改建议,以此为开端,日本学校教育法律将面临全面修改。  相似文献   

18.
在幕末变局下,“天皇亲政”与“公议”成为了近代日本天皇制构建和形成的两个原则,在明治新政府中逐渐协调并趋向制度化.二者并非简单直接的对立,而是互相支持,二者亦非均衡平稳发展,有时也会出现激烈的对抗.以福泽谕吉为例,能了解到民众参政的理由、以及天皇在这种构建中所处的位置.“公议”原则体现了政治参与扩大的近代化趋向,于此同时,天皇亲政的传统得到继承,国家意志须经天皇权威的确认,“公议”转化为了“天皇亲政下的公议”,其中内含了消极因素,最后军部法西斯主导下的对外侵略体制亦与此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9.
日本私立大学发展至今,历经一个半世纪,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其初创时期,也曾经是困难重重。文章结合实例,从内外两个方面深入探讨日本私立大学初创时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之道,对当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日本PTA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它受到外界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的参与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具有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地位。学校和家长如何密切合作、形成教育的最大合力,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开展家校合作已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从理想的角度看,教师希望能与家长有良好的合作以提高教育质量,而家长也渴望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让孩子成"龙"成"凤"。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家校合作形式成为探索现代教育的一条出路。日本的PTA就是家庭和学校合作进行儿童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本文试对日本的PTA进行分析,以期从中找出可供我国开展家校合作借鉴的经验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