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许世友司令是我党我军一员忠勇双全、出类拔萃的著名战将,他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毛泽东主席对他关怀备至,周恩来总理对他爱护有加。给许司令当过秘书的人难以计数,但是,从许司令秘书岗位最后走上大军区级领导岗位,和许司令一样被授予上将军衔的人,恐怕只有李文卿一人。本文主要介绍十年动乱期间,许世友将军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时,李文卿给他当秘书的故事。传闻司令个性提心吊胆上任1967年初,南京军区许世友司令员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28日是许世友同志诞辰100周年。笔者作为许世友的办公室主任,珍藏着许世友八十大寿时,邓小平与许世友的一张珍贵合影。这张照片尘封了20年,谨以此文表示对老司令日久天长的思念之情。1938年,许世友任八路军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旅长,曾在刘伯承、邓小平直接指挥下进军冀南  相似文献   

3.
破例土葬,他如愿以偿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一颗耀眼的将星陨落了──戎马一生的华夏名将许世友在古城南京逝世。10月31日下午,4000名军民在南京军区大礼堂向许世友将军遗体告别。15时整,几乎在告别仪式开始的同时,晴朗的天空忽然浓云翻卷,沉雷隆隆,下起了瓢泼大雨,将列队等候的军官们的新式军服和皮鞋浇得透湿。有人说:“老天爷为许司令哭了。”说来也巧,当告别仪式完毕,竟然云过天晴,阳光四射。许世友遗体人殓后,准备运往他的老家——河南新县许家菜。50年代,许世友曾当面向毛泽东主席提出恳求:“我活着尽忠(为革命),…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苑》2000,(6):46-47
许世友将军对家乡大别山怀有特别浓厚的感情。从 1950年至 1985年的 35年间,他共动议四次回家,结果三次成行,一次“流产”。   第一次是许世友在山东军区任司令员时的 1952年。   那时,从新县到田埔至许家洼约三十公里的小路还未通汽车,许世友一行坐车到达新县后只好换骑马了。   骑马对于许世友而言并不陌生,而正好是他的强项和老本行,因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他曾经是骑兵司令。于是他打马扬鞭,约摸走了四个钟头,便来到了好汉山的烈士墓地。当年此村随许世友一起参加革命的共有 18位弟兄,在沙场上战死了 17位,其中有 …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期间,号称“山东双雄”的王建安、许世友是毛泽东的两大虎将,却有着“历史恩怨”,毛泽东巧妙地导演一场“将相和”,让他们联手在齐鲁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同仇敌忾的英雄壮歌。  相似文献   

6.
许世友看到这只近助斤重的地瓜,高兴地说:“这个地瓜蛋胜过外国的这个蛋(弹)、那个蛋(弹),没有粮食他们要统统完蛋。”中国共产党的“九大”前后,毛泽东从国内外形势的实际出发,发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许世友坚决拥护,认真照办,以极高的热情狠抓了几年工农业生产。江苏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人口众多,又是工业大省,许世友作为江苏省革委会主任,为把工农业生产搞上去,整天忙得火烧火燎的。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事情还在行,抓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在山东任胶东军区司令员。当时日本侵略军对…  相似文献   

7.
“一马三司令,得了‘抗日病’。专打日本鬼,保护老百姓。”抗日战争时期,齐鲁大地上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歌谣中的“三司令”,指的是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马晓云和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马天民三兄弟。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许世友是一个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将军。在他结束60余年戎马生涯,撒手人寰后,王震受邓小平委托,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对许世友一连说了几个“特殊”:“许世友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正如王震所言,在许世友的一生中,他不知为人们留下了多少生动感人的“特殊”故事。 长征途中,面对寨王精心摆出的擂台、烈酒、美女,许师长的反映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9.
正1973年12月,开国上将、南京军区司令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直到1980年1月专任中央军委常委为止,他在广州工作生活了6年之久。许世友调到广州后,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开始静下心来阅读《红楼梦》《天体运行论》和《汉书·周勃传》。当时,毛泽东给他带了30本《天体运行  相似文献   

10.
韩先楚“胆大包天”的故事,在民间说法很多。比如说,韩先楚的胆,有鸡蛋那么大。江青说:“军队有两霸,一是许世友,二是韩先楚。”有人问许世友,在中国众多将领中,你最钦佩的是谁?许世友道:韩先楚。再问为什么,回答是:他有勇有谋。  相似文献   

11.
许世友是我军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高级军事将领“。两袖清风,一身廉正之气”,这句话用在许世友身上一点都不过。作为党的一名高级干部、军队高级将领,许世友从没有想到为自己置办什么家业,也没有想到为子女留下什么财产。亲友沾不到“光”许世友对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非常严格,绝不允许他们打着他的旗号沾光谋利。他的夫人田普,是抗战早期参军的老同志,许世友在南京军区时,田普担任南京军区干部部副部长。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后,她相随到广州。为了安排好田普的工作,当时军区政治部的领导曾提出,要让田普在广州军区干部部继续担…  相似文献   

12.
1937年,中央开始清算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在批斗中,一些人搞扩大化,把张国焘和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捆在一起,作为红四军骑兵司令的许世友自然在劫难逃,  相似文献   

13.
在许世友的情感世界里,占有绝对位置的仅仅两个人,一个是毛泽东,另一个是他的母亲。“活着尽忠,忠于毛主席;死了尽孝,替老母守坟。”这便是许世友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在母亲面前,许世友永远是个大孝子。他常为自己参加革命之后,母亲遭受的灾难和折磨而深感不安;他常为自己因军务繁忙,不能侍候老人而倍觉内疚。  相似文献   

14.
伟大领袖毛主席去世时,许世友披麻戴孝进京祭奠。为什么?许世友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许世友!毛主席救过我的命!”  相似文献   

15.
“实事求是”是一条有灵魂的红线 2007年建军节前夕,我被邀请参观在东莞举办的百位将军书画展。站在一幅“实事求是”的长轴面前,我很久不能移动脚步。不是字写得特别出众,是落款“许世友”三个字让我吃惊,震动。因为我采访过许世友的许多下级,都说许世友很少写字,看完文件、批件,往往只用粗大的红铅笔龙飞凤舞地写上一个“许”字。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后,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退居二线。此后,老将军即以笔为武器,转入了第二战场,相继出版了《我在红军10年》、《我在山东16年》、《许世友回忆录》等著作。若不知许世友将军经历的人,难以想象,老将军原来竟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放牛娃。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前夕来到杭州,许世友去杭州布置毛泽东的警卫工作。毛泽东对许世友说:“要警惕出修正主义,特别要警惕在中央出修正主义。”并假设5种情况问许世友:“中央出了反党集团怎么办?坏人占了广播电台怎么办?有人要刺杀我怎么办?革命走了回头路怎么办?国家改变了颜色怎么办?”许世友霍地站起来,大声说:“我带兵北伐,保卫毛主席!” 许世友回到南京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学习了《中共中央通知》(即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  相似文献   

18.
许世友喝酒     
许世友曾多次向人夸耀:“我在8岁时就开始喝酒了!”然而,使许世友酒量大增并嗜酒成癖的却是他的义父——少林寺和尚素应法师。在少林寺的8年中,师傅传给他两样本领:一是武功,二是喝酒。 在川陕期间,许世友喝酒最多的一次,是在川东游击军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听说许的酒量似海,当地特从镇上请来几位善饮长者作陪,许世友竟把这些酒场老将一个个灌得烂醉如泥!宴毕,许世友决定立即发起进攻。王维舟  相似文献   

19.
许世友原先最服张国焘许世友虽然出身行伍,但为人胆大心细、富于机变。他早年一直在四方面军,张国焘来鄂豫皖之后,曾中生、许继慎等人对张国焘的许多做法都很不满,他们曾经召集过包括许世友在内的一些人开会,议论张国焘,许世友不发言,后来一定让他说,他就说:“张是中央的代表,反对他不是反对中央吗?中央不比我们高明?”这个会议后来被张国焘定义为“反党”,而许世友这个讲话却大受张国焘的欢迎,以后,张国焘对许世友大加提拔,成为四方面军的主将之一,名次在王树声之前。许世友后来和老人回忆的时候说:“那时候,我是无门无派,我就是觉得当兵打…  相似文献   

20.
《党史天地》2006,(11):54-55
许世友:我对主席忠心耿耿,而对这个“四只眼”,我太不放心1967年1月初,张春桥、姚文元在幕后指挥,以王洪文为首的上海造反派夺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大权。接着,南京的造反派也夺了江苏省委的大权。来自全国全军的造反派云集南京,一夜间,南京街头贴满打倒“许大马棒”的大字报。第一批大字报,对许世友还算“温和”,但造反派很快升级,抄了许世友的家,扎烂了他的上将礼服。而这一切.又得到了张春桥的支持。许世友躲进大别山,但危险并没有过去。在张春桥策划下,造反派给许世友定了调子:许世友在延安就要杀毛主席,搞暴动,现在他又要做六省一市的头,不千刀万剐不足以平民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