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演达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邓演达的关系先后经历了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革命——中共领导人排斥邓演达及其第三党——正确对待邓演达及其第三党等三个历史时期。究其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统战理论准备不足以及共产国际和苏联“左”的政策的影响,也有邓演达自身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从中共对邓演达及其第三党态度的演变过程及原因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些历史经验教训。这些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和行使主体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1款的规定,我国土地所有权有两种形式,即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这就决定了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特定性。在理论界和实践中,国家是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唯一主体的认识是一致的;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具有模糊性,如“我们不能等到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解决后,再健全土地使用权制度”。①同时,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2款明确国务院是国有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是谁?当前是模糊不清的。本文拟就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和行使主体作一探讨,以助于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促进农…  相似文献   

3.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有一个探索、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党在各个时期的斗争任务和特点密切关联,与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密切关联,与党的成熟程度密切关联。考察这一发展过程,总结其基本经验,对于当前研究知识分子问题,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就非常重视农村和农民工作。建国以后,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紧紧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有组织、有计划地派驻农村工作队,对于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有时因受总的指导思想上的“左”的影响,派驻工作队也出现了一定的失误。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演变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党在对知识分子问题上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党八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渐行渐明,愈来愈被重视。党的历史表明,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知识分子政策是党的政治路线的一项重要内容。知识分子问题处理得当,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兴旺发达;知识分子问题处理失当,党的事业遭受挫折,步入低谷。  相似文献   

6.
小产权房是在土地所有权的国家、集体的二元分割体制下,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在农村土地增值的分享过程的必然产物,在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政策和目前法制环境的刺激下,小产权房成为折射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完备,经过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一大”时,党还没有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又有明确提出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揭示了民主革命的动力。党的“四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基本形成。到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进程,论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完整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是我们党生命力的重要源泉。从历史上看,正是靠着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前赴后继,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一个领导人民革命的党,发展成为执政党,从根本上说.是我们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在革命过程中,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保持先进性的经验和做法,是值得我们在新的时期认真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社会转型和资源整合视角出发,通过革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以及现代社会人才工作的现状和表现形式的阐述,分析了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制度变迁过程,认为“党管人才”战略的提出对于我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积聚社会人才资源,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从完善“党管人才”的各项机制、体制以及市场服务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步做好“党管人才”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群众路线思想先后经历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阶段。其内容丰富,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之群众史观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变化,紧贴人民切身利益,从朴素的“为了群众”到成熟的群众观点,从碎片化的只言片语到完善的体系规章,邓小平同志有关群众路线的思想日趋丰富、日趋贴近时代,是新时期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同时,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当前如火如荼进行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亦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体系,必须根据时势、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发展、变化.民主革命时期,党根据时代需要,在民主集中制建设中强调党内“集权”,并通过集权形成的强大力量,取得了革命胜利;改革开放新时期,党逐渐认识到党内“民主”在民主集中制建设中的重要性,开始从“党的生命”高度认识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和丰富经验。从“怎样建设党”的视野看,创造了党内非工人成份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建设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成功经验;从“局部执政”的视野看,积累了治国安民的重要经验;从“三个代表”的视野看,形成了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它为我们党在新世纪进一步搞好自身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目的在于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消费带动生产,同时惠农强农。然而,从四川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实际情况看,其政策效应并不如预期的那样理想,其中存在不少问题。促进四川“家电下乡”进程顺利推进,使家电下乡补贴政策达到良好政策效果,需要分析了解四川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本身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才目应描泐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试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之克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主体不明确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根本弊端,再造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应当以明确其性质和主体为目标,按照民法“总有”理论,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理机构,这可能是明确主体,对土地产权制度进行有效再造的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从1927年-1937年(下简称十年时期),国民党以继承孙中山的遗教为标榜,宣称要“谋中国土地问题之解决”[1],为此,颁布和实行了一系列农村土地改革政策,喧嚣一时,然而,这些上地政策,最终以失败而结束。本文就十年时期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的特点作番浅析。 一、十年时期国民政府土地政策的概况 1927年前后,我国农村经济基本上处在中世纪状态,生产关系依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士地集中、地租沉重、赋税苛杂的痼疾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举民族团结的伟大旗帜。民主革命时期,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我们党探索并确立民族团结政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巩固新生国家政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党进一步发展民族团结政策;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我们党又把民族团结政策推向历史发展新阶段。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团结政策的历史经验,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依托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知识分子已经达成的社会政治共识,党对知识分子贯彻了“团结、教育、改造”为主的政策,基本净化了知识分子身上遗留的旧思想,弱化了他们身上的一些特立独行的怀疑、批判等个性特征,达到了力求扩大“意识形态的一致性”的目的,促进了知识分子的政治社会化。随后提出的“双百”方针,推进了知识分子与党和政府在理解基础上的适应并互动,稳固了党的执政基础,维系了当时的政治体系。  相似文献   

18.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党内出现的李立三“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的损失。这一路线的形成,与当时指导中国革命的共产国际有直接的关系。共产国际的“第三时期”的理论,是立三路线的理论来源;共产国际的反布哈林的所谓右倾斗争,为立三路线造成了一种强大的国际政治声势;共产国际的“左”倾政策指导,也对立三路线的形成起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咸为立三路线的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经历了一系列变迁,形成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而土地经营权归农户家庭所有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城市化急剧扩张的时期。这一时期,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出来,日益成为我们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农村土地政策进行了新的论述,既体现了土地政策的稳定性,又为解决当前矛盾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既具继承性又具创新性,是我国农村土地权利机制变迁中的一项突破。  相似文献   

20.
谈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的主体和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和该法第13条第3款规定:“个人之间、个人与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使用权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处理。”它主要规定了土地权属争议的形式和主体,但由于立法上土地所有权争议重要主体错位、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争议主体不全面和不科学,再加上土地权属争议形式单一和不完整,使之处理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