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网络流行语"的今天与明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你对“网络流行语”还不熟悉,那么在网络上尤其是聊天室和论坛里,那些由汉字、字母、数字以及符号夹杂在一起的网络语言,一定够你“喝一壶”的了;倘若你是一个网坛“大虾”(网语,“大侠” 的谐音),想必你对“网络流行语”早已是乐此不疲了。在网络聊天室或论坛里,以下这种类型的对话真是屡见不鲜:“7456,今天GG、MM都上哪了?一个也没来,我只好也886。”“8147,BB,我来和你聊天。”──想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那还是让我们先从分析目前“网络流行语”的形态开始吧。  相似文献   

2.
"网络流行语"与青少年"自说自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所说的“自说自话”现象,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代际间的沟通障碍。成人社会在教化青少年时,固守多少有些过时的“话语权威”,而青少年却沉浸在自身的“话语氛围”之中,致使双方“各说各的话”,相互无法沟通与理解。从这一意义上说,“自说自话”现象在当今社会确实存在,但“话语代沟”呈现在两代人之间,成人社会需作更多的反省。二是指来自成人社会对青少年的一种困惑或指责。在一些成人眼中,当今青少年“满嘴新词”,“领时尚之风骚”,是“自说自话”、“各行其是”、 难以教化的一代。对此,则需要做些分析和澄清。本刊本期的“特别企划”,正是侧重于这一困惑与指责,试图从社会学、语言学、文化学的角度,对所谓的青少年“自说自话”现象予以解密。  相似文献   

3.
基于青年群体独有特征,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日渐成熟的基础上,以微博、微信等青年使用频率较高的社交媒体为代表,形成了"青年网络流行语"。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单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青年群体话语表达的迫切需求,也是语言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年网络流行语是青年寻求自身身份和文化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青年用这一群体特有的方式表达对社会不满及进行抗争的话语表达途径,从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了青年的社会境遇、社会心理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10,(9):54-55
近日,2010年春夏季中国报纸十大流行语出炉。其中,文化类十大流行语,集中展现了半年来的文化热点:著名艺术家去世引发的文化沉思,消费网络红人体现出的看客心理,影视综艺节目触发的价值观争议……解读流行语,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体味一个时期的文化脉动。  相似文献   

5.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背景:1979-2001“流行语”的流变●盘点2001:流行语与文化时尚●“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6.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背景:1979-2001“流行语”的流变●盘点2001:流行语与文化时尚●“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7.
青年亚文化呈现出对主流文化的颠覆、抵抗与疏离.动漫流行语成为探究中国青年亚文化心理症候的一种视角,"萝莉""伪娘""宅男"三个术语折射出青年一代的心理状态、生存境遇与交往方式.三者集中代表了青年亚文化的群体性认同的心理诉求和另类标榜的心理症候,有赖于主流文化、媒体文化和社会文化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加以规避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背景:1979-2001“流行语”的流变●盘点2001:流行语与文化时尚●“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9.
"流行语"进入我国青年研究界的视野,始于1991年底.由金大陆教授主持编辑的上海《青年学报》杂志,于当年的"冬季号",推出"流行语与青年文化"专栏,随后连续策划、组织、刊出十几篇关于不同城市青年流行语的研究文章.1993年,这一成果汇集成《南北城市青年流行语》一书,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
解读"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力 《政策瞭望》2005,(4):37-40
什么是“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  相似文献   

11.
解读"无厘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无厘头”现象开始在中国大陆年轻人中流行。只要你走入社会,和一些年轻人交往,或者在街上转转,在网上逛逛,便会轻易发现,“无厘头”已经渗入到当今年轻人的流行话语之中。  相似文献   

12.
●背景资料:冷眼看校园惩罚●面对惩罚:静心听各方之见●“惩罚”与“体罚”的思考●学会惩罚:科学惩罚与依法治教  相似文献   

13.
选举过后,台湾当局对两岸关系发表了一些言论,例如:陈水扁重申,他努力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没有改变,想要使两岸关系正常化的心意也没有改变,更没有放弃期待两岸领导人握手的一刻。他强调两岸可暂搁争议,先从经贸与文化统合开始进行对话,以及‘一个中国’是可谈的议题,两岸领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人们对真理有着诸多片面性的理解,而在整个人类文化的观念系统中,真理的含义是多样性的,它们之间并不能够简单的相互否定。广义上的真理就是人们“信”以为“真”的一种“观念”、“理念”,它具体表现为理性真理、非理性真理、科学真理和非科学的信仰真理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真理观,其真理的含义、求证和检验标准皆有着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练鸿翔 《传承》2008,(21):48-49
错别字和错误用词,好比脸上的一块污渍,让人看了不舒服。每个人都知道要擦掉脸上的污渍,但有许多人却放任这些错字错词"横行",这些字词的不规范使用不仅误导着我们,而且不利于规范用词用字、净化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6.
《正义论》阐释正义的两个原则中,差别原则体现了罗尔斯正义论的精髓所在。但正是这一原则受到了保守自由主义、激进平等主义等思潮的尖锐批评。这一原则在本质上只是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哲学化,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7.
解读"学生网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0年1月18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一份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权威报告中,关于网络行业数据中的网民分布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是计算机行业和邮电通讯行业的人员比例从原来的50%下降为不到18%,位居第一位的是学生网民(21%)。学生网民的上升提示了中国互联网的平民化趋势,说明网络正成为一种个人消费,昭示着从学生网民开始,今后的中国互联网拥有了更广泛的用户基础。这些20岁左右灵动激情的网虫网迷们在网上主要作些什么呢?说来竟如此简单,三分之二的学生网民主要是:在线聊天和结交新朋友;泡“伊妹儿”和贴…  相似文献   

18.
解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理论讨论当然重要,同时,从公共政策方面进行探讨也很有必要.由于基本国策具有全局性和统领性的政策特质,因此,无论是对政策问题的认识,还是对政策精神的理解,以及政策目标的设计、政策实施原则的确立等,基本国策都包含了较深刻的思想性内容.政策思想具有实践观念的意义,它与理论主张并不完全等同,但对实际生活的影响非常直接.理清"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政策思想,对推进这一国策的执行意义十分积极.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从政策问题的认定,国策的价值选择、目标体系、实施原则,以及与法律和具体政策的关系等方面,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包含的政策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披上婚纱,迈向红地毯的那一刻,每对男女都憧憬着幸福美满,白头偕老,可是,婚姻的一叶小舟,在岁月的航道上,走着走着,不时地要打个旋儿触个礁,婚姻的千疮百孔漏出了破绽,"悔不当初"是很多人发出的无奈感慨,而"当初我真是瞎了眼"也不绝于耳……真是的所有的感情都没了出口?还是人们有时过于情绪化?当理性和感性撞在一起;当激情不在,感觉遁形,彼此没了那份温和、默契的牵持,当男人女人们不得不面对这道离婚题,人们该如何交上这张冰冷的答卷?  相似文献   

20.
解读"新白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面临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一个关健,是实施人才战略.因为,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已占到60%以上.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青年,他们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他们所经受的思想文化洗礼,他们所从事的具有较高知识和科技含量的职业,使他们成为中国“新白领”的主体.他们是备受关注的群体.他们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职业风范、生活方式如何,他们的成长趋势如何,不但于他们,也对整个社会、乃至中国的未来都意义重大.为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布的2000-2001年度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新白领”——热门职业青年报告》,集中调查研究了外企青年从业人员、青年律师、青年广告人、金融业青年和IT业青年,同时,对20多个热门职业的青年以访谈方式进行了描述.我们期望通过对这些职业青年的调研,使读者对中国“新白领”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同时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乐观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