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爱北京     
我叫Peter Gonzalez,来自美国的加利福尼亚。12年前,我从加州来到了中国。在这以前,我对中国是一无所知。当我穿着短裤踏上中国的土地,中国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当时是秋天,天气已经很凉了,他们一定认为,这个老外疯了。我心里清楚,我没疯,只是心里越来越兴奋,因为我喜欢上了中国,喜欢上了北京。  相似文献   

2.
正吃过晚饭简单收拾一下,端杯水,坐在窗台边的沙发上,细细观察窗台上的花,将每盆花的情况记在心里:三角梅花期将过,该修剪了;蟹爪兰、茉莉该施肥了;扶桑花该换盆了……我喜欢养花,不管是开花的、不开花的,只要我喜欢就会将它搬进家里。如果有人问我,养花有什么意思,我  相似文献   

3.
热爱冬天     
冬天,在我心里,是最美的季节。 冬天,朴素得象白布,晶莹得象十七岁的眼睛,随便什么色彩随便什么声音,都能使我飞出笑声。 我喜欢冬天的白色,我喜欢白的霜、白的雾,更喜欢  相似文献   

4.
我是秀山县的一名高中生,从小学六年级开始阅读《当代党员》,不知不觉已有4年多了。我到县城读高中的时候,同学们在周末一般都外出上网或者看电视,而我却喜欢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聚精会神地阅读《当代党员》。4年多来,是你,陪着我度过了寂寞的岁月;是你,让我这个山里娃知道了山外的世界。我从心里感激你,你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相似文献   

5.
父亲50岁时,外面的世界几乎就无法看清了,因为那时父亲双眼已经模糊,接近失明。可是,父亲心里边却装着永远也讲不完的外面的事。父亲喜欢讲国家大事,在我老家那个村子,是无人不知的。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沈阳与美国的芝加哥结成友  相似文献   

6.
陶晓 《当代党员》2007,(5):62-62
编辑同志: 你们好! 我是某街道办事处监察室主任,负责单位纪检监察的具体工作。我的顶头上司是办事处的纪委书记。纪委书记是一个喜欢做表面文章的人。今年是作风建设年,书记自然是高度重视,但在工作中,我很不赞成他抓作风建设的那些套路,可又不得不按照他的“旨意”行事。思想上反对,行动上却必须服从,因此,心里常觉苦闷和压抑。  相似文献   

7.
王逸彦 《世纪桥》2010,(24):40-42
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是的,我应该是中国的一部分。我的一部分应该始终留在中国黄褐色的山岭上,留在她绿色的梯田上,留在她晨雾中依稀可见的岛上寺庙中,留给不少相信我或喜欢我的中华儿女。  相似文献   

8.
结缘     
那是1995年12月的一天,车间杜书记在一次学习会上号召大家订阅《共产党员》杂志。我立刻忐忑不安地问道:“不是党员的也可以订阅吗?”杜书记回答:“不但可以,而且热烈欢迎。”说句实在话,我一直认为《共产党员》是党内发行的,只有共产党员才有资格订阅呢。每当有人拿着《共产党员》从我面前走过时,我就从心里羡慕他(她)。我想:他(她)一定是一名共产党员。因此,听了杜书记的话后,我便毫不犹豫地订阅了一份《共产党员》。就这样,我与《共产党员》相识了。 如果说当初订阅《共产党员》是为了响应号召的话,那么现在我却是从心里喜欢上她了。刚开始拿到《共产党员》的时候,我只是盲目地随便看看,可是这一看不要紧,我是越看越爱看,于是便认真地学了起来。通  相似文献   

9.
作为组织战线上的一个老战士,《党员干部之友》出刊百期,我感到非常高兴。首先对《党员干部之友》顺利出刊100期表示诚挚的祝贺! 对《党员干部之友》,过去是非常熟悉的,从心里也非常喜欢它。现在呢,还经常想着它,有时也翻翻看看,更加喜欢它。通过翻翻、看看、想一想,我有一个感觉,就是《党员干部之友》越办越好,越办越漂亮,越办特色越突出。一是“党”的特色更为突出。每一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4,(12):100-102
看中一台电脑,需要9000元。他每月的收入只有2000元。老婆对他说,“你疯了,买了就跟你离婚。”他问我怎么办。我说:“你配不上那个电脑。连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没勇气去争取,你将来在社会上还能混成啥样?”他咬咬牙买了。为了还债他开始不停地兼职,  相似文献   

11.
感谢及时雨     
杨霜 《当代贵州》2020,(14):11-11
受新冠肺炎疫情彩响,即将毕业的我,只能整天在家待着,不知所措,心里很慌,对未来也很迷茫。在学校老师推荐下,我参加了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的网上招聘,没有笔试,4轮面试都是通过手机微信视频完成的。和公司聊下来,整体情况基本符合我的预期,这是我喜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去年国庆期间,我在书市上讨价还介,花15元买了上下两大本《蒙田随笔全集》,还是精装的珍藏本。蒙田,法国作家,以随笔见长,我心仪已久。自己喜欢的书,还侃价侃到这么便宜,觉得自己很合算,心里非常满足,以为是过节最大的收获,胜过别人请吃鱼翅、鲍鱼。 其实,我家里已有大小书柜书架五六个;书房小,连窗户两边也做成书架,阳台角上也挤一个;我办公室还有四个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株晚生的野草,秋天里才吐出第一片新芽。但我有块丰饶的沃土,这就是北京。不管我欢乐还是痛苦,北京总能给我以希望和沉思。这片土地里所含蕴的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的沉积,以及在这沉积层上生长出的多姿多采的生活之花,就是我创作的源泉。我喜欢北京人特有的心态。他们无论干什么,都表现得从容,好象心里有十成的把握。他们脚底下有牢靠的根  相似文献   

14.
正邓颖超曾说:"我在20年代当过5年小学教师。""我喜欢所有的孩子,看到他们一天天长大,一天天进步的时候,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邓颖超的教师生涯开始于16岁。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学校主任郑际唐到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聘请教员,校长拿出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首任军长王近山,有许多传奇故事:15岁参加红军,20岁就当上红军师长;被敌人包围了,喊几句话吓跑了敌人;人都死了,还要让他当顾问。这么多传奇故事,缘于一个“疯”字。王近山“疯”到了极点。他在战场上“疯”不够,还要到情场上“疯”一把。站在人们眼前的  相似文献   

16.
假如有来生     
瘫痪17年的母亲去世了。尽管她只有57岁,尽管她对这个世界还有许多的依恋和牵挂,但离去时脸上却弥漫着安详的微笑。只有我能理解那永恒的微笑,我知道那是留给父亲的。母亲叫徐秀芸,是山东省莱阳市邮电局的一名干部,父亲叫车炳文,是市气象局的技术负责人。他们只是千千万万普通夫妇中的一对,过着普通的生活。父亲虽然工作繁忙,但闲暇时喜欢花鸟虫鱼,在家里的院子内种上四季花木。母亲下班归来,总爱和父亲一同摆弄这些花木,我和哥哥便在小院中疯跑或是捉一些蚂蚱、蛐蛐之类的昆虫喂鸡。家里不是很富有,但其乐融融。可惜,好景不长。  相似文献   

17.
正对于那场雪,心里一直念念不忘,却迟迟不愿动笔,是心已苍老,或是忧郁的心情写不出甜美恰当的文字,怕辜负了那一场美景?还是担心我的孤寂冷漠,亵渎践踏了雪的纯洁美丽?深深地喜欢冬天的雪!喜欢茸茸的雪意酣畅在天地之间……喜欢雪的洁白典雅、雪的轻盈舞姿、雪的宁静安详。想到雪,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书中那墨韵飘香的诗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忽如一夜春风来,  相似文献   

18.
陈大超 《党课》2013,(6):74-75
在校读书的时候,我日记本后面的“好友通讯录”,写了一页又一页,每一页都写得满满的,而且还要加页。但是现在呢,能经常来往的、有话可说的、可以作为知心朋友的,连半页都写不了。有意思的是,这些最终留下的,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平时不喜欢恭维我的朋友。呵,幸亏那时候没把他们的名字从我心里划掉。  相似文献   

19.
正喜欢读书,喜欢读一些文学类的书籍,这种习惯从上初中就有了。上初中时,因为大家都没钱买书看,所以一本作文书和青少年之类的书常常是你看了我看,我看了你看,就这样,一本书要在班里流传好长一段时间才能落回到主人的手里。这些书大部分都是从同学们的姐姐或哥哥那里弄来的,爱看书的我们把它当成宝贝。少年的时光就在我的不学习和顽皮中度过。自从上体校以后,我慢慢喜欢上了读书,特别是文学书籍。我买了许  相似文献   

20.
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阮翠恒的习题册上写满了中国古诗,字迹不算美观,但她极力写得工整。"我喜欢中国,也喜欢中文。"今年23岁的阮翠恒是贵州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名留学生,正在贵州实现自己的"中文梦"。近年来,在贵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