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支部生活》2012,(18):53-55
在抗击"7·21"特大自然灾害宣传报道中,市属媒体结合抢险救灾深化"走转改"活动,组织编辑、记者,走进灾区最前线,及时、全面、准确反映灾区受灾及重建情况。图为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在一线采访中。  相似文献   

2.
赵俊涛 《当代贵州》2011,(34):22-23
自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当代贵州杂志社结合省委、省政府开展的"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三项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基层。  相似文献   

3.
《党建》2008,(7)
编辑同志: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我们不仅听到了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故事,也听到了许多对灾区和灾区人民的承诺。  相似文献   

4.
王贵山 《当代贵州》2011,(34):18-18
9月22日至3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贵州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情牵大乌蒙"走基层大型采访报道活动。这次活动,是我们落实中央"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求的一次全新业务实践。在活动中,40余名编辑记者分为三组,沉下基层,感知群众的疾难,体会生活的真知,改变思维与行为方式,让新闻活了起来、真实起来。我们深入到毕节地区40多个乡镇、60多个村寨,行程近4000公里,走进社区、  相似文献   

5.
地震之后,被迫重新洗牌的灾区产业,将以什么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经历过"经济地震"后得以新建的城市,用哪些产业支撑灾区的可持续发展?灾区老百姓住进好房子后,  相似文献   

6.
宜春日报从今年5月份开始,在编辑记者中开展1+1结对共进活动,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使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的编辑记者尽快适应新时期报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此次结对的编辑记者共46人。  相似文献   

7.
主编月报     
《军队党的生活》2008,(6):92-92
这段时间,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是编辑部每位同志关注的焦点。地震发生后.大家踊跃请战,希望到灾区深入采访报道。经报总政批准,解放军出版社由张晋生副总编辑带队,组成了7人采访组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我们编辑部的余彦隆编辑成为前往灾区采访组的成员之一。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深入救灾  相似文献   

8.
翁淮南  陈方 《党建》2012,(2):12-13
2012年1月16日下午1时30分,一辆车驶进北京中南海旁边的一处大院。张广秀实现了自己一直未能实现的愿望,来到了在北京的"家"——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寒冬腊月,在《党建》杂志社会议室,"广秀,我们和你在一起"的横幅特别醒目,让人倍感温暖和振奋,杂志社全体编辑记者齐聚这里,欢迎张广秀回家。  相似文献   

9.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08,(11):19-19
5月22日起,我省陆续开始接收来自四川灾区的学生。贵阳市云岩区和南明区教育局为方便灾区家长咨询公布了热线电话,记者好不容易拨通了云岩区教育局的电话,又听见里边的电话铃声响起,而南明区教育局的电话一直在通话中。  相似文献   

10.
吴旭 《党建》2010,(8):46-46
雅安市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四川省六个重灾市、州之一,在灾后重建中,我们一手抓物质家园重建,一手抓精神家园建设,两年多来,雅安的"物质家园"已初具规模,"精神家园"也生机盎然,基本实现了灾区群众"物质生活充实富裕,精神生活幸福满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灾后重建中,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这是摆在地震灾区和援建省(市)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刊记者通过实地采访,深切感受到以剑阁县和绵竹市棚花村为代表的灾区重建充分挖掘了当地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5月14日下午15时许,中国总理温家宝乘坐军用飞机飞往震中汶川。震后已过四十八小时,温家宝一行一直辗转在四川地震灾区,践行着中共高层倡导的"执政为民"及他强调的"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  相似文献   

13.
"在我省灾区过渡安置集中点和今后的重建工作中,我们用文化调节情绪、抚慰心灵、疏导心理、安定人心;用文化舒缓焦虑、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用文化坚定灾区群众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满怀激情地说道.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24日,温总理在四川汶川震中灾区映秀镇举行的中外记者会颇令人注目。当美国《新闻周刊》记者问,为什么在这次地震中中国会如此  相似文献   

15.
作为志愿者的歌星韩红从四川灾区回到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忍不住哭了:"在灾区的几天里.每天都被感动着,战斗在灾区的子弟兵们都是英雄.映秀的老百姓看到军队甚至会下跪,给解放军磕头……"  相似文献   

16.
9月14日至16日,全国35家党刊记者深入四川地震灾区进行集中采访活动,共同见证地震灾区科学重建的伟大壮举。一路行走,一路感动,通过人民网微博,党刊记者们与广大网友分享所见所想,近千条信息凝聚起浓浓敬意和深深祝福。  相似文献   

17.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事忠的直接指挥下,重庆各大媒体迅速派出记者,赶赴重庆梁平和四川灾区,对抗震救灾进行全方位采访报道。在四川灾区,活跃着一支由200多名重庆记者组成的新闻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在国家级媒体上发稿3237条,市属主要综合类报纸推出2437个版,刊发各类文字、图片24084条(幅),电视、广播发稿量超过23000条,  相似文献   

18.
2007年6月3日5时34分,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生6.4级严重破坏性地震。地震发生后,驻滇解放军、武警官兵于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灾区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奋力开展自救,用泪水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抗震壮歌。当7月3日记者来到宁洱灾区时,学校已经复课,工厂已经开工,不少农民正在田野里劳作,灾民的生  相似文献   

19.
钱江 《党史博览》2014,(3):41-45
正《人民日报》的新闻群星闪烁在历史的天空中,曾任农村部主任的李克林(1916—2003),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人民记者、新闻之星。她远去之后,《人民日报》的人们经常提起她,认为她是中共中央机关报的骄傲。每当有新人加入《人民日报》的记者、编辑队伍,他们会听到长者的寄语,希望新一代成为像李克林那样的记者、编辑,将正义之声播撒到四面八方。  相似文献   

20.
正在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明白了一个人的生命必须和百姓相连,百姓的是就是我们新闻工作的是,这样才能写出好新闻,值得回忆的好新闻!还记得2003年初,我在新疆巴楚地震灾区采访,被这看似贫穷落后的琼库恰克乡乡民感动,也被党中央及新疆各族人民帮助巴楚灾区重建家园的场景感动。作为一名汉族记者,我在维吾尔族村落里采访时,得到维吾尔族百姓最热情的招待,从而改变我了对记者工作的看法,更加执着地爱惜这个工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