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以来,阆中市以“争创100个‘春风示范村’、提升100个中间村、转化100个基础薄弱村”为抓手,扎实推进五大“党建富民工程”,迅速掀起了“春风示范村”引带中间村、中间村跻身“春风示范村”、薄弱村向中间村转化的创先争优热潮。  相似文献   

2.
“破烂村”里“破烂王”孙掌宽,李喜山西省大同县有个康店村,全村250户人家中有30户靠收报废的拖拉机、汽车,拆卸卖配件为生,人称:“破烂村”。“破烂村”里有个“破烂王”,他就是该衬党支部书记陈宝,是地帮助村民在破烂中捡出了“金娃娃”。1990年冬,年...  相似文献   

3.
本期视点: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破难”之举 村党支部书记,是村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材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最近,省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对建立健全村党支部书记的培养选拔、责任监督、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等各项工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解决当前在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人难选”、“不想干”、“不会干”、“不履责”和“管不好”等难题。我省各地已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独特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4.
邓国先,一个大学生“村官”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实现了“三级跳”: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副乡长兼人武部部长。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3,(8):82-89
2013年3月18日,吴仁宝因肺癌医治无效在华西村家中逝世,享年85岁。吴仁宝以一手打造了有“华夏第一村”之称的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而闻名遐迩。在其掌舵之下,华西村获得了令人欣羡的物质富足:在上世纪90年代,华西村先后就有“别墅村”“轿车村”“彩电村”“电脑村”等名号,拥有多项“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6.
从1992年到1997年,长春市二道区英俊乡宏伟村的村民曾连续6年集体上访,所以,宏伟村被人称作“上访村”。从此,宏伟村不但使区、市的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感到挠头,而且还在省里“挂了号”。后来,只要一提起宏伟村来,就连许多“老信访”都直摇头:宏伟村是瞎子闹眼病──没治。正是在这种“大乱”情况下,共产党员张德柏出任宏伟村党总支书记。张德柏当过兵,经过商,在群众的眼里,他是个“大能人”;在组织的眼里,他不仅是个人才,也是听党召唤的好党员。为了当好“村官”,他把自己的6家企业全部兑了出去,为此,他每年少…  相似文献   

7.
安占 《求贤》2007,(3):14-14
村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既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重任,也肩负着富民兴村、构建和谐农村的重担。村“两委”一把手相处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村“两委”班子的团结。当前,有些村“两委”一把手的关系不太融洽、不能互相协作的问题仍然存在。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村“两委”一把手只要能克服“五心”,融洽相处,就能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乱村”“上访村”到“富裕村”“和谐村”,门头沟区滑石道村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路。说起村子发生的巨变,村民都一致夸奖一个人——他们的带头人村支书崔国红。十年前的滑石道村是个区里挂号的不稳定村,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干群矛盾突出,村支书这个位置,是个准都不愿接的烫手山芋。2004年9月,作为村里老党员举荐的人选,崔国红被推上前台。  相似文献   

9.
威远县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的有效途径,实施“百名大学生‘村官’进村‘两委'”计划,2010年有102名懂政策、有知识、同农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大学生“村官”进入了村“两委”班子。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端午节前后,甘南县甘南镇欢喜村热闹非凡。这几天,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的160余名师生来到欢喜村,为村路两侧的白墙画上了漂亮的彩绘。这些画作都是围绕欢喜村“牛市文化”展开的巧思,每幅作品都包含“牛”元素,恰与村里朝气蓬勃的“牛经济”相映成趣。“近些年,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背后离不开‘牛书记’!”村民李亚宾指着人群中一个忙碌的身影介绍,言语间满是感激和敬佩。  相似文献   

11.
从“后进村”到“精品村”。彭山县武阳乡茯苓村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交通落后、产业单一的茯苓村在2010年以前,是彭山县11个“后进村”之一,村“两委”班子相互扯皮、矛盾突出。 2010年换届时,村支书、村主任双双落选。茯苓村新一任村支书姜桂君带着新班子,围绕基层组织建设,“烧”了“三把火”。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玉树州基层组织出现断层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与广大农牧民群众迫切要求“有能人办事”的愿望形成了矛盾。造成村级基层组织断层乏人的主要原因是:有些村“两委”班子后继无人,年龄偏大的村干部调整不下来,有的村虽然建立了后备干部队伍,但大都缺乏工作能力,扶上去群众不满意;有的村培养后备干部的“源头”出现“断流”,找不出培养人选;有一些村干部不愿意让位,  相似文献   

13.
走进新都区军屯镇静平村,村办公室大门上“成都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村”的匾额格外醒目。2010年3月,静平村被确定为“成都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村”,面对新事物、新情况,静平村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攻坚战”。  相似文献   

14.
西关村位于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西北角,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60户366人,其中党员18人。作为巴彦浩特城中村,这里曾是全盟最早发展设施农业的“领头村”。然而近年来,由于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这个村不仅没有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实现跨越,反而呈现出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各类矛盾不断凸显、村级事务管理混乱的“颓势”。  相似文献   

15.
张北县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作用,走村入户、广泛宣传、收集民意,为村“两委”换届做好充分准备。该县664名“两代表一委员”深入到党的徉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村,挨家挨户宣传村“两委”换届的法律依据、方法步骤以及党员、群众的权削与义务,正确引导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选攀产生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  相似文献   

16.
赵倩 《当代党员》2014,(8):49-49
2014年4月10日,江北区五宝镇院子村。村党总支书记夏刚走进会议室,低头宣布:“院子村被排查确定为江北区的‘后进基层党组织’。”这个消息,顿时让党员们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议论开了。“财务管理混乱。”“产业发展上不去。”“矛盾纠纷多,不够团结和谐。”经过上级点、自己找、群众评,问题浮出水面。“有问题不怕,怎么改才是关键。”江北区委组织部为院子村党总支献上三条妙计。  相似文献   

17.
江苏有个华西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全围率先成为“电话村”、“别墅村”;上世纪90年代,成为中国“第一轿车村”;21世纪第一年,又成为中同“第一电脑村”。  相似文献   

18.
时间:6月12日地点:广安区苏溪乡干埝村,典型“经济落后型”村人物:广安区苏溪乡党委委员、副乡长邓国先。被选派到干埝村任“第一书记”8:00。到村入户话家常。邓国先带着村民的粮食直补款账本,进了贺华清老人家的院子,为村民提供代办服务是邓国先的“必修课”。他把账本交给贺华清老人后,询问起他们家养猪的情况,他叮嘱老人一定把猪圈清理干净,定期做防疫工作,老人高兴地说:“有邓书记的关心,有乡镇畜牧站的指导,我们喂猪也踏实多了。”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支部生活》2012,(10):42-42
2012年7月,宝坻区大学生“村官”白艳华被选为宝坻区钰华街道后槐树村党支部副书记,实现了从助理到参政的转变,她说:“原来工作主要是帮助村里搞搞会议记录,干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现在不同了,不但要参加村“两委”班子会议,还要积极为全村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路。”这只是宝坻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一个缩影,伴随着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接近尾声.宝坻区村“两委”班子中又增添了一支新生力量——大学生“村官”。  相似文献   

20.
变“二没村”为“二有村”的于园村党支部○胡连生天水市北道区渭南乡于园村,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由原来全乡有名的赌博、偷盗、刑事犯罪不断的“没治村”和村会计帐上只有124元的“没钱村”,一跃而成为有集体积累73万余元、有“文明村”、“先进示范村”光荣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