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有余  邓均 《当代党员》2014,(11):46-46
2013年8月的—天,丰都县江池镇横粱村。一条平坦宽敞的新公路,连接着乡场和村子。来自县城和重庆的汽车送来一拨拨避暑的游客。瞧着奔涌而来的客人,村民廖小华喜上眉梢——他的农家乐“乡村一号”生意火爆。“要不是村里搞了旅游,我们可能还要一直穷下去!”他说。  相似文献   

2.
王炳江 《奋斗》2009,(1):54-55
近年来,我们依托兴凯湖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当壁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潜力,多元化发展旅游产业,充分展示“神奇兴凯湖、魅力北大荒”的独特魅力。通过实施“旅游兴场”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确立了以兴凯湖风光为依托,以北大荒文化为底蕴,创建以观赏旅游和休闲度假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4,(3):42-43
镇远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实施“文化旅游兴县”主战略,建设新城、开发新区、保护古城,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郑桂章 《新湘评论》2007,(12):39-39
随着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进一步增强,旅游消费越来越看好,被喻为“无烟工业”、“朝阳产业”的旅游产业成了全国各地极力推崇的新型产业。永顺县依托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培植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经济,已经取得一定的实效。2007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5.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6.9%,预计全年接待游客可突破1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可实现3亿元。  相似文献   

5.
6月14日13时,艳阳下,2010中国·贵州施秉第八届杉木河漂流节拉开帷幕,“中国漂城”向省内外游客发出真诚邀请。 8年办节路,一路走来,施秉尝到了甜头。从打造旅游品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到与相邻区域合作,联手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施秉旅游正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0,(13):2-2
6月14日13时,艳阳下,2010中国·贵州施秉第八届杉木河漂流节拉开帷幕,“中国漂城”向省内外游客发出真诚邀请。 8年办节路。一路走来,施秉尝到了甜头。从打造旅游品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到与相邻区域合作,联手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施秉旅游正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霍城县旅游发展现状和条件,对霍城县如何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发展国际旅游。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06,(6):53-54
董振国在5月8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撰文指出:休闲消费的一个重要目的地是农村,国家旅游局也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其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这标志着旅游重点正在从城市转向农村。目前,农家乐是乡村游的主要方式。然而单纯的农家乐,无非是采摘水果,吃只土鸡,内容太单调。在热闹过一段时间后,游人感觉有些乏味,农民从中的收益也很有限。一些很有乡村旅游开发潜力的地方,大多地处偏远山区,没有名气,再加上没有很好的策划,没啥可玩可体验的。山东大学旅游系王德刚教授指出,一家一户搞乡村游,发展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还难以适应现代消费需求,没有统一的规划,上不了档次,乡村游就成不了大气候。山东省农科院农经所所长秦庆武认为,乡村游不要都搞成小楼别墅、水泥路,  相似文献   

9.
正镇远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实施"文化旅游兴县"主战略,建设新城、开发新区、保护古城,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镇远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实施"文化旅游兴县"主战略,建设新城、开发新区、保护古城,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营销等方面加大力度,使全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永城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通过依托芒砀山丰富的汉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举措,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汉梁旅游文化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久治县委、县政府依托境内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地处青、川、甘三省交界的地理区位优势,提出了打造。三江源生态旅游第一县”的目标。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县新兴的支柱产业。国内外游客来县旅游人数呈逐年递增态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湟源县依托日月山、丹噶尔古城等得天独厚的旅游景区优势,坚持“整体规划、理顺机制、突出特色、形成品牌、旅游富民”的思路,利用交通区位、水利设施、生态建设,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扶持以“休闲山庄”“农家乐”为主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打造独具一格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支部生活》2007,(5):64-64
天津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种类齐全,拥有山、河、湖、海、泉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浓缩“近代历史”汇聚“现代文明”丰厚底蕴的人文旅游资源。从天津的旅游实际出发,我们整合开发了八大系列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4.
建设旅游名省.既要有“量”的目标.还要有“质”的要求。从“量”的目标来看。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是.2007年至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10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10%。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60亿元以上。这个目标是经过科学分析的.既考虑了需要.也考虑了可能。因此,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5.
陈香姬  袁尧清 《世纪桥》2008,(12):68-70
会展旅游是当前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国内许多主要城市纷纷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大力发展会展旅游业。将怀化市打造成为区域会展中心城市,应以优势产业和民族风情为依托,开发特色会展旅游品牌,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6.
图片报道     
景伯平 《当代贵州》2007,(23):40-40
织金县官寨乡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柑桔种植,同时依托国家级旅游风景区织金洞及其周边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度假产业,种柑桔的农户户均收入高于其他农户一倍以上,使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图为红岩村村民向前来调研的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院的同志介绍经果林种植及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平罗县以创建全国生态旅游特色县为目标,依托自身优势,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强化宣传推介,提升管理水平,为推进全县旅游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面对平罗旅游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线路培育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快平罗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徐树雄 《共产党人》2009,(22):32-33
留住从上游流过的水,保留原地的树种,依靠原来的地形、地貌,建起了三处公园,节约资金近千万元,这就是泾源县在建设旅游城市中科学决策,不搞重复建设,成为节约资金的典范工程。  相似文献   

19.
湘西州将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构想,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和原生态文化资源,全面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拓展提质,努力把凤凰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把湘西州建成民族文化彰显的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  相似文献   

20.
高水平规划旅游产业集群 《当代贵州》:《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已于年初编制完成,这是我省旅游发展的一个大动作。请问富玉书记,为什么要搞“黄果树国家公园”的建设规划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