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之后,一些地方的村干部“位”未坐暖,便提出辞职。出现此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一些“村官”缺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缺少奉献精神,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产生辞职不干的心理。二是一些村经济困难,村干部待遇偏低。少数村干部觉得当“村官”吃苦受累划不来,于是,主动要求脱离村干部队伍。三是一些村缺少经济发展优势,想为农民办事却拿不出钱和项目来,村干部无法施展才华,无奈只好辞职另谋出路。四是管理体制不够规范和完善,上级单位经常插手村里的工作,使村干部多头受命,可谓“上面千条线,…  相似文献   

2.
刘学 《前线》2011,(7):76-77
“以上承诺的16条,如果完不成,我主动辞职。”2007年,王平镇西王平村党支部书记魏喜振第一个在全区宣读了承诺书。如今,门头沟区177个行政村两委千余名村干部,都有了自己的任期承诺书:承诺带头致富、廉洁自律、服务群众……每年年底,台上,村干部按照承诺书述职;台下,村民和党员代表对照承诺书打分,村干部工资、奖金,要与考评意见挂钩,不践承诺主动辞职。  相似文献   

3.
《前线》1995,(4)
“杨三娥告状”与干部“亮相”制度──通县马驹桥镇村级党支部加强党内外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调查中共通县县委宣传部、县纪委“杨三娥告状”,南海村干部集体辞职;辛屯党支部贷款购农机,村民说是“瞎折腾”……农村出现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新情况、新问题,引起...  相似文献   

4.
双江县注重加强村干部的管理与培养,三项举措激发村干部活力。一是拓宽用人渠道,使村干部工作有“信心”。鼓励优秀村干部积极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2003年以来,有3名优秀村干部通过公开招考被录用为乡(镇)武装部长,3名村干部参加公开招考被录用为公务员。二是推行村干部考核制度,使村干部工作更“用心”。按时足额兑现生活补贴,使村于部的工作更积极主动。三是健全党内激励保障机制,使村干部工作更“安心”。落实《村“两委”干部离任补助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5.
《党风党纪月刊》2002,(7):41-41
德阳市近日出台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新办法,请“糊涂官”、“无德官”、“平庸官”按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自愿辞职三种情况实施辞职。  相似文献   

6.
各地传真     
沁阳市为驻村干部建“实绩档案” 沁阳市为全市驻村干部建立“实绩档案”,加强了对驻村干部的考核力度,激发了驻村干部的工作激情。  相似文献   

7.
李勇华  汪燕青 《探索》2011,(5):67-72
政府给村干部发“工资”和支付养老保险的村干部“公职化”政策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学界普遍担心这会对村民自治制度造成实质上的损害。通过对浙江省部分乡村的实证研究可以认为:“公职化”对村干部的角色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村干部的利益代表性更加政府化;对乡一村关系也产生了影响,村干部更加听命于政府。但从总体上看,“公职化”政策没有对现有的乡一村关系造成实质性改变,它只是强化了既有的乡镇主导的乡一村关系。另外,“政府全额支付”模式下村干部的利益代表行为政府化更加显著,“部分支付”模式下的村干部对“公职化”政策更取赞成态度。对此的政策建议主要是:应强化对村干部的以村民利益为导向的广大村民参与的考核这一关键环节,村干部“工资”以“政府部分支付”模式更适宜。  相似文献   

8.
敬平 《廉政瞭望》2003,(12):15-17
2003年7月根据湖南省人事厅的政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可以领取工资补偿,到私营企业去上班。这种公务员虽说辞职下海,却与私营企业原有员工存在着至少三点不同:辞职者“身”在私营企业,“官”在原来的机关;辞职者人在私营企业,却享受干部的待遇;三是辞职者下海到私营企业后,不仅可以领取“海上作业”的薪酬,还照样领取国家财政拨付给他们的基本工资。  相似文献   

9.
沈秀梅 《党课》2011,(7):56-57
近年来,江苏省如东县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一年融入、三年胜任、五年提升”的工作目标,坚持“以用为本”,积极创新方式,加速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目前,全县164名大学生村干部全部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进入班子,其中任村党组织书记的37名,任村委会主任的4名。  相似文献   

10.
《支部生活》2006,(1):22-23
为了遏制“期权腐败”,浙江省委最近出台《浙江省贯彻实施(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意见)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辞职“下海”后,3年内不得到原管辖范围内经商。有关人士认为,官员辞职“下海”,不仅容易造成企业不公平竞争,而且极易诱发“期权腐败”。一些官员在位时通过职权给予企业“方便”,但并不谋求即时回报,而是等到离职后再享受回报。  相似文献   

11.
包世权 《党的建设》2013,(12):48-48
村干部是农村工作的具体实践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担负着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漳县根据全县村级班子建设的实际,在积极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的基础上,试点先行、大胆探索,建立以“双诺”、“双评”、“双挂钩”为主要内容的“双管村官”绩效管理机制,对村干部实行年度目标承诺和岗位目标承诺“双诺”,开展乡镇党委评议和党员群众测评“双评”,把考核结果与工资报酬、进退留转“双挂钩”,有效加强了村级班子管理,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提升了村级班子整体合力,促进了村级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村“两委”换届选举结束后,各地势必要搞各种类型的村干部培训,全面提升村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笔者认为,在培训中,各地应围绕村干部自身特点和当地的实际,着力提高村干部“五种”能力,让村干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肃组 《党的建设》2014,(3):36-36
自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以来,泾川县选聘大学生村干部进入150个行政村,县上各级部门在引导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方面积极贯彻“四字”方针,努力创新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瞿新林 《党课》2008,(6):67-67
江苏省江阴市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力争3年内选聘300名大学生村干部,实现全市各行政村“村村都有大学生村干部”。为使这批大学生村干部早日成才,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村一些地方,出现了一种“富者为官”现象。一些乡镇在选拔任用村干部时,往往将视线对准那些发财有方、带头致富的人。至于这些“富者”德才素质是否符合党的干部队伍建设要求,群众是否拥护和信任,考虑不多。某些地方甚至将有没有经济实体,家里有没有存款作为能否担任村干部的唯一标准。手头没有实体,家里财产在村里不冒尖,即使具备当村干部标准,也不能当村干部。群众对这种只要有钱就能当村干部的“富者为官”现象,十分不满。农村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富者为官”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三条。一是这些地方乡镇干部组织观念不…  相似文献   

16.
马建峰 《先锋队》2011,(12):27-27
前不久,在对农村信访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发现少数村干部在参加一些婚宴时多次使用村里的公款作为礼金,具体表现为参加所在乡镇机关及单位(派出所、学校、卫生院等)主要领导的婚丧喜庆事宜等等。村干部在赠送礼金时,往往打着“因工作需要”、“为村集体拉关系”等名义,但实际上,却是“个人感情投资”。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这些村干部家里有婚丧喜庆事宜时,又广发请帖,  相似文献   

17.
永德县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和扩大村“两委”换届成果。一是及时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对落选的村干部、村“两委”正职选为副职或聘为村文书的村干部、新当选的村干部分层次逐级开展交心谈心。目前,全县共开展交心谈心772人次。二是全面培训村干部。依托县、乡两级党校,围绕新农村建设、党建工作、村委会工作,加强村干部培训,特别是新任村干部培训。  相似文献   

18.
晨会唤回了村干部的优良作风,村干部干起工作来效率高了。村民都感慨地说:“村干部开晨会,我们村民得实惠。”  相似文献   

19.
程任庭 《党课》2010,(3):70-70
广西河池市在加强对村组干部的目标管理工作中,创新实施“两诺两评一兑现”制度:村干部对乡镇党委、政府要求完成的工作任务承诺,村干部为民办实事进行公开承诺;村干部的年度考评由乡镇党委根据村干部践诺情况进行评议,党员、组干、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激发大学生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引导他们争当经济发展能手,武胜县白坪乡党委着力念好“引、帮、管、推”四字经,引导12名大学生村干部探索“抱团发展、集约经营,共同管理、各司其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业模式,收到了明显成效,打破了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瓶颈。武胜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将白坪乡大学生村干部的创业经验在全县进行推广,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