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师节感怀     
9月1日,全国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开学了。就在前几天,一位同事分享了他3岁女儿"上学"的故事。他的女儿特别想上学,为此同事在住家附近的一所幼儿园前和女儿一起排队报名。排了大半天,却被告知没有预先报名,学校不接收。到另一所幼儿园询问,倒是可以随时入学,但费用不菲,一个月近2000元,孩子早送晚接,全天在学校。  相似文献   

2.
《前线》2012,(2):2
<正>昔日小小破烂王上学,对于吴传华来说曾是一种奢望他刚出生就遭遗弃,被一对拾荒的好心夫妇所收养。因家境贫寒,到了上学年纪,小传华只能以羡慕的眼神看着小伙伴们欢天喜地跨入学校大门。  相似文献   

3.
《北京支部生活》2009,(10):70-70
我女儿3岁时被马车撞倒,导致一条腿残疾,现在她已经到了法定上学的年龄,面对应该入学的女儿,我非常担心,不知学校是否接收她入学? 山东/刘女士  相似文献   

4.
杨靖宇家风     
郭红敏 《党史纵横》2013,(1):59-60,58
1928年,23岁的"马尚德"离开河南农村老家参加革命;1940年,他化名"杨靖宇"在东北抗击日寇,最后壮烈牺牲。从离家到牺牲,杨靖宇始终没有回过家乡。他告别家人时,儿子1岁,女儿出生仅5天。别妻1905年2月13日,马尚德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今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马尚德考入开封纺织工业学校。在学校期间,他受革命思想的影响,秘密参加革命活动。后来,受党组织派遣,马尚德回到家乡确山从事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5.
<正>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早上11点,李先生刚开完会回到办公室,就看到一个熟悉的QQ头像在电脑右下方不停地闪烁。点开一看,女儿发来一个欲哭无泪的表情:"爸,学校通知要开一门辅导课,跟高考相关,除了我,全班同学都报名了。"李先生有些嗔怪道:"那你怎么不早说?"女儿又发来一个委屈的表情:"我周末忘了,老师说截止到今天中午12点就不能报名缴费了。"听到这里,李先生显然也有  相似文献   

6.
妹妹的角色     
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定角色那天,妹妹到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因为我的角色!"《圣诞前夜》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妹妹有幸出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该恭喜她,  相似文献   

7.
《先锋队》1997,(6)
李鹏成为烈士之子以后李硕勋牺牲后,赵君陶按照丈夫的遗愿,带着儿子李鹏、女儿李琼在四川故乡继续投入革命工作。1940年,国共合作后,周恩来和邓颖超打听到他们的下落。不久,周恩来、邓颖超将11岁的李鹏接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让他在凤凰山育才学校上学。皖南事...  相似文献   

8.
一位母亲中年得女,溺爱至极。女儿该走路了,母亲不让她下地,怕摔伤了她;女儿上学了,母亲放心不下,害怕女儿吃苦,把女儿从学校接回家,并辞去了公职,专门负责女儿的生活起居——结果原本智商正常、发育正常、神经正常的女儿直到30岁,智商还停留在6岁孩子的水平上——这是发生在郑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11月10日,合肥市民高立开车送女儿上学,途中女儿向车窗外丢了一张废纸,被监督员拍下。10天后,高立被处20元罚款,他也决定临时充当一上午的环卫工人,体验马路保洁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0.
正7月9日,许多学校已经放暑假,而位于龙泉驿区同安镇的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里依然聚集着不少前来报名的新生和家长,因为名额只有1000多个,所以从早到晚报名办公室就没有安静过。"孩子中考没考好上不了普通高中,所以选择职业学校上学。"李芳群的儿子今年中考成绩400多分,因为没有达到普通高中的分数线,所以李芳群决定让孩子学一技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说:从小到大,几乎没见到父亲写过信。可在那个特殊的岁月,为了大女儿的婚姻问题,为了大儿子的治病问题,为了小女儿和小儿子上学的问题,他多次给毛泽东写信,能为儿女们想到的、做到的,他都竭尽全力去做了。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说:从小到大,几乎没见到父亲写过信。可在那个特殊的岁月,为了大女儿的婚姻问题,为了大儿子的治病问题,为了小女儿和小儿子上学的问题,他多次给毛泽东写信,能为儿女们想到的、做到的,他都竭尽全力去做了。  相似文献   

13.
唐宝民 《党课》2011,(15):108-108
一次去同学家里,同学的父亲给我讲了当年送他上学的事。“那时候他上小学二年级,从我家到学校有1.5公里路,早上6点上自习,5点半就得从家走。天还没亮,他不敢走,我就陪着他一起走,送他到学校。后来,  相似文献   

14.
感动甘肃·2010十大陇人骄子提名奖获得者胡佐周,是泾川县窑店镇东坡村一位憨厚朴实的农民。25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收养了一名患有“兰巩膜型脆骨病”的“玻璃女儿”,从那一天起,他就用父爱不仅为女儿撑起一片蓝天,给了她生活的希望,而且抱女上学,圆了女儿的大学梦,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人间真爱!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站在时代巅峰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同时又是个性突出的普通人,他为人处事,接人待物具有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因为一块肉就绝交——"以后再不同这个家伙见面了"1913年到1918年五年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全国解放后,毛泽东曾对他的同学周士钊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一师是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16.
卢权 《广东党史》2001,(3):28-31
叶挺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 ,他对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赢得了人们的崇敬。他与李秀文的爱情义重情深 ,感人肺腑 ,也一直为人们所传颂。1922年 ,叶挺在粤军大本营担任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期间 ,经同事李章达的介绍 ,与李秀文认识。李秀文的爸爸李少村与李章达是广东东莞同乡同族 ,又是至交。李章达时有向李少村介绍叶挺的情况 ,使李少村对叶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李少村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李秀英 ,已出嫁 ;小女儿李秀文17岁 ,正在念中学。李秀文聪明贤惠 ,好学上进 ,心地善良 ,意志坚强。叶挺则年青英俊 ,见多识广 ,胸怀…  相似文献   

17.
又到毕业时     
我在安徽的一所专科大学上学。今年大三快毕业了,学校收了近4000块学费,上了两个月的课,然后班主任天天催我们把就业协议书签了。为了让我们能签上就业协议书,学校邀请了上百家企业到学校参加毕业招聘会,还  相似文献   

18.
福州4岁男孩小扬(化名),这几天说什么也不愿上学,原来他在福州乌山西路一高档小区幼儿园上课时,因为老爱讲话,嘴巴被老师贴了封条。小扬回家后,  相似文献   

19.
"他干什么像什么,从军25年来,9次换岗,每个岗位都干出了精彩。"熟悉他的同事都这样说。 "他憨厚踏实,不论在哪儿,都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创造出让人难以想象的实绩。"了解他的领导这样评价他。  相似文献   

20.
他5岁的时候,全家从美国搬到了香港。他就在当地的一所小学读书。上学第一天.调皮的他就把同桌女生的辫子给剪掉了。校长对此极为恼火,罚他打扫卫生一周,他却利用这段时间到后山偷桃子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