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外传真     
重庆市将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作为我国幅员最大、管辖行政单元最多的直辖市,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很大,要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需要因地制宜,实施多元化的区域发展战略。该市把40个区县(市)划分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建设三大经济区是该市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支撑。三个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三大经济区既互相联系又互有分工,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核心区,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  相似文献   

2.
汤雁 《重庆行政》2010,12(5):73-7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近几年逐渐形成了京津唐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这三个最大的都市经济圈,其竞争力的走向,已经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同时也辐射周边地区的经济。根据东部沿海地区的经验,我们发现,大都市在区际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1月,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构建"一区两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由"两江四岸"核心区、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组成。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将进一步增强核心城市承载能力,完善重要节点服务功能,与成都大都市区一体联动,比翼双飞,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发挥国家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加快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高品质生活宜居区。一、消费圈层划分: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出行通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183个城市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概括及批评,并不是对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的客观描述和对中国城市当下真实发展状况的科学总结。对"国际大都市"的片面批判或彻底否定,不仅与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都市化进程"大趋势背道而驰,与国家"十一五"规划以来以"城市群"为战略重点的城市化路径也是相对立的。"国际大都市"身兼"城市群"和"国际化"两大国家战略重任,直接关系到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真正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的,并不是"国际大都市"的概念、口号,而在于中国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选择的经济型城市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李裕光 《创造》2002,(9):16-17
不久的将来,云南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愿望就会实现。国际大通道的建成,对拓展具有近18亿人口的东南亚、南亚国际市场,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对确保重要资源的战略储备,都将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那时候,云南和西南地区偏处祖国西南一隅、长期远离国家经济中心的局面就会改变,云南和西南地区将成为连接世界三大经济圈——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和南亚经济圈的桥梁和纽带,三股经济力量的相互推进,三大市场的交融和互补,将使云南成为我国开展区域性经济合作的理想地区,实现西部大开发中充满活力的区域性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6.
大都市带建设是21世纪初国家间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核心之一。大都市带概念首先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而国内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并深入研究都市经济圈  相似文献   

7.
文良印 《新重庆》2007,(2):37-39,42
在去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打造以主城区为核心的城市群.建设1小时经济圈.构建‘一圈两翼’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思路。这是针对我市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大水、大生态大移民的特殊市情而精心谋划的一个大战略.涉及全市的生产力布局和未来的空间发展格局.事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事关我市的区域综合竞争力.事关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目标的实现。为了深刻认识、正确理解、切实贯彻这个发展战略.有必要就相关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陈国富 《重庆行政》2021,(5):103-105
2020年1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公共服务是直接影响民营企业具体运营的微观环境,良好的公共服务可以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个便利的营商环境,也是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的重要环节.民营经济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力军.公共服务是直接影响民营企业具体运营的微观环境,良好的公共服务可以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个便利的营商环境,也是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的重要环节.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天津政协公报》2003,(2):26-28
天津在历史上是中国北方的工商业大都市,现在又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这就要求天津服务业要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作为百年商埠的天津,如何加快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成为重大课题。流通现代化是生产现代化的前提。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从末端产业转变为前导产业,引导消费,决定生  相似文献   

10.
周旭 《重庆行政》2021,22(1):9-11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并亲自审定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把舵定航.重庆市委、市政府坚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切实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同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情,努力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北碚绵阳携手合作,两地立足科技资源禀赋,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优势互补、产业发展协同联动,致力打造川渝合作的典范.在北碚绵阳两端合作的基础上,连通中间区域,以带状合作发展廊道经济,打造科创走廊,可形成成渝地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板块,为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