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沿性广告”的法律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企业竞争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广告的竞争。而如何规范广告行为及内容并将其置于法律约束范围之内,已成为公平社会竞争秩序、促进市场经济机制正常运行之首要保证。近年,通过对行政执法力度的加强,尤其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给予司法裁判的法律支持,使得内容失实明显...  相似文献   

2.
谈法官“庭外调查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官庭外调查核实证据是近年来司法实践中颇有争议的问题。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保留了这一内容,并作了相应的调整,但目前诉讼法学界对此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就法官庭外调查核实证据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对解决司法实践中的某些困惑有所帮助。法官庭外调查核实证据是与其所承担的刑事证明责任直接相连的。法官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明主体之一,主要是通过法庭审理这一基本程序查明事实后适用法律,从而卸除其证明责任的。由于庭审方式时空的局限性和法官素质的现实性等因素,刑事诉讼法为了使审判机关判决所认定的案件事实与实际发生的…  相似文献   

3.
悬赏广告生效制度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意义上的悬赏广告,是以广告的形式表明对完成指定行为的相对人给付报酬的法律行为。悬赏广告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如悬赏找人、寻物、征文、征求技术方案等,由此引起的纠纷也不断出现,而且有许多纠纷都是因为悬赏广告是否生效、其效力内容如何分配而引起的,但我国尚无法律对悬赏广告加以明文规定,故认真探讨悬赏广告的生效制度(主要包括悬赏广告的生效要件和效力内容),对法学理论及司法实践都是大有神益的。一、悬赏广告的生效要件悬赏广告的生效,是法律对悬赏广告的合法性及约束力的承认。悬赏广告的作出,说明了悬赏广告的事…  相似文献   

4.
《法庭内外》2010,(6):59-60
法官:上月初,一家手机超市通过横幅等发布广告称:只要在该处购买某款价值1600元的手机,即通过移动公司在一年内返还1200元话费。我见到这则广告后,即购买了该款手机。可本月我去缴纳话费时,移动公司表示其并没有与该超市约定办理该项业务。我随即找到超市,超市却表示,其送话费之举属于赠与行为,按照法律规定,在赠品交付之前,  相似文献   

5.
姜桂金 《经济与法》2003,(11):28-29
催告,是指向他人发出的,以催告其在一定期间内实施某一特定行为内容的意思通知。关于催告权的性质,笔者认为,催告不是法律行为,是意思通知,但催告与法律行为有诸多共同点.除其效果为法律所直接规定外,其他各方面基本适用于有关法律行为的规定,催告是准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6.
人民法官在司法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法官是法律运行的重要主导者。德国学者拉德布鲁赫精辟地指出:法律借助于法官而降临人世。法律要发挥作用,必须依靠法官的司法行为。法官正是通过其独特的判断性活动,对进入到司法领域的各种行为作出法律评价。进而言之,法官一方面将抽象的、普适的法律规范具体运用到个案当中,另一方面通过判决对当事人的具体权利义务内容依法进行调整、疏导和救济,实现法律规范的功能转换。人们常说,法律存在于法官的行动之中;或者说,法官决定法律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几乎所有的法律都离不开“其他”一词。从中国的法律到外国的法律,从具有最高法津效力的法律到一般行政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无不如此。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由于法律的不周密而常常给司法机关带来麻烦。有些危害社会的行为,由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司法机关无能为力,法官也为此大伤脑筋。为了防止和杜绝无意的或者故意的规避法津的行为,在立法技术上和法律适用上逐渐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措施。比如“其他”的出现和类推的使用。同时,法律本身的特点要求法规条文简洁明了很多内容,如果在法条中一一例举出来,非但不简明,且仍不完善。而用“其他”一词则既简洁,又完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各种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涌现,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也将发生变化,行为的法律性质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法律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生活作一个恒常  相似文献   

8.
“感谢法官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使我能改恶从善,今后一定要多学习法律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辛勤的劳动改变自己的人生。”这是犯抢劫罪被判缓刑的容容,在法官亲自为她选好重新就读学校时含着眼泪的表白。  相似文献   

9.
法律解释视角下的“电脑量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胜强 《政法论丛》2009,(3):97-100
电脑量刑之类的思想很早就有了,限制法官的法律解释活动和视司法为机械的操作活动的思想曾经在西方历史上很盛行,但这种思想最终被证明违反了法律解释原理。根据法律解释原理,司法活动是法官对法律的理解、解释和应用过程,电脑量刑是对这一原理的违背。电脑量刑在我国出现具有其特定的原因,推行下去会对司法活动产生不良的影响。除去对电脑等现代科技的迷信,我们可以利用它们为法官在司法活动中的法律解释服务。  相似文献   

10.
刑讯逼供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刑讯逼供的法律特征 刑讯逼供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用肉刑、变相肉刑或精神折磨的方法逼取口供的行为。其法律特征如下: (一)实施刑讯逼供行为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一般是承办案件的人员,但在不同国家、不同的时期,其内涵与外延不一。在实行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国家,法官不拥有调查权,法官是中立的裁判者,在这些国家,其主体是指行使侦、诉职权的人员。在实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国家,法官拥有调查权,法官在行使调查权时也会产生刑讯逼供行为,在这些国家,其主体还包括审判人员。目前…  相似文献   

11.
姚显森 《政法论丛》2014,(1):124-134
认识和实践法官裁量权以及理解和践行能动司法遭遇多重困境,客观上需要从法官办理案件行为及其过程的本质属性出发,认识法官在司法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动性。能动的革命反映论、法律规则的知识性与非自足性理论以及诉讼认识的历史性与诉讼过程的动态性理论,是认识和发展法官能动性的理论依据。法官能动性在本质上是作为“主体”的法官对作为“客体”的案件,应当具有的有差别的能动行为及认识活动过程。相对于法官裁量权和能动司法而言,法官能动性在根本上属于认知范畴,其内容更为丰富,产生和发展以及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都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禁止单方接触”原则的内容及其适用蒋惠岭一般原理在诉讼中,当事人试图用事实和理由影响法官,使法官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这些行为只能在公开场合(法庭),并在对方当事人参加的情况下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司法活动的公正。如果一方当事人在他方不在场的情况下与法官...  相似文献   

13.
法官在审判实践中是成为机械地运用法律的法匠,还是通过解释法律、发现法律的方法而创造性地适用法律,亦或是法官自我创设可适用的法律和规则?特别是在法律存在漏洞的情况下。法官如何正确适用法律来公正裁判,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课题。作为这起“民间讼师索酬案”的主审法官,本文作者在审理此案过程中,对如何理解、适用和解释法律有自己的理解,并作出了判断。希望本文能使广大法官对法律解释方法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4.
张骐 《中国法学》2001,(5):42-53
法律推理是一种说理的艺术。法律推理的难题是在不可能讲理的情况 下讲理、与“不讲理的人”讲理;既要法官能动地审理案件,又要防止法官专横审理。法律 推理的目的是寻求以法律为根据的正当理由。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辩证推理是法律推 理的基本方法;它们按照不同的思维路径与规则寻求推理结论,但都面临其自身无法解 决的问题。法律价值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主导性、基础性的作用。法官的法律价值判 断行为非常重要,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四维框架中的判断行为。规范说理的艺术 可以防止法官在法律推理中的任意、专断,其方法包括培养法律感觉、进行法律价值判断 的合理化作业,养成法律惯例和法律信念,完善法律推理的制度与规则保证等,最终,法 律推理应当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5.
陈卓伦在“攻关”法官上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和办法,且屡试不爽,只要他盯上某位法官,就会穷尽办法将其拉下水,甚至不惜结成利益共同体,为其所用但无论其行为多么隐密,受贿的法官位有多高,都逃不脱法网。  相似文献   

16.
殷秋实 《法学》2018,(2):106-118
自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制度产生之初直至现代,其与法律行为解释的关系均极为模糊,在历史上二者之间一度并无区分。尽管在现代法中,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和法律行为解释仍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存在根本区别。法律行为解释并不改变当事人对要素的意思表示,而在无效法律行为转换中法官为当事人创设了包括主要权利和义务在内的新法律行为,因而改变了要素。特别是在有名合同中,这种区分更加显著。无效法律行为转换是独立于法律行为解释的制度,这带来了无效法律行为转换正当性的问题。由于法律行为只是当事人达成目的的工具,而且与原无效行为效果类似的替代行为能够保护当事人的信赖,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制度符合意思自治和诚实信用原则,具有正当性。考虑到我国法上的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合同由于违反行政规范而动辄无效的不足,应以承认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制度为佳。对于可能存在的法官恣意裁判或者能力不足的问题,可通过在程序上只允许当事人提出无效法律行为转换请求,而禁止法官主动依据职权予以转换的方式加以规避。  相似文献   

17.
悬赏广告的法律问题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悬赏广告的法律问题探微徐泉悬赏广告近年来见诸于各种新闻媒体已不鲜见,由此带来的广告人与完成广告指定行为的行为人之间因支付酬金的诉讼纠纷也随之增加。由于我国法律对此无明确规定,更使这一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复杂化。本文拟结合域外各国的类似规定,在民法理论的基...  相似文献   

18.
神判作为一种借助神灵的意志来介入人类行为之间的是非判断与纠纷处理的方式,其产生符合了当时人们的集体理性,并且在人们对公正性的追求上要比血亲复仇等形式更前进了一步。神判对现代审判制度有着一定的启示性,即应当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树立法律在法官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且现代审判制度应当在程序公正上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9.
律师广告问题研究□王进喜对于律师广告行为,各国律师界曾长期持以非常保守的态度,禁止律师广告行为是各国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调整范围越来越广,律师队伍的规模越来越大,禁止律师广告行为的传统也...  相似文献   

20.
开瓶费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法官判案的重要依据,其法律效力的判断应当从现行法入手并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开瓶费的订立,首先是一种法律行为,再者是一种格式条款,因此应当根据《民法通则》与《合同法》中关于法律行为及格式合同的法律效力的规定进行分析。但是仅根据这两者还不足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需要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经济法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