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子 《台声》2002,(5):20-21
带着一路的歌声,台湾原住民“新世纪文化艺术团”走进了阳春三月的云南、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美丽壮观的山川,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纯朴、好客的少数民族兄弟,给团员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在向兄弟民族展示他们民族艺术的同时,这些第一次来祖国大陆交流、访问的台湾原住民团员也深切感受到了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热情与温暖。充满活力的原住民艺术团与以往自发式的原住民表演团体不同,“新世纪文化艺术团”是个有组织的艺术团体。有感于原住民在台湾的弱势状态,为挽救和保留原住民的文化艺术,1998年2月4日,在利珍团长的努…  相似文献   

2.
<正>台湾少数民族族群,最早被称为高山族,是一种误读。在台湾,他们又称原住民。台湾顺益原住民博物馆,收集展出的,就是这些宝岛主人的生活印迹。这次展览,是大陆首次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介绍台湾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3.
陈杰 《台声》2009,(9):56-79
台湾原住民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一直保持各自族群的语言。其语言按发声学应归属于南岛语系,多达23种。由于各族群的人11数量不同,使用各语言的人数自然也有所不同。有部分语言随时问的推移已经濒临失传或已经失传。原住民因为长期与汉人交往,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只会讲闽南话或客家话,却不会讲本族群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来自台湾省7个族群、11个市县的台湾原住民文艺界少数民族交流参访团35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台办有关人员陪同下,于2006年元月2日到恭城瑶族自治县参观了解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发展情况,观看瑶族演出,共同联欢。此次台湾文艺界少数民族参访团,是广西邀请来考察交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和睦相处的兄弟民族组成的伟大国家。在这56个密切团结的民族中,有一个兄弟民族世代生活在海峡彼岸的宝岛──台湾,那就是通常被称之为高山族的台湾原住民。高山族系原住台湾的少数民族总称。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祖国人民对台湾少数民族的总称。台湾当局称之为山胞。历史上,特别是明代以前并没有高山族这个名称。台湾的人文学者认为,岛内的民族同胞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根据不同的民族特征,风俗习惯和语言体系,还可以分为许多族系和族群。依各族系语言对自己的称呼或居住地域,当地民族不同意“山…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4)
<正>永续传承台湾少数民族赛德克文化张贵珠,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人,被2012年南投县政府公告登录为传统艺术"赛德克传统织布工艺"经挑技法技艺保存者。她在传承着台湾少数民族赛德克族群的编织文化。赛德克族群和台湾少数民族其他族群一样,经过历史的洪流,人口外移严重,耆老凋零,面临部落传统文化艺术逐渐消失的命运,但文化认同或许能够延缓族群灭绝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台湾族群形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综合有关族群形成的原初论和建构论的理论架构下 ,探析台湾族群形成过程。认为 :台湾四大族群的形成与其是个典型的移民社会有着密切关系。文化认同是它形成的基础 ,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经过竞争对立、反抗的过程 ,随着族群意识的不断强化而逐渐塑造而成的。它的形成过程说明了原来的省籍二分类 ,原住民与汉人 ,客家人与福佬人的对偶性的二分类 ,已不再适用于台湾新的社会政治现象。它是台湾社会政治多元化过程中的新产物 ,反映了台湾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和结果。最后 ,鉴于族群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 ,对今后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努力方向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朱玉华 《台声》2002,(11):22-23
2002年9月9日至15日,海南省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交流团一行29人,应台湾原住民文化艺术永续发展协会邀请,前往宝岛台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活动,这是海南省少数民族同胞首次组团赴台交流。9月9日,代表团乘坐的飞机抵达台北桃园机场,台湾原住民知名人士林春德先生(泰雅族)早已等候在飞机舷梯口,接机大厅挂着“热烈欢迎海南省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代表团来台湾访问交流”的横幅,当天晚上还举行了非常隆重的欢迎晚宴。虽然已是初秋时节,但台湾朋友的热情却让访问团的成员感到春天般的暖意。9月10日,“…  相似文献   

9.
<正>7月22日至28日,应"台湾原住民议事联盟"邀请,贵州省台联会长曾力群率贵州省定居台胞一行6人赴台,开展了为期7天的参访交流。贵州省台联与"台湾原住民议事联盟"于2015年3月签署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推动两地少数民族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先后促成了5对友好民族乡镇、一对友好民族小学的缔结。在此基础上,双方还就推动两地少数民族乡镇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探索共同历史文化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取得良好成绩。此次赴台,在"台湾原住民议事联盟"主席根志优  相似文献   

10.
移居东南亚的华人早已形成一个族群,这是一个数目可观的族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1240万,占世界华人总数2000万的62%。这个由华人组成的族群,长期与当地各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极为密切的关系。历史铸造出华人族群的民族特性,此种特性既保有中华民族这个母胎的许多成份,而又与后者有着某些差别,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具有东南亚华人自己个性的民族特性。每个民族都创造自己的文化,即使是移居海外的华人族群也不例外。这种文化是独特的,它既与母族文化丝丝相连,又有别于母族文化,它既与当地民族文化处处相融,又不等同于土著文化,从而逐渐形成该文化自身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台湾原住民的“族称”演变,是两千年来以“汉番(原汉)”关系为主轴的跨文化互动与认知的反映。由于台湾原住民缺乏本民族自身的文献历史,族群历史的被动记忆保留在异文化的文本中,从汉唐宋明时期“化外”接触中的“夷”、“番”,清代“理番教化”中的“生(野)番”与“熟(化)番”,日据时代“皇民化蕃政”下的“生蕃”与“高砂族”九族,光复以来“山地行政”下的“山胞”十族,从笼统、概括的“统称”到各族群的识别与相应“族称”,都是它文化视野下的认知符号。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原住民运动”过程中“正名”的“原住民”十四族,则潜伏着来自原住民族群以外的“台独”政治用力。  相似文献   

12.
台湾原住民过去被称作“番”,“番”字带着强烈的中原汉人的沙文意识。原住民生生世世在台湾的延续和传承,成就了台湾文化的多元。前不久,就台湾少数民族的保护和发展等话题,台湾原住民发展协会理事长华加志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08,(10):92-94
音乐的发展可以说是语言的延申。台湾原住民的音乐多元,且充满族群性及地域。在过去,原住民音乐也代表了“传递”的意思,山区中彼此呼喊做讯息的交换;同时它也是情绪抒发与节庆、生活的一部分。台湾原住民深信“祖灵”,同时也认为“歌声”是一种彼此联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出草”:一个猎头习俗的文学社会学旅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草”猎人头,是一种消逝了的先民习俗,并非台湾原住民独有,但对“出草”的书写,却是台湾近代以来活生生的文化载体。“出草”在战后台湾文学中被呈现的面容,或诉说了几百年间原住民族的生存、抗争历史;或寄托着知识者缘少数族群问题进行的社会批判与反省,甚而,对萎弱的现代人格之出路的想象;或在当代意识形态与文化消费的背景下,成为某些主流论述——譬如多元文化主义——的注脚。本文追寻“出草”的文学旅程,一以探求战后知识者响应其时代、探寻思想出路的多重样貌;一以理解台湾的文化生态与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探讨近20年来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创作风貌的基础上,发掘从台湾少数民族主体这一相对边缘视角言说历史的再现与批判潜能,并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考察相关文学创作与诠释所折射出的台湾政治文化变迁。台湾少数民族与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在处理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时的切入视角与美学策略有显著差异:台湾少数民族作家致力于追溯被汉文化入侵、改造和收编的历史,反思部落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溃败命运,并通过召唤部落文化传统来重建族群认同;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侧重于以历史事件为扭结呈现创伤记忆,一方面流露出某种赎罪心理,另一方面也有淡化历史上台湾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冲突的倾向,以共构入史的策略将台湾少数民族的悲情转化为“台湾人”的悲情。本文认为,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的分析应与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论的兴起与本土化论述策略转型的社会背景的考察相结合,才能还原台湾少数民族议题在当代台湾的兴起与质变过程,进而把握近20年来文学领域对台湾少数民族题材的关注所呈现的历史眼光与意识形态心理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16.
自元、明至清,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云南藏区的回族逐渐适应了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强势的藏文化逐渐融入其原有文化中.这些藏区回族在吸纳藏文化的过程中,也奠定了藏一回两个民族和谐、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从文化变迁理论来看,文化是族际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超越族际边界羁绊的一种动力,不同族群的文化变迁与族群的变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云南藏区回族(藏回)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藏族和回族文化的亚文化,其群体也形成了一个亚族群.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5,(24)
<正>11月17日,应山西省台联邀请,在"台湾原住民议事联盟"主席根志优先生的带领下,台湾少数民族长老头目一行17人来到山西,开始了为期8天的参访活动。此次参访团的台湾少数民族长老头目分别来自台湾少数民族阿美、太鲁阁、赛夏、布农和邹等10个族群,他们都是第一次来到山西。  相似文献   

18.
鲁洪柯 《台声》2009,(2):34-36
2008年11月中下旬,应台湾原住民基金会邀请,全国台联“台湾原住民系列丛书编委会”一行在台湾各地进行了参访。除了在台北拜访有关机构外,参访团还分组深入到原住民各民族聚集的地区参访。作为访问团成员之一,笔者有幸第一次踏上美丽宝岛,耳闻目睹到的,自然主要是和台湾的原住民有关。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1,(12):47-48
“在中国56个民族之中,高山族是大陆对台湾少数民族的统称。在台湾当地,这些少数民族则被称为台湾原住民。台湾在古籍中最早的记载是在公元前334年,越王亡国,越国予孙散居在江南海上。这里所说的江南海上就是指福建沿海、  相似文献   

20.
罗连祥 《人民论坛》2013,(2):184-185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近年来在农村城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造成少数民族文化主体丧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要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须加大对民族文化主体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