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宏伟 《当代党员》2009,(7):F0002-F0002
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的战略定位。今后一个时期,重庆交通系统将深入贯彻国发3号文件,倾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11,(7):26-27
1997年,重庆直辖,历史赋予量秘黼使命。重庆市委抓住重庆直辖、三峡工程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为目标,以办好“四件大事”为重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直辖十年后的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再次寄予厚望,胡锦涛总书记作出“314”总体部署,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成为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先锋。  相似文献   

3.
蔡律 《当代党员》2009,(7):28-29
上世纪90年代国家就赋予了重庆“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定位,而金融中心是经济中心的应有之义;从“314”总体部署到国务院2009年3号文件,都包含有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这一黄金定位。2008年11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对重庆金融中心给出了一个清晰定位:北京是大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是行政总部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4.
《当代党员》2009,(10):38-38
1983年2月8日,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并实行国家计划单列体制。1983年4月1目,永川地区与重庆正式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合并后的重庆由九区四县增加到九区十二县。确定重庆性质为:中国的重要工业城市,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水陆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港口。  相似文献   

5.
王癸鳕 《世纪桥》2013,(10):27-29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八届五次会议通过了设立直辖市重庆的决议。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中央直辖市,是西部地区、长江上游唯一的直辖市。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最大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重庆成为直辖市这一战略决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提出论证到最终确立的复杂过程,梳理这一过程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加深对改革开放及西部大开发各项工作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癸鳕 《世纪桥》2013,(8):27-29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八届五次会议通过了设立直辖市重庆的决议。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中央直辖市,是西部地区、长江上游唯一的直辖市。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最大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重庆成为直辖市这一战略决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提出论证到最终确立的复杂过程,梳理这一过程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加深对改革开放及西部大开发各项工作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严婷 《当代党员》2007,(10):24-25
重庆正面临一场决定自己未来在全国经济与金融格局中地位的金融大变革。为适应打造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和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需要。2007年4月。重庆市政府明确提出。到2015年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而外资金融机构的多少。表明一个地区金融改革深化和开放的程度。随着重庆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竞相进入重庆。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梦想。历史。现实。梦想,在金融重庆交织。更多资本在这座城市聚集和扩散。重庆正在搭建金融构架,努力实现自己的西南金融中心梦想。  相似文献   

8.
王骏 《探索》2001,(6):117-121
我国加入WTO,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的重庆来说,是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难得的大好机遇,重庆应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快速发展,尽快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本文从跨越式发展的概念,实现的条件和要求出发,研究加入WTO对重庆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影响、意义和作用,提出了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09,(8):21-22
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处理好金融创新、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在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中,重庆要通过制度创新改善金融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关键在科技,核心在人才,基础在教育。重庆是一个年轻的直辖市,肩负着中央赋予的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历史使命。重庆社会环境的优化,公民素质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增强,都离不开教育。因此,决定重庆新的振兴的关键因素,是人才,是人的素质。而人才的培养,人的素质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过程中,发挥着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重庆教育系统要以教育创新为突破口,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为主题和落脚点,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提高我市教育的整体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思考与运用》2007,(4):59-75
重庆位于长江经济带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交点,是以大城市带大农村带大库区为特色的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经过直辖十年的发展,重庆己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进入了“求突破、大发展、上台阶”的新阶段。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为新阶段重庆发展勾画蓝图、导航定向:“重庆要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12.
《红岩春秋》2008,(1):F0004-F0004
重庆银行是中国西部和长江上游地区成立最早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从1996年9月18日诞生到现在,本着“地方的银行、市民的银行、中小企业的银行”的服务定位。  相似文献   

13.
《红岩春秋》2007,(6):F0003-F0003
重庆银行是中国西部和长江上游地区成立最早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从1996年9月18日诞生到现在,本着“地方的银行、市民的银行、中小企业的银行”的服务定位,在“诚信、敬业、创新、清廉”的企业精神引领下,重庆银行不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相似文献   

14.
从商埠督办到市长1891年(光绪十七年)重庆开埠之后,英、日、美、法各国纷纷来重庆设领事馆,开设公司、洋行,办教堂、学校。这就促使重庆的民族资本开始萌芽和发展,使一些民族工业和商业相继开办起来,与外资进行竞争。如1891年开办的第一家森昌泰火柴公司,1900年的涂山煤矿,1906年的鹿蒿玻璃厂,1909年的川江轮船公司等。1904年还成立了重庆总商会,重庆已实际成为长江上游的重要工商城市。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亲临重庆代表团发表重要讲话,为新阶段重庆发展勾画蓝图、导航定向。总书记在“314”总体部署中明确提出重庆发展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即:“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6.
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促进重庆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希贤 《探索》2002,(6):125-127
要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时代赋予重庆高等教育新的使命。重庆市高等教育的现状,不能满足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重庆市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创新,科学制定总体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高校布局结构、办学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构建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才能更好地促进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总部经济浪潮席卷全球。 重庆要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必须借着这股“东风”发展总部经济,这是重庆的战略选择和迫切需要。为此,应从战略目标、战略路径、支撑系统、重点产业等方面来打造外商挺进中国西部的“桥头堡”——总部经济。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快培养和引进多层次、高素质和实用型人才;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直辖15年来,重庆逐渐步入依靠科技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并逐渐成为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  相似文献   

20.
正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要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行动,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