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96年1月8日国务院第四十一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简称《条例》,下同)第七条和第九条均把对违法犯罪行为,人民警察“经警告无效的”作为可以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条件之一。因此,正确理解警告的含义、种类、构成要件和警  相似文献   

2.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注意义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注意义务包括法定和非法定两种形式。衡量民警使用武器违反注意义务的依据是:法定注意义务以法律规定为标准,非法定注意义务以“合理人”为标准。当前关于民警使用武器注意义务的规定上存在着要求与实际作法不符,该规定的没有规定,非法定渊源规定不严格等问题。因此,在修改《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条例》时,应规定使用武器时应保持合理之谨慎,否则承担法律责任,并严格规范民警使用武器教材,将注意义务理论纳入民警使用武器的培训之中和增加违反注意义务的责任承担主体等措施来丰富完善民警使用武器的注意义务内容。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正确使用警械和武器,及时有效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4.
文章立足于《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中有争议以及基层执法实践中较难把握的几个问题,对其进行了反思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对策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5.
人民警察武器使用的程序规定实质是对武器使用的义务规定。人民警察在武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出枪、警告、射击、射击后现场处置四个方面相应的程序,并时刻提醒自己应尽的法定义务。这样,在武器使用当中,才能最大程度上克服实践中存在的滥用枪支和不敢用枪的现实难题,也才能更大程度地避免因违法使用枪支而可能导致的各种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人民警察警械和武器的准确使用,是制止和打击违法犯罪的需要,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有效维护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本文从使用警械武器的法定事由、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合法使用警械武器的具体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旨在提高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的合法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规定人民警察"可以开枪射击"的十五种情形,其理解关键点在于:"十一条半"看生命安全受危害情况;"两条半"必须确保是"明知"的情况;最后"一条"是集体行动时必须听指挥。  相似文献   

8.
依法使用警械、武器是人民警察的权力,但是违法使用警械、武器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就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行为具备了犯罪构成的要件,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判明"是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对暴力犯罪行为、紧急情形、实施暴力犯罪行为人、使用武器环境的研究分析,以期达到使人民警察深刻认识到"判明"的重大意义,以便准确把握影响"判明"的各项因素,避免因判明不当而错误使用武器,提高人民警察执行任务中依法准确使用武器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保人民警察正确行使使用警械、武器的权力,法律、法规规定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行为构成犯罪的要件是:客观方面:人民警察必须有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行为,并且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主观方面,是故意或过失。对于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行为,应当根据不同情况确定罪名: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应定玩忽职守罪;从事非警务活动,根据行为特点确定相应的罪名。  相似文献   

11.
人民警察配备、使用警械和武器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公安工作实践中,人民警察配备、使用警械和武器既是一项法定权力,又是其履行职责、维护社会治安的需要。但是,实践中由于在配备使用警械和武器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警察执法的效果。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研制、开发新型警械,加大依法配备、使用警械的力度,严格依法配备武器;进行严格的实战训练,并注意对警察心理素质的调适;完善人民警察配备、使用警械和武器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人民警察正当防卫是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实行的正当防卫。《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实行正当防卫的具体规定》(以下简称《具体规定》)和《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规定》,以人民警察的基本法和专门规定确定了人民警察正当防卫的特定内涵,形成了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社会治安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违法犯罪活动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持枪抢劫,持枪杀人等暴力犯罪屡有发主,这就增多了人民警察临战用枪的概率。人民警察要做到依法临战用枪,一方面要求人民警察加强学习《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另一方面要求人民警察必须具有对突发情况准确判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配备、使用警械和武器是人民警察的法定权力,目前存在不敢配备、使用和违法配备、使用枪支的问题。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科学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使用警械、武器实战技能与运用法律法规能力的培训。  相似文献   

15.
在打击暴力恐怖分子方面,我国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赋予了人民警察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武器的权力,北京等地区相继在使用武器打击暴力恐怖分子方面出台了不同的政策,可是依法使用武器打击暴力恐怖分子方面还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武器使用的"判明"、"警告程序"、"不得使用武器的排除"等方面,深入分析制约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瓶颈,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时代对警察合法、规范使用武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的《警察武器使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戴使用枪支规范》教学内容还不能解决警察实战中开枪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民警武器使用效果,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根据国际上先进的警察训练理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优化警察武器使用训练五个阶段的设想:第一训练阶段以警械、武器基本操作为主,优化武器使用训练内容,将使用武器的法律规定作为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阶段加强彩弹对抗训练;第三阶段加大近距离和弱光情景的实战训练;第四阶段警组配合,警械、武器转化实战对抗阶段;第五阶段想定对抗阶段。  相似文献   

17.
界定人民警察是否合法使用武器,是警战实务和法律认定的一个难点问题。应从是否遵守武器使用的基本原则、使用武器的对象是否针对法定的暴力犯罪行为人、人民警察使用武器时是否准确判明暴力犯罪行为正在进行且情况紧急、警察使用武器之前是否经警告并无效的情况下使用、人民警察是否遵守了禁止使用武器的法律规定、是否遵守了及时停止使用武器的要求以及使用武器后的人民警察是否采取了法律要求的处置措施等方面界定。人民警察违法使用武器常因没有依照法律严格要求的使用标准所致。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时代对警察合法、规范使用武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的《警察武器使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戴使用枪支规范》教学内容还不能解决警察实战中开枪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民警武器使用效果,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根据国际上先进的警察训练理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优化警察武器使用训练五个阶段的设想:第一训练阶段以警械、武器基本操作为主,优化武器使用训练内容,将使用武器的法律规定作为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阶段加强彩弹对抗训练;第三阶段加大近距离和弱光情景的实战训练;第四阶段警组配合,警械、武器转化实战对抗阶段;第五阶段想定对抗阶段。  相似文献   

19.
行政立法作为行政自我统制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控制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在警察武力使用领域,由于立法的抽象性和原则性,不能满足警察执法的具体化需求,行政机关有必要根据法律的授权制定行政立法,从而规范警察武力的使用。以《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为例,通过分析其对警察武力使用统制的优势以及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寻找超越该困境的合理路径,可以更为有效地统制警察武力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判明"是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必要前提。判明的标准应在"准确判断论"和"怀疑有‘法定’情形判断论"之间来构建,应采用"合理判断"论,更具有合理性和操作性。应提高配枪主体资格门槛,并成立判明课题组,组织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加强判明实战训练,以提升"判明"能力,使人民警察对现场情况、事态作出"合理判断",为警察合法使用武器提供理论支持,提高人民警察依法使用武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