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不断深化健康扶贫举措,创新健康扶贫模式,拓展健康扶贫渠道,救助标准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2017年,商都县完成全县10个乡镇19411名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其中因病致贫3701人,占建卡人口的19%。针对这个实际,商都县启动了健康扶贫工程,在对贫困人口实施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狠抓"三个一批"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西宁市:为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推进西宁市转移就业精准脱贫工作,西宁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贫困劳动力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据了解,2017年底,西宁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467户,贫困人口14593人,贫困劳动力3278人。从调查研究情况看,贫困劳动力中等待观望的多、投身创业的少,发展意识不强、安于现状,注重短期零工,缺乏长远计划;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原因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7,(9)
<正>卓资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15年底,卓资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179人,因病返贫人口5752人,占贫困人口47.23%,因病返贫比重位居全市首位。县委、政府从健康管理和医疗救助两个方面着力,创新建立了"五个三"健康扶贫工作机制,在保障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十八台镇东营子村民高三娃因车祸受伤住院治疗,出院时通过贫困户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9年中国东部3省和中西部22省(市、区)建档立卡实地监测调研数据,明确建档立卡户主要的致贫原因和帮扶措施,并以致贫原因为参照,运用交互信息分析技术评估了帮扶措施的精准性,提出精准扶贫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首先,贫困户致贫原因类型多样,当前缺技术是贫困户致贫的首要原因,缺资金是第二重要的原因,因病致贫为第三重要...  相似文献   

5.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难点。2017年,西畴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率达32.83%,而到2020年,这个数字下降了14个百分点。这是西畴县实行健康扶贫的求实精神与“西畴精神”相互交织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正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以来,二师三十一团开展了脱贫人口"三保障"情况核查、贫困人口识别质量抽查,组织了建档立卡数据和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面对29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团党委精准施策,同时紧紧围绕"产业(教育、健康、搬迁、低保兜底)+扶贫"工程,从而使建档立卡的636名贫困人口如期实现了精准脱贫。小蜜蜂"酿"出创收致富2016年5月,换届后的八连支部班子立足单位职均耕地少、经济  相似文献   

7.
正铜仁市探索创立的"普惠+特惠+精扶惠"医疗保障模式,以其首创性、实操性和可持续性,入围贵州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及2016年中国改革年度案例征集候选名单。3月20日,铜仁市印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兜底及非医疗费用专项救助实施方案》,从今年1月1日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自付医疗费用将不超过1000元,对住院期间患者和陪护人员的生活费、往返交通费还可适当进行救助。这项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背景下及时出台的医保惠民文件,意味着极端情况下,一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无  相似文献   

8.
正海兴县在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中,发现农户因病致贫现象很普遍,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经县委、县政府深入调研,在全省率先推行了"3+2"健康扶贫模式,即在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优惠政策基础上,谋划推出商业医疗补充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改变了过去很多贫困群众怕看病、怕住院,有了病拖着、忍着的现象,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使贫困群  相似文献   

9.
邱锐 《新视野》2003,(2):73-75
随着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日趋扩大的城市贫困规模和日益加深的贫困程度已越来越引起中国政府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很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生病,因生病而更贫困,陷入了"因贫致病,因病致贫"的恶性循环。本文建议政府尽快建立和完善专门针对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机制,遏制这种恶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为适应扶贫工作的新要求,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赫章县把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作为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之一来推动。通过精准识别,创新机制,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充分整合卫计、民政、扶贫等部门资源,多管齐下,以"两保三助一兜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大病补充保险制度、民政医疗救助制度、计生利益导向资金救助制度、残疾人医疗救助制度、对特殊人群政策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解决好因病致贫问题。既要解决好眼下问题,更要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已成为精准脱贫工作的"绊脚石"。内蒙古未脱贫人口中有42.8%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全区各地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发生率,开出了一系列健康扶贫的"药方"。密织医疗保障安全网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6,(35):17-18
正贵州省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阻碍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大原因。如今,贵州通过大力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等多重医疗保障救助资源,提高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水平,促进医疗事业精准扶贫全面覆盖,达到切实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目的。多措并举实现精准医疗救助"如果没有国家这么多的补助报销,我恐怕早都不在人世了。"赫章县六曲河镇大田村村民袁顺勇说起自己治  相似文献   

13.
杨刚 《共产党人》2017,(8):37-3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在精准扶贫方略的实施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因灾因意外致贫返贫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自治区扶贫办、  相似文献   

14.
《探索》2017,(2)
居民个体健康水平的下降会使其面临更高的贫困脆弱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然是农村贫困的主因。推进健康扶贫,消除健康贫困,应充分发挥医疗保障的反贫困功能,增强健康扶贫精准度,建立因病致贫数据库,医疗保障政策向农村贫困人口倾斜;建立"四重医疗保障"反贫困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专项医疗扶助等制度的反贫困功能,同时加强医疗费用控制。  相似文献   

15.
正罗江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60户,8487人,其中65%是因学、因病、因残、因老致贫,35%属于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致贫。我们在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基础上,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推动扶贫产业园区建设,开出精准脱贫新"药方",全力拔掉"穷根子",取得了初步成效。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打牢产业脱贫基础坚持将精准脱贫与农业产业发展一起谋划,以推动扶贫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发动贫困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靠辛勤劳动摘掉  相似文献   

16.
正辽阳市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医疗精准扶贫模式,在全省率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上门保健,免费看病治疗,在辽阳市引起强烈反响。省政府研究室会同省扶贫办赴辽阳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许多贫困群众说:"现在每家都有保健医,不花一分钱就能看大病,政府真是雪中送炭。"调研组详细了解情况后,一致认为:辽阳市从抓医疗精准扶贫入手,在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实际效果很好,不仅  相似文献   

17.
党建短波     
《实践》2018,(8)
正脱贫攻坚扎鲁特旗:积极探索"智慧扶贫"模式,构建了集统计分析、动态管理、绩效评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将精准识别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的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条件、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干部等60多项数据及17个行业部门相关数据录入大数据管理平台,并为贫困户设置二维码信息档案,帮扶干部只需通过手机"扫一扫"功能,就可了解每户贫困户的具体信息,依据贫困对象实际需求,提供精准帮扶。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精准扶贫进入了攻坚阶段。但一些贫困村由于各自特殊原因,真正持续稳定脱贫有相当难度,需深度剖析其贫困人口的特征、致贫成因,综合施策,方有望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一)乡村空心化,劳动力缺乏。在贫困村,由于耕地不挣钱,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留守的村民以老、病、残、妇、孺为主。以我们调查的某村为例,建档立卡的一般贫困户、低保户和五保  相似文献   

19.
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中,安居区针对贫困人口中老弱病残多、旱片死角和水库淹没覆盖贫困村多、丧失劳动能力贫困户多的"三多"客观实际,对全区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11487名贫困人口,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要求,坚持"上级政策全用上,不足部分全兜底",在全省率先提出将农村低保贫困户标准提高到脱贫标准、将民政低保和脱贫标准"两线合一",创新实行农村低保政策兜底脱贫"四个三"模式.2016年,全区2281名贫困人口通过社会保障兜底实现脱贫,占全年计划脱贫人口的26.49%.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指出,"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在是扶贫硬骨头的主攻方向"。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方面要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脱贫摘帽,减少"存量";另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返贫、致贫发生,遏制"增量"。魏县探索创新精准防贫机制,从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