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实践》2016,(2)
正1月22日至29日,自治区两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上,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代表自治区政府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2016年重点工作。硕果累累"十二五""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17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8万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由7070美元增加到1.15万美元,居全国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070亿元增加到1963.5亿元,年均增长1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273.5亿元增加到4352亿元,年均增长13.9%。累计  相似文献   

2.
正"十三五"期间,三都水族自治县将围绕"1234567"发展思路,发扬"不争论、不张扬、不浮躁、不落后、不折腾"的"五不"精神,善用世界、逆向、辩证、底线、系统"五个思维",建好开放、创新、协调、绿色、共享"五个三都"。"十二五"期间,三都水族自治县紧扣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发展"三大主题",深入推进扶贫攻坚"三年大会战",大力实施同步小康"六大工程",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达50亿元,是2010年的3.15倍,年均增长2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5亿元,是2010年的3.12倍,年均增长3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87元,年均增长13.5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69元,是2010年的2.18倍,全县经济驶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6,(4)
正"十二五"时期,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生态治理力度最强、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新城区获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等荣誉称号。一是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388.4亿元增加到669亿元,年均增长1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92854元增加到149481元;城镇常住居  相似文献   

4.
黄桂林 《当代贵州》2016,(15):38-39
正"十三五"期间,瓮安县将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建设才智、兴业、大美、活力、和谐"五个瓮安"。"十二五"时期,瓮安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7.19亿元,年均增长16.5%;全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5公里,成为黔中交通"大十字",融入贵阳1小时经济圈;"5531"社会治理模式在全省推广,殡葬改革走在全省  相似文献   

5.
杨兴华 《当代贵州》2016,(18):42-43
正"十三五"时期,罗甸将加快建设"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大力实施大扶贫、大健康战略行动,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二五"期末,罗甸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01亿元,年均增长1 5.8 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 1.4亿元,年均增长3 3.9 2%;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9.22亿元,年均增长2 4.1 2%;财政总收入6.9 8亿元,年均增长1 6.5 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33元,年均增长1 6.5 6%;同步小康实现程度达91.3%,综合实力跃升至全省中游,税收收入增速排位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6.
经过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省"九五"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如期完成,提前三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任务。国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九五"时期,我省经济发展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居全国第18位。全省财政总收入由235亿元增加到430亿元,年均增长12.8%;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均超额完成"九五"计划。5年累计新增固定资产2400多亿元,比"八五"累计增长2倍。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都上了新台阶,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  相似文献   

7.
巴特尔 《实践》2013,(2):6-8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全区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6423.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万亿元,增加近万亿元,年均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由3300美元提高到10189美元,进入全国前列;地方财政总收入由835.5亿元增加到2497.3亿元,增长2倍,年均增长24.5%。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固定资产投资由4405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24.1%。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万亿元,占自治区成立以来投资总量的72%。  相似文献   

8.
正01主要指标持续向好"十二五"期间,六盘水市旅游业总收入核心指标实现年均47%左右的增长。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1250万人,旅游总收入73.82亿元,分别为2010年的4.53倍和6.96倍。旅游收入增速自2012年起连续四年排名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9.
张宽 《当代贵州》2016,(25):44-45
正"十三五"时期,都匀经济开发区将贯彻落实好省委对黔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建成"一极三区",力争成功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2015年,都匀经济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黔南州、贵州省平均水平,各项指标综合考核评估在全省10个直属开发区中预排第6位,比2014年上升3位;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4.64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4.9倍,五年累计完成207.39亿元,年均增长42.6%;财政总收入五年累计完成8.41亿元,年均增长41.2%;规模工业  相似文献   

10.
“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崇阳县,近几年扬长避短,迎难奋进,坚持深层次探索,大力度实践,工业经济“静悄悄”发展。 (一)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崇阳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工业实力逐年增强,逐步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95年,全县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5.85亿元,比1990年增长1.66倍,年均递增21.6%;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比1990年增长2.4倍,年均递增27.8%;现有固定资产1.6亿元,比1990年增长49.1%,年均递增8.3%。 ——企业效益显著增强。1995年,全县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3800万元,比1990年增长3.4倍,年均递增34.5%;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5000元,比1990年增长1.76倍,年均递增22.5%;资金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华安县认真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兴茶富民"发展战略,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12-2016年,华安县地区生产总值由70.97亿元增加到119.18亿元,年均增长11.3%;人均GDP由44303元增加到72865元,年均增  相似文献   

12.
《学习导报》2016,(5):65
2016年2月1日,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2015年总结表彰暨2016年经济工作会议。会上,望城经开区全面总结"十二五"发展成绩,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打造千亿主导产业,进军全国百强园区"的奋斗目标。在过去的五年里,望城经开区实现了园区经济快速增长。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从206亿元跃升至770亿元,年均增长30.17%;规模工业增加值从60亿元增加到200亿元,年均增长27.23%;  相似文献   

13.
陈坚  周建琨 《当代贵州》2012,(11):20-21
安顺市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进程,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地处黔中腹地的安顺市,自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市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129.1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86亿元,年均增长1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6年的67.8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58亿元,年均增长30.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6年的9.73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4.89亿元,年均增长20.7%。这是安顺市近年来发展得最好最快的时期,为实现增比进位、赶超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泰安市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围绕中心、服务科学发展大局紧密融合,强力推进,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注入强大动力。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2051.7亿元,增长13.7%;地方财政收入116.9亿元,增长27.9%;游客人数突破3000万,实现旅游总收入253.5亿元,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显  相似文献   

15.
保持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率达到年均12%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到2010年比2000年增加2倍以上、人均达到725美元;资源利用水平有所提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一组数据,记录着黔西南州册亨县五年来的发展成就: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14亿元,是2011年的3.14倍,年均增长15.09%;财政总收入5.56亿元,是2011年的3.05倍,年均增长25.0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3亿元,是2011年的3.6倍,年均增长29.19%……  相似文献   

17.
青山区是全国闻名的钢铁基地、国家级环保产业基地核心区和省级外商投资密集区。武汉市确立的四大支柱产业中,钢铁、石油化工两大产业在青山。“十五”时期,青山区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实现地区全口径财政收入83.96亿元,占全市总收入的21.58%;完成区级全口径财政收入25.01亿元,同比增长29.8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67亿元,同比增长51.8%;人均可支配收入11050元,同比增长14.4%。以上指标均位居武汉市前列。跨入“十一五”新的发展时期,青山区将怎样抓住重大历史机…  相似文献   

18.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重点建设成绩显著。"九五"期间,我省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三年争取中央国债资金68亿元,国债项目总投资550亿元,集中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办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5年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90多亿元,比"八五"累计增长1.59倍,年均增长16.5%;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73项,完成重点建设投资600亿元,建成投产项目55项。交通建设水、陆、空并进,5年新增铁路里程500公里,建成南昆铁路、广大铁路,完成贵昆和成昆铁路电气化改造,内昆铁路正加快建设;公路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5年完成投资358亿元,比"八五"时期增长4.1倍,新增公路通车里程近4万公里,新增高等级公路1400公里,分别比"八五"期间增长2倍和1.5倍,昆玉、昆曲、楚大、玉元、昆禄、昆明南过境高架高速和二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20年来,我省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集中反映这些变化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46.62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792.98亿元,比1978年增长4.18倍,年均增长9.0%。本文拟从供需角度来分析我省改革开放20年经济增长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国务院部署,2005年7月全省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下同)交给省政府并通过省农信联社这一平台实施管理以来,全省农信社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服务三农、建设海西的能力显著提升。——发展提速。五年来,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从557.19亿元增加到1558.62亿元,增量超千亿,增长179.73%。各项贷款余额从415.8亿元增加到1103.55亿元,增长165.40%。五年累计实现各项财务收入352.13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51.69亿元,缴纳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