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艳 《当代贵州》2013,(27):46-47
铜仁市委、市政府形成了对计生家庭的奖励、保障、救助、优惠"四项制度",今年2月又出台了《关于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率先小康"工程的意见》,对计生家庭率先实现小康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为使铜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实现小康,铜仁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有力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为人口计生部门,则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带领和帮助计生家庭率先步入小康社会,为共同实现铜仁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铜仁坚持以大数据衍生产业为先导、关联产业为支撑、核心产业为保障,将大数据信息产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的铜仁,正全力打造"武陵之都、智慧之城"。今年9月,铜仁召开大数据战略行动辅导报告会,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在会上表示,要进一步坚定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的信心和决心,结合实际,把握机遇,准确定位,以大数据引领和推动铜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围绕数据"聚集、融通、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奇凡 《当代贵州》2013,(19):42-43
铜仁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铜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铜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适应铜仁文化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部署,铜仁市委、市政府决定规划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  相似文献   

4.
张吉刚 《当代贵州》2013,(13):44-45
铜仁市万山区以产业扶贫为主线,以整合资源为保障,重点实施"五个一"工程,做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易地移民搬迁、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为载体,搬迁居民7648户、28627人。其中,生态移民搬迁651户、2500人。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既是一项生态工程,又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既是一项经济工作,又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次重大机遇。按照铜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居住有改善、致富有路子、就业有岗位、迁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12月11日上午,中共铜仁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明确了铜仁学院"十四五"时期将实施"育人为本、科研先行"发展战略。回望"十三五",铜仁学院坚持"铜仁需求·国家标准"科研理念,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科技制度改革为动力,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落脚点,产生了一批高端科技成果,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稳妥、有序、有效地推进了28项改革任务,并按照需求导向适时拓展改革领域。今年以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扣铜仁市委先行启动的36项改革行动计划,始终遵循"对可立即实施的改革抢抓先机,对需探索实施的改革试点先行,对等政策实施的改革准备先动"的原则,采取"积极探索、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铜仁市探索建立了具有铜仁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有效促进了铜仁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有力维护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全面实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重要一年,铜仁今年有43.0046万贫困群众需要脱贫、519个贫困村需要退出,49.6366万已脱贫群众和287个已退出村需要巩固提升。盛夏的铜仁,花红柳绿,生机盎然。结合之前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的开展,5月中旬以来,铜仁连续推出六项措施,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展现脱贫攻坚决心。提升工程展示高度针对贫困人口和区域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9.
<正>但凡到过铜仁的中外游人都有这样一个感受: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是你一生不可不去的地方。随着铜仁旷世奇秀的天然美景走出深闺、走向世界,悠久灿烂、绚丽多彩的铜仁民族文化也正走出大山、走出国门,受到海内外人士瞩目。2014年,铜仁市按照"文化旅游宣传年"的工作部署,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挖掘民族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打造了一批以"印象梵净山"为主题的民族歌舞乐节目以及独具地方特色的戏剧作品。这些文化节目不仅频频亮相上  相似文献   

10.
正铜仁宣传思想战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施"文明提升"行动,奏响铜仁发展时代强音,汇聚起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磅礴精神力量。2020年,铜仁市宣传思想战线守正创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收官战"两场战役"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铜仁高新区确定打造基础设施层、系统平台层、云应用平台层、增值服务层、配套端产品层五个层级产业链,大力发展大数据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大数据是贵州省"三大战略行动"之一,近年来铜仁高新区紧紧围绕铜仁市委、市政府实施"大数据"突围战战略行动总体部署,以大数据为突破口,在构建大数据完整生态产业链上狠下功夫,精准发力,采取高端嫁接的方式,确保大数据产业高位运行。如今,高新区已成为铜仁市大数据深度调整运用的中心区。  相似文献   

12.
正铜仁高新区充分挖掘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让"数据"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切实便民、利民。铜仁高新区紧紧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和实施大数据突围战要求,按照把高新区建设成为铜仁市大数据产业核心区的战略目标,紧扣大数据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16日,贵州省道路旅客运输深化改革现场经验交流暨推进会在铜仁市召开。会上,铜仁市道路运输先行先试深化改革的创新成果和智慧交通建设的铜仁模式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打造智慧交通的铜仁实践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基本的公共配套设施,是一项基本的民生改善工程,是最能直观彰显铜仁美好形象的重要名片与标志。因此,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是保证实现"智慧、生态、现代"新城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对于作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的铜仁市实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省铜仁市历史上以"仁"命名,仁义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使铜仁市由一块荒蛮之地发展成一座现代文明城市。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武陵之都、仁义之城"的发展战略。一、"铜仁":朱元璋赐名铜仁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但在明朝以前,铜仁并不叫铜仁。铜仁这个地名并不是本地自然形成,而是明朝皇帝朱元璋钦赐的。铜仁在陏朝时叫静人县;唐朝武则天时,叫万安县;唐玄宗李隆基  相似文献   

15.
山是铜仁的根、水是铜仁的魂,锦江孕育了以“仁义”而著称的铜仁。  相似文献   

16.
廖国勋 《当代贵州》2011,(14):30-30
铜仁地区地处黔湘渝边界,长期的农耕社会造就了农业铜仁。目前,全省9个市州地,仅铜仁是一产大于二产,经济结构极不合理。所以,我们就提出“兴工富区”战略,全区上下奋力拼搏朝前走,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4项主要指标实现翻一番以上。特别是,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贵州省首届国际天然水博览会在铜仁召开,水博会永久性会址花落铜仁;农夫山泉、屈臣氏等重量级水企业牵手铜仁……"念好山字金,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是省委对铜仁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殷切希望。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做好水文章,保证发展速度不减、守牢生态屏障不退,铜仁绿水青山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8.
正铜仁实施"民心党建"工程,推动基层服务型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奋力谱写多彩贵州新未来的铜仁篇章激发了组织活力,凝聚了发展力量。"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近年来,铜仁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第一要务",不断探索、创新"民心党建"工程,有力推动了基层服务型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持续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09,(14):1-2
6月21日至23日,2009年全国龙舟月闭幕式暨第四届全国传统龙舟大赛贵州铜仁龙舟文化节在铜仁隆重举行。异彩纷呈的一系列大型节目,为观众奉上了充满民俗韵味的“盛宴”。也再次向国内外进一步展示了铜仁积极向上,自信拼搏,广纳四海宾朋的形象。本次龙舟文化节活动以铜仁龙舟文化为背景。当地民俗民风为主线。以第四届全国传统龙舟大赛、贵州铜仁龙舟文化节开幕式、“桃源铜仁龙腾锦江”大型情景歌会、“桃源铜仁龙腾锦江”中华龙作品展开馆仪式等系列活动为组成部分,多层次、多视觉地展示了铜仁的民俗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20.
杨俊 《当代贵州》2010,(20):46-46
<正>铜仁大兴是铜仁有史以来投资最多、开工面积最大、拆迁范围最广的新区。在开工建设近一年时间里,在调处众多矛盾纠纷中没有动用一个警力、没对一户实行强拆、没有引发一起重大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上访,这主要得益于铜仁地区实施"风险评估先行、防范化解联动、建设与调解并进、发展与稳定统筹"的维稳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