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6年1月13日,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弘扬贵州人文精神。他指出,一个地方的人文精神,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动力”和“软实力”。如果说经济是“面子”,文化是“里子”,那么人文精神就是“骨子”,在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征程上,我们尤其需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贵州“精神高地”,弘扬贵州人文精神,提升贵州人的“颜值”和“气质”,为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
袁燕 《当代贵州》2016,(14):8-9
今天贵州人文精神的提出,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贵州多元文化的延续、继承和创新。1月13日,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弘扬贵州人文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这一贵州人文精神的提出,有助于贵州在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  相似文献   

3.
徐圻 《当代贵州》2016,(14):16-19
人文精神,讲求的是一种高尚、远大的心态平衡或心理协调。贵州人文精神也是一样,追求的是一种既有涵养和定力,又富于进取、大有作为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4.
正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无论"天人合一"或"知行合一",最终的价值诉求都是指向人类的"至善"。人类"至善"的理想之境尽管遥远,但成功与否却取决于当下人人都可参与其中的实践。"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一",究竟应该如何解释?应该说,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这个"一"主要是指本体。"一"既可转化为"多","多"也能会通为"一"。如同阴与阳、正与反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事物与运动一样,天与人、知与行也是囊括了各种各样的现象与行为,  相似文献   

5.
谢遐龄 《当代贵州》2016,(36):40-41
正讲发展而不讲以人为本,就失了根本;讲以人为本而未贯彻到发展的一切环节,以人为本就成了空谈。贵州省提倡"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精深恢宏、大气磅礴。既切合贵州省情,又继承中华文明传统;既是贵州省发展内涵,又体现中华民族复兴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于治国理政,意义重大,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省将智能制造作为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将智能制造发展与大数据战略行动实施相结合,积极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大运飞机、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导弹防务……贵州制造的电池、电机、电连接器、高精度电阻器、精密传动件等关键部件,成为国家航空航天发展中重要的贵州元素。近年来,贵州工业发展转型步伐加快,传统制造逐步向智能制造发展。在今年的全省经济工作会和省两会上,省委、省政府将智能制造作为  相似文献   

7.
正"十二五"时期是贵州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基础设施变化最大、发展动力活力最足、生态建设成效最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五年间,贵州作为多民族省份、贫困地区集中省份,提前完成了"十二五"规划52项实有指标中的21项,成为西部实现跨越追赶的亮点省份,将过去十分突出的极端贫困和欠发达的"贵州现象",转变为以高速增长、绿色发展为特征的"贵州跨越"亦即"新贵州现象"。总体来看,"十二五"时期贵州  相似文献   

8.
<正>"新贵州现象"不简单。提起昔日区域经济中的"贵州现象",人们多是摇头,如今,大家却多用点头表达对"新贵州现象"的尊重。从"摇头"到"点头",是贵州从"后头"奋勇奔向"前头"的过程。"新贵州现象"是综合结果,大致有如下特征:在发展滞后地区,以观念转变与体制创新为引导,提升干部群众精气神,注重发展的人文内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持续加大改革力度,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绿色化、服务化前沿产  相似文献   

9.
王梅林 《当代贵州》2016,(43):44-45
正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铜仁市地税局以"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州人文精神为引领,将"知"与"行"、"学"与"做"深度融合,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有主题、知有深度、行有方向、做有成效。人文精神是一种深切的人类自我关怀意识,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类精神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一个团队生存发展和一项事业繁荣昌盛的根与魂。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铜  相似文献   

10.
20多年前,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提出"贵州现象",探究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滞后症结以及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调整均衡过分悬殊的地区差距。2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与各族干部群众的努力下,贵州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2017年,贵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40.83亿元,自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三位。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就相关问题对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1.
史婷婷 《世纪桥》2010,(19):40-41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它与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人本"这四个向度上有相应的内在契合关系。在今天,如能对这些宝贵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换,将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而且对于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亦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1,(18):11-11
为切实贯彻中央领导及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在前一阶段推进诚信农民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为总结和深化诚信农民建设活动,推进诚信贵州建设,由省委政研室主办,省农委、省农信社协办,贵州日报社、当代贵州杂志社和贵州农经网承办.于2011年6月至10月在全省开展“从诚信农民到诚信贵州”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3.
共享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在探索推进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把"共富"、"共享"作为制定我国发展政策的价值归依。本文选择以"共享发展"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厘清从"共同富裕"到"共享发展"的逻辑理路,指出实现"共享发展"是"共同富裕"现实选择,探寻一条适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下午6点,81岁的杨秀老人来到贵阳曜阳养老服务中心食堂就餐。经过半年,她已习惯这里的生活。工作人员很快端来饭菜并分发好。"食堂的饭菜特别适合老年人胃口,还科学营养,基本是按照‘早上吃好、中午吃饱、下午吃少’的原则来制定。"杨秀说,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也很热情。2016年,贵阳曜阳养老服务中心在乌当区成立,旨在为贵阳市乃至全  相似文献   

15.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上认识论的杰出成果。将其从哲学命题转化成治国理政之政法实践上的“以和为贵”,并在法律理念和制度上予以谋划安排,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贤臣明君的政治智慧和实践经验。本文从“天人合一”与“以和为贵”两者之关系契入,对天人合一观念的起源、内涵、变迁和实践,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华法系中的制度体现,以和为贵之中国传统法律表述,如追求限讼、息讼乃至无讼的制度设计,礼法融合之法律精神,以及以和为贵的古代司法实践等,进行了阐述。指明了“天人合一”与“以和为贵”等民族理念,在当下中国的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依然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思想十分深刻,对于我们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  相似文献   

17.
在孟子著名的“四端”说中,礼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孟子改变了礼在孔子语境中的内外双重向度,而力图予以完全心性化的注解.孟子对礼的限定,虽然带来了表述上的便利,但实质上却也极大地压缩了礼的内涵,从而带来了自身理论上的困境.在“四端”之中,礼没有独立、完整的涵义而辐辏于仁、义,其价值的体现要落实在二者之上.  相似文献   

18.
正初夏时节,赤水河旅游公路慢行线上骑行的游客往来不息。放眼望去,沿线的绿化带上,花繁叶茂、红绿相间,与秀美的自然风光辉映成趣。"现在体会到,保护好了生态,还真能当饭吃。"习水县土城镇党委书记黄勤说,"为保护赤水河,位于赤水河沿岸的土城‘付出’不少,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能建、乱排更不行。如今河岸变美、河水变净,保护给了发展底气,前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9.
王刚 《探索》2020,(1):16-2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化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之间的内在关联。中国之制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国之治就是新时代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具有鲜明的同构性,从本质上而言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具体体现在中国之制主要蕴含的领导优势、力量优势、速度优势和目标优势等方面,为中国之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中国之治则是中国之制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内蕴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形成中国之制,中国之制彰显出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即中国之治,而中国之治又应对当今世界之变,进而推动全球之治,从而形成了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0.
正在已出版和即将出版的《贵州文库》中,"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和文化自觉自信随处可见,并始终贯穿其中,再现、延续、弘扬"天人合一"的生态追求,既是编纂《贵州文库》的重大使命之一,又是其突出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