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中央文明委"全国文明城市"提名、"最具中国生态旅游特色魅力目的地城市"、"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打开盘县建设画卷,沁人心扉的浓浓春意扑面而来,精神文明建设满园花开。2015年初,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上,盘县荣获中央文明委"全国文明城市"提名,盘县普古乡舍烹村、火铺镇沙淤村、羊场乡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这是继盘县2014年荣获"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  相似文献   

2.
正"三变"改革是贵州农村改革的"牛鼻子",是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也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新路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守着巨大的‘绿色银行’,财富源源不断来,高山观景、田园观光、温泉洗浴、农耕体验,应有尽有。我们将齐心把旅游景点打造好,让客人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盘州市普古乡舍烹村娘娘山联村党委书记陶正学充满信心地说。陶正学所在的舍烹村,正是贵州六盘水"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的发源地。"三变"改革是贵州省大胆探索的智慧结晶,是统领全省农村改革的"牛鼻子",是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也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新路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在盘州市乌蒙山深处的娘娘山脚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舍烹村。2013年,舍烹村党支部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联合周边7个村成立娘娘山联村党委,通过整合资源,发动群众一起干,把大家的优势和力量集中起来,共同发展、共同致富。这样的想法与其他7个村村支"两委"的想法不谋而合,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多方沟通,贵州省第一个联村党委在娘娘山成立。娘娘山联村党委的成立,成为  相似文献   

4.
正春节期间,走进沈阳新民市兴隆堡镇西高力村的千亩草莓采摘园,映入眼帘的是农民正忙着采摘分拣、套袋装盒,一派生机盎然的劳动场景。西高力村党支部书记汤冠东介绍:"今年草莓价格好,每公斤能卖七八十元,这2200亩草莓大棚是村里的15名党员带领群众建设起来的,我们称它为‘党群连心棚’。"西高力村建设"党群连心棚",  相似文献   

5.
谢巍娥 《当代贵州》2020,(17):40-41
从2009年至今,贵州有35个村落获得"全国生态文化示范村"称号。怎样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怎样让农民赚上"生态钱",怎样建设生态乡村,打造美丽家园?尽管每个村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指向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近日,记者走进盘州市普古乡舍烹村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6.
正眼下,正是草莓开始上市的时候,在济宁市任城区唐口街道大流店村,随意走进一个村里的草莓大棚里,都能看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现在这一棚草莓纯利润在2万元左右,真没敢想,有一天在自己家门口靠种草莓当上老板了。"村民张光利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以前干建筑工作,在一次意外受伤后,无法再继续外出打工了,家中断了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7.
"这草莓是水果中比较娇贵的品种,你们平时一定要细点儿心,特别是今年室外温度比往年低,可得注意好给草莓‘保暖’……"1月10日一大早,大洼县榆树镇榆树村党员致富带头人高申栋就来到村里几户草莓种植户大棚里,一边查看草莓长势,一边细致地告诉种植户一些草莓种植的注意事项。面对种植户不停的感谢,他说:"去年,我当着全村党员的面  相似文献   

8.
正盘县妥乐,世界古银杏之乡,有着全世界最集中的古银杏群,千株千年古银杏掩映下生活着200多户农家,构筑了一幅"林在村中、村在林中、人树相依、流泉淙淙的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精美画面。如诗的美景、如金的秋色为盘县带来"世界古银杏之乡·金彩盘县"的美誉。近年来,盘县加快改革步伐,不断推进转型升级。随着盘县120万人民的不断努力拼搏,一个发展迅速、宜居宜游的和谐盘县在乌蒙高原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9.
杨宇峰 《当代贵州》2022,(29):44-45
<正>见到娘娘山联村党委书记陶正学的时候,闷热的天气突然下起了雨,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缕缕水雾袅袅升起,又徐徐消散。“舍烹村,以前或许根本没有人听过这个名字,但对我来说,不管走多远、走多久,都无法忘记。”如今已年近花甲的陶正学,谈起那长达36年背井离乡的生活,仍然感慨连连。舍烹村位于盘州市普古彝族苗族乡东部20余公里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十分不便,是一个苗族、彝族、布依族聚居的传统村落。过去,村子周围全是绕不过去的大山,唯有山脚有一泓清澈的湖水,当地人称银湖。  相似文献   

10.
大棚遍地,果树满山,蔬菜、食用菌、人参果、油桃、草莓等新优特产品丰富了市民的餐桌,也给农民带来了富裕.看着眼前的巨大变化,大庆市大同区大同镇一村的村民们说:能有今天的富裕生活,多亏了刘春和会"抠".  相似文献   

11.
正她扎根基层推广农业高效和科学化应用技术24年,不厌其烦为农户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和理论讲解,兢兢业业为群众排忧解难,只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眼前这位中年妇女中等身材,脚穿运动鞋,挎着黄肩包,不畏烈日暴晒,在满眼翠绿、瓜果飘香的山村里,走起路来快步如飞。整整一天,我们跟着她在勤乐村串村入户,行走在田间地头,看蔬菜大棚,看葡萄园和桑葚园,看草莓基地,听她讲述这片土地的往事,回去时她还不忘看望她对口帮扶的贫困户。无论走到哪儿,我们都听到村民叫她"苏老  相似文献   

12.
"农科所可给我帮了大忙了,没有你们,我们家要致富还早着呢"。一个早春的下午,在海淀区苏家坨镇周家巷村,村民全福财站在自己草莓大棚前,感激地对一早赶来服务的海淀区农委农科所党支部书记李海东说。几年前,全福财还是一名出租司机,偶然的机会得知温室草莓效益高,就回村建起一亩温室大棚,种起了草莓。一开始,由于不太懂行,他只收回了草莓生产的成本,没有赚到钱。"正当我着急忙慌的时候,区农科所不但组织我们农户进行技术观摩、培训,还和我们建立了定期的联系。每周,李书记和农科所技术人员都要到我这里来几次,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面对面指导帮助。"全福财介绍。为了帮助更多农户脱贫致富,农科所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全所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每周至少下乡3天的制度,向农民面对面地送科技、送技术、送服务。"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技术人员走基层的时间一周要多于三天,大家都没有节假日  相似文献   

13.
正"楼3层,客房10间,旅游旺季住店收入6万多元,加上配套超市,一年收入10多万元!"六盘水市盘州市普古乡舍烹村村民张雨学告诉记者,家中近几年的大变化,数字最能说明一切,"除了家庭收入的改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建起大酒店,村民自家客栈安上大空调,家家户户都有WIFI。"张雨学口中的空调、WIFI等名词  相似文献   

14.
"团场给我的每座大棚补贴2000元优惠政策,鼓励我们利用冬闲搞大棚种植实现多元增收,6月份我4座大棚种的草莓和油桃就卖了9万多元。"8月14日,四师六十八团四连女种植户李艳霞一边在为油桃树修枝施肥,一边聊起大棚的收入,她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今年31岁的李艳霞10年前从河南远嫁到四师六十八团四连与丈夫李刚承包65亩地种植水稻,刚开始,由于水稻是人工插秧、牛耖  相似文献   

15.
贵州"西大门"的盘县,世誉"煤电之城".2003年,盘县县委、县政府致力破解"三农"难题,提出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目标";2006年继而推出"五个基本"的发展战略."百村文明"、"干户安居"、"万户温饱"工程随即启动.  相似文献   

16.
正走进清原满族自治县枸乃甸乡朱家堡村一组,100多栋整齐划一的大棚格外引人注目,村民们正高兴地拎着篮子在大棚里摘草莓,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喜悦。说到这儿,不能不提"头雁型"村干部庞国华,她就是清原县委实施"头雁领飞"工程的直接受益者,也正是通过她的引领和带动,全组人都走上了富裕之路。"头雁领飞"工程是清原县以培养"头雁型"村干部、"头雁型"党员和农村实用人才为目标的县委书记党建项目,是解决村级带头人"双带"能力不强、村级后备干部"源头活水"不足、特色产业发展不好的党建示范工程。工  相似文献   

17.
正9月上旬,正是草莓育苗的时候。在我们大贵口村的草莓大棚里,村民们组成互助小组,上肥、种苗子,忙得不亦乐乎。我奔走在各个大棚之间,协助村民组队、运送,提高育苗效率。我今年31岁,是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第一书记。大贵口村位于双滦区东南部滦河北岸,这里生态环境非常好,森林覆盖率能达到58.5%。近年来,村里依托莲花山、老红山等自然资源,发挥城市近郊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现代都市农业。  相似文献   

18.
3月24日,记者走进贵州津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禾农业)的金植园基地,基地务工人员谢美兰正忙着给大棚里长势喜人的铁皮石斛浇水。津禾农业是一家从事铁皮石斛种苗选种、育种、育苗、种植、产品研发、营销于一体的高新农业科技企业,其金植园基地位于盘州市盘县坪地乡柏木嘎村,2012年开始种植9个种植大棚,占地6.9亩。  相似文献   

19.
杨威  秦涛  罗翔 《当代贵州》2009,(3):65-65
"举全县之力把盘县建设成为中国煤电化大县",在盘县县政府的官方网站上,这个目标赫然显目.盘县作为全省的产煤大县,丰富的煤炭资源无疑为盘县迈向"中国煤电化大具"这一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中,煤炭的安全生产无疑成为考量和衡量盘县未来发展的重要指标,而盘县煤炭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所肩负的责任之重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0.
正由种玉米到种蔬菜,再到建起温室大棚,改种草莓、大樱桃,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在村"两委"带领下,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培育休闲采摘、观光体验、农业研学等新业态,走上了特色种植的增收致富路。将荒山及闲置土地盘活,用于开发莲花山景区,让资源变资产,又借助莲花山景区的发展,在旅游产业链上做文章,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2018年以来,通过产业融合,大贵口村累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8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