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捷径可能是最大的弯路,聪明可能是最大的糊涂。"先从修身开始",这是习总书记当年插队时定的座右铭。修身的问题,永远只有进行时,从来没有完成时。"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总书记的叮嘱,既折射出选择的义无反顾,又体现了坚持的一往无前。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4,(8)
<正>"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忠告,更是为官者应遵守的"标尺"。党员干部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做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据《人民日报》5月28日报道,中组部对在企业兼职的党政干部进行集中规范清理,共清理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40700多人次,其中省部级干部229人次。这是现实的警醒,更是民心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鲁军 《学习导报》2013,(9):40-40
“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李克强总理在记者见面会上的这个表态,与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一脉相承,是对所有公职人员的提醒和警戒。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时指出,领导干部要带领地方摆脱贫困,必须牢固树立终生廉洁、终生为民的鸿鹄之志。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要靠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得民心。这是一条真理。他提出要讲四句话:第一句话,"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第二句话,"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不能又当官,又想发财。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第三句话,"寸心不昧,万法皆明"。第四句话,"为官一场,造福一方"。当干  相似文献   

5.
孔繁顺 《求是》2013,(17):34-36
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正是一切为了做官、保官、升官,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才会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作风。要充分认识官僚主义的表现、根源和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并坚决予以铲除。一追根溯源,官僚主义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有着直接关联,是特权思想、等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是一个"官本位"意识深厚的国度。自古以来,当官作为一种谋生谋利的手段,是很多人的向往和追求。在一些人看来,当官有许许多多的好处——可以衣食无忧,可以耀武扬威,可以光宗耀祖,可以庇荫子孙……因此,古往今来,很多人为能够当官、升官,不惜寻找各种门路、利用一切机会,甚至不择手段。当然,也有一些人毕生追求高尚的人格,即便  相似文献   

7.
官僚主义同形式主义一样,也是当前最为群众痛恨的一股歪风。官僚主义者高高在上,养尊处优,总是在群众的疾苦和要求面前冷漠地闭上眼睛,心里只盘算如何当官,不操心做事,在一个地方和部门工作多年而毫无建树。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因此,要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就必须坚决破除“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8.
“升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这是“红包书记”丁仰宁的一句名言,说得直白坦率,一点都不虚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贪官的性格倒是很可爱的。其实,将升(当)官作为捞钱、发财的途径,又何止是丁仰宁一人呢?可以说,这几乎是所有贪官的共同特征。那么,丁仰宁的这句话说得对不对?只说对了一半。前半句“升官不发财”说得很对,因为这应当是一人当官动机的真实写照;而后半句的“请我都不来”,则就荒谬得很了。为什么?因为谁都清楚,共产党员的宗旨只有五个字:那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且半心半意不行,还一定要全心全意。所以,当官不…  相似文献   

9.
<正>新时代的"三清"是指经济上清廉、政治上清正、思想上清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到"三清"。经济上清廉为官之要,首在清廉。从政为官两袖清风、不腐不贪,这是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我经常讲,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  相似文献   

10.
做人应该有理想,当官就更应该有理想。对当官的人来说,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处理好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关系。做人——立德,做事——立功,做学问——立言。做人是当官的基础,做事是当官的责任,做学问是对做人、做事的总结和升华,也应该是当官的基本功和新特点,三者互相联系,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1.
孙永剑 《党课》2011,(16):61-62
当官为谁?要不要为民做主?明朝“七品芝麻宫”唐成的一句格言给出了答案:“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但时过境迁,这句格言却演绎出完全相反的意思,“当官就是不要为民做主”似乎成了一些败类们膜拜的信条。  相似文献   

12.
腐败,从本质上讲就是权力观的扭曲,不正确的权力观会使权力变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私有的权力,就产生以权谋私。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的权力观是:唯我独尊,无论大事小事由他说了算,为所欲为,全然是家长制作风。福建省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的权力观是“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当官不收钱,退休没本钱”。有这样的权力观,必然导致他们走上腐化堕落,违纪违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梁柱 《党员文摘》2008,(3):12-12
“官国”(“官国”传统是中国长期封建专制政治形成的“官本位”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的特征是“人治”而非“法治”,官僚享有超越法律的种种特权——本刊注)的特权思想在中国具有很深厚的历史土壤,从古代一直到民国都是如此。中国共产党及其创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告别特权思想、特权作风、特权享受等“官围”遗产的历史起点,其代表人物是一代伟人毛泽东。  相似文献   

14.
正吴兴人在2015年10月29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北京人艺来沪复排演出历史剧《吴王金戈越王剑》,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其中,范蠡成为人们讨论的主要话题。大家熟知的是,历史上范蠡"急流勇退",但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范蠡是中国历史上践行做官不要发财、要发财不要  相似文献   

15.
省委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孔繁森,争做好公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习孔繁森的“官德”,像他那样为官。 两袖清风做“廉官” 公生明,廉生威,这是古人遗训。当官必有权,倘若恃权谋私,权钱交易,必然害国害民。在封建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官场屡见不鲜的事。为官者,既可用权力造福人民,又可以作恶于百姓。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一些领导干部把廉耻置于脑后,宣称什么:“千里来当官,为的是吃穿;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于是乎,他们出入于歌厅酒店,交际于大款老板之间,利用职权换取金钱色相,贪赃枉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2,(21):33-34
1.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 我们党由于诞生在封建主义历史源远流长的旧中国,“家长制”、特权思想、官本位等封建主义的东西根深蒂固,这些陈腐的思想和陈规陋习顽固地影响到党内,妨碍着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在很长一个时期里,  相似文献   

17.
赵扬 《前线》2005,(12)
勤修“为政之德”,必须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切实增强公仆意识,进一步提高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自觉性,在新形势下做一个合格的“人民的公仆”。要消除当官发财的思想,永远做人民的勤务员。共产党的干部同旧社会的“官吏”有着本质区别。当官、发财,把自己当做群众的老爷、上帝和救世主,反映了历史上剥削阶级官吏的追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干部则与旧社会的官僚截然相反。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时提出:“旧政府权力的纯粹压迫机关应该铲除,而旧政府权力的合理职能应该从妄图驾驭社会之上的权力那…  相似文献   

18.
<正>当官、发财本是两条路,但偏偏有人将二者结合到一起,而且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拆迁,一项政策性极强、敏感性极大的工作,在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下,就这样沦为众贪的狂欢聚会。上级"赚大钱"、中级"赚中钱"、下级"赚小钱",将拆迁工作当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人人得而食之"。  相似文献   

19.
宛诗平 《奋斗》2014,(1):61-61
正封建时代的庸官俗吏们有一个很现实的目的———"千里来做官为了吃和穿",他们奉行的是"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所以,这些人把官位越大看作为己谋私的权力越大,把职务越高看成能为自己捞取的好处越多。一句话,说穿了他们把当官的"好处"看成的就是以权谋私。虽然古人也说"民以食为天",但是作为共产党人,应当追求的是更高的思想境界,口腹之欲作为人之天性,只要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就行,要求过高,甚至暴殄天物,铺张浪费,讲究潇洒和排场,却不顾民心民力,就会背离  相似文献   

20.
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当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对于这三个问题,腐败分子与廉洁干部的回答截然不同,他们自有其特殊的理解和阐释。他们或者从来就没有端正过参加革命和当官的动机,或者背叛了自己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或者被香风迷雾熏昏了头脑,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于是,便大肆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就是他们发表的赤裸裸的“腐败‘宣言’”。一切腐败分子,都难逃历史的严正审判,这些反面教员的“腐败‘宣言’”和可耻下场,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警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为官者,一路上走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