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6年底,全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圆满收官,创下多个贵州历史之最:水运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快,建成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全省港口泊位新增数量居历史新高;建成的高等级航道里程最长,航电一体化取得零的突破。1月5日,思林水电站,一艘500吨级货船通过升船机提升67.3米后,顺利翻越大坝驶向上游航道。断航13年后,乌江航道终于实现全线复航。今后,船只从乌江渡出发,经过乌江航道,可直接北上进入长江。“盼了十来年,终于盼来了复航!”贵州沿河乌江轮船公司副总经  相似文献   

2.
刘力维 《当代贵州》2022,(Z3):24-25
<正>2021年11月16日,贵阳港开阳港区北上长江首航仪式正式启动,14艘货船运载6800吨磷矿石从开阳港区洛旺码头出发,沿乌江水路直奔重庆涪陵进入长江。从开阳港经瓮安、余庆、思南、沿河,到重庆涪陵航线全长545公里,此批磷矿石抵达涪陵后,再由大吨位船舶转运,最终运抵安徽芜湖港。因乌江沿线梯级电站建设,中断了近20年的贵州乌江水运全线首次大规模复航。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省水运发展规划(2012—2030年)》明确将乌江高等级航道规划提升为三级,由现在的500吨级提升到1000吨级通航能力,以有效解决乌江通航能力不足的问题。"下石阡,过湄潭,经思南,标水德而入武彭,会岷江而趋赭龛;走三省以绵亘,纳众谷而流谦。"200多年前,清代举人李凤翧写下名篇《乌江赋》,文字气势雄浑,声色俱美,对乌江沿岸的风光、物产作了全面的描绘。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也是贵州最大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水运北面通过赤水河、乌江、清水江进入长江通达上海,南面通过红水河、都柳江进入珠江直通港澳,水运通江达海可谓“左右逢源”。截至2016年底,全省航道里程达到4000余公里,5条出省航道通过能力为1600万吨。【链接】1.乌江渡至龚滩干流407公里航道达到通航500吨级船舶的国家四级航道标准。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开发文化产业、培养文化人才队伍和文化人力资源的重要指导思想。素有“黔中首郡、乌江明珠”美誉的思南,地处贵州乌江腹地,东依武陵山脉的梵净山,西靠红色遵义。  相似文献   

6.
思南县是铜仁地区西部、武陵山腹地的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乌江横贯全境将全县一分为二。从20世纪中叶上溯二千多年,思南因乌江航运之便利,商贾云集,经贸繁荣,成为贵州开发最早的县之一。思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司、府、署历经1500多年。思南因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巴楚文化的融汇点,故而素有“黔东首郡”的美誉。  相似文献   

7.
思南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围绕“建设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试点县”目标,凝聚正能量,书写百姓富、生态美,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的优秀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南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围绕“建设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试点县,乌江生态经济走廊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目标,凝聚思南正能量、讲好思南故事、传播思南好声音、展示思南好形象,书写百姓富、生态美,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的优秀答卷.  相似文献   

8.
智取遵义遵义是黔北首府,贵州第二大名城,向北是重庆,向南是贵阳。1935年1月2日至6日,中央红军兵分三路,分别强渡乌江,胜利突破了乌江天险。随后,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向遵义逼近。  相似文献   

9.
余庆深居贵州腹地,地跨乌江两岸,壤接遵义、铜仁、黔南、黔东南四地州市,占地1623平方公里,共21个民族28万人。迄今建县404年。 余庆虽小,但近年名声日益渐起: --贵州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的构皮滩水电站座落于县境中部。县内已建成乌江起始港--大乌江码头,通航运载能力300吨。滔滔乌江水正在变成黄金水道,余庆将成为贵州"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和通江达海的物货集散  相似文献   

10.
守护乌江     
朱江 《当代贵州》2013,(29):32-33
乌江从崇山峻岭一路奔走,浓墨重彩地把狂野、娇媚等诸多特质抛撒在不足百里的乌江思南段.思南,乌江驮来的城市.得益于舟楫之利,思南曾为川盐入黔的重要口岸之一,千船竞发的盛况,让思南成为乌江下游的经济文化中心.乌江带给了思南繁荣与昌盛,然而曾经的思南回赠乌江的却是无尽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西南腹地的贵阳出发,一条高铁穿山越岭,跨过长江、跨过黄河,来到燕山脚下,到达首都北京,只需9小时.如果在以往,普快需要27小时之久.高铁,大大缩短了贵州与首都的距离. 不仅是铁路,高速公路已形成“6横7纵8联线”路网,龙洞堡机场年均旅客吞吐量超过1500万人次,乌江航道复航,500吨级船舶可直入长江.“水陆空”立体发展的交通格局,让贵州从“不沿江、不沿边、不沿海”走进了“临江、临边、临海”的开放发展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7,(3):2-2
悠悠思南,浩浩乌江,水通巴蜀,地望潇湘。自古商贾云集,经贸繁荣,是乌江中下游地区商品集散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贵州开发较早的县份之一。这里有磅礴大气的巍巍群山、有千娇百媚的天赐神汤、有神奇瑰丽的独秀河湖、有千姿百态的天然溶洞、有遗世独立的神工石林,更有蕴藏富集的矿产资源。素有"黔中首郡·乌江明珠"之美誉。思南拥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全国三资管理示范  相似文献   

13.
正悠悠思南,浩浩乌江,水通巴蜀,地望潇湘。自古商贾云集,经贸繁荣,是乌江中下游地区商品集散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贵州开发较早的县份之一。这里有磅礴大气的巍巍群山、有千娇百媚的天赐神汤、有神奇瑰丽的独秀河湖、有千姿百态的天然溶洞、有遗世独立的神工石林,更有蕴藏富集的矿产资源。素有"黔中首郡·乌江明珠"之美誉。思南拥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全国三资管理示范  相似文献   

14.
<正>磷石膏的消纳与综合利用问题,是贵州省加快绿色发展亟须彻底解决的重大难题。贵州作为磷石膏的集中产生区域,乌江有望发挥水运通道作用,提供低成本、大运量的运输服务。为完成贵州省磷石膏"产消平衡""消大于产"的重要目标,大力拓展磷石膏水路运输需求,进而挖掘磷石膏消纳促进乌江水运市场良性发展的潜力,以助力乌江水运市场的全面复苏,进一步提高流域整体运输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建成后,将过去散、乱、小的物流企业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同时通过大数据中心显示屏、APP软件对运送的货物进行全程跟踪,有效降低货物风险、物流成本。随着厦蓉高速、兰海高速、杭瑞高速,遵义机场、茅台机场,乌江航道、川黔铁路外移、渝贵铁路等交通线路的相继开通,遵义市的交通区位优势越趋明显,黔北地区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雏形初现。借力便捷的交通发展现代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7日至9日,铜仁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4贵州梵净山乌江石林文化浓游节在思南县举行。"第一次到思南是1980年,三十多年过去,思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昨天进人新的思南县城到今天上午的参观,我一直惊喜不已。"11月7日晚,在思南县举办的贵州省第四届"乌江文学奖"颁奖典礼暨省文联文艺志愿者"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晚会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中国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梵净山与乌江是贵州两大文化圣地,有着富饶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山一水的孪生文化,传承、演绎和丰富着贵州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在文化个性的差异性上,这对孪生文化又彰显出各自的文化魅力。在文化发展的殊途同归上,以梵净山旅游文化的发展思考乌江思南旅游文化的发展,透视旅游文化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变迁中的重要性和时代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强渡乌江     
杨成武 《共产党人》2006,(21):46-48
乌江又名黔江,是贵州的第一道大川,由西南向东北斜向贵州,把贵州分成南北两部。遵义、桐梓之间的娄山关,有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进”的威名。欲下遵、桐、必先渡此江,并过此关。军委命令一军团第一、第二两师,分别在龙溪、江界、黄平一带准备渡江。我们二师四团在攻克老黄平后,一面继续向乌江前进,一面侦察,同时向部队进行政治动员。经过半天的急行军,我们到达了乌江南边一百多里的猴场。这里的群众听说我们是打王家烈、候之担的部队,高兴极了,自动站在两边,喜笑颜开,夹道欢迎我们。这时传来消息:我一师一团已占领余庆,那里的敌人——一个…  相似文献   

19.
千里乌江逶迤而来,奔腾而去,在它的中下游,有着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地域。这里,就是有着"黔中首郡"、"乌江明珠"美誉的思南。思南,因得乌江的孕育,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这些独特、靓丽的自然与人文元素,共同构成当地68万人心中永远的自豪和骄傲。打开思南的历史,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深邃的时光隧道:秦隶黔中郡,汉属巴郡涪陵县。明永乐十一年(1413),废思州、思南宣慰司,置思南府。  相似文献   

20.
思塘即思南县城,这是一座古老的城镇。元代在这里设立水特姜长官司,明初改水德江长官司.思南宣慰司迁驻于此。永乐十一年(1413年)改为思南府,是贵州建省时的八府之一。城池沿乌江依山而筑,设有永安门、中和门、遵化门和济江门。思塘是乌江下游的重要码头,舟楫上达文家店,下经四川涪陵入长江,是川盐入黔孔道。自明以来,商贾辐辏,人多殷实,城中倨民皆流寓,以陕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