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魅力乌当,四季瑰奇。按照全省重点打造100个旅游景区和提升"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旅游品牌的要求,乌当区将重点打造全国乡村旅游创新示范区、贵阳市温泉旅游休闲核心区,将旅游业作为乌当第三产业的"龙头",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黔中秘境,生态乌当,一个诗意生活的林中泉城。情韵阿栗、醉韵偏坡、美韵渡寨、福韵王岗、古韵陇脚。2010年,乘着贵阳市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东风,"泉城五韵"隆重推出,乌当区乡村旅游令人瞩目。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泡泉。依托温泉旅游和乡村旅游两张名片,乌当区正倾力打造"漫步曲·暖春赏花游、清凉曲·夏日避暑游、欢乐曲·秋季采摘游、温情曲·冬季‘庖  相似文献   

3.
正贵阳市乌当区大健康产业正朝着"全产业链、示范园区、创新平台、龙头企业、千亿规模为支撑,大健康、大数据、大旅游新兴业态高度融合发展"的目标奋勇前进。2016年8月23日,贵阳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听取乌当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指导乌当区经济社会发展,强调乌当要坚持以大数据为引领,推进绿色发展、强化城乡统筹,奋力建设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引领示范区。蓝图绘就,乌当区紧盯目标抓落实,进一步明晰大健康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正乌当区大力发展"医疗康体、滋补养生、温泉理疗"三大养生旅游产业,巩固壮大"乡村旅游、避暑度假、观光体验"三大休闲旅游产业,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2017年9月21日,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贵阳市乌当区等13个地区被命名为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彰显了乌当区多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乌当区生态资源禀赋优良。基  相似文献   

5.
王庆  崔荣星 《当代贵州》2010,(12):62-63
5月12日,省委副书记王富玉深入贵阳市乌当区进行调研时指出:"乌当区的广大农村通过村庄整治和精心打造,处处山清水秀、干净整洁,‘庖汤第一村’、‘布依八大碗’等民俗特色更是吸引了大量游人,乡村旅游业正蓬勃健康发展。"这一切成果的取得,皆是乌当区根据"温泉、体育、民俗、生态"的旅游产业发展定位,把农业发展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围绕旅游做农业,围绕农业办旅游,发展体验式、参与式农业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媒体看贵州     
《当代贵州》2015,(5):7
<正>民族村寨"靓"起来走进贵阳市乌当区王岗村,青瓦楼阁整齐排列,街道院落干净整洁,寨前寨后古树成荫。王岗村的完美转变是贵州省重点乡村旅游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贵州已将510余个村寨纳入国家"十三五"计划,其中民族地区就占了337个。预计到2017年,贵州63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将  相似文献   

7.
<正>正值樱桃成熟的季节,走进乌当区下坝镇下坝村,让人眼前一亮,干净的道路贯通了周围的村寨,村寨的白色文化墙上以村民形象绘制了"中华美德小故事"、"布依孝道文化"等倡导传统美德的壁画。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朵朵文明之花正在下坝镇含苞待放。不仅仅是下坝村,作为省级文明村镇的下坝镇正借力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14,(10):I0001-I0001
正"黔中秘境、生态乌当"正以坚毅的步伐,一步步迈向"小康"。位于贵阳市郊的乌当区,在"十二五"期间,着力推进黔中新型化工业先行区、西南高品位休闲度假区、贵州都市农业示范区、贵州城乡统筹试验区"四区"建设。经过四年来的建设,已初显成效。据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显示,对涉及小康统计指标总的来看,乌当区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日趋繁荣,社会管  相似文献   

9.
<正>早春二月,位于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的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里,红色、紫色、黄色的郁金香和风信子纷纷绽放出鲜艳花朵,山坡上的桃花、梨花、油菜花交相辉映。.这里是乌当区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新建成的核心区。乌当区共规划建设园区4个,其中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高效示范园区3个,包括乌当花卉高效示范园区、乌当下坝樱桃高效示范园区、新堡生态休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根据喀斯特山区的特点,乌当区采取"一区多园"建设模式,围绕贵州、贵阳农业结构调整,夯实蔬、  相似文献   

10.
<正>5月12日,省委副书记王富玉深入贵阳市修文县、乌当区、南明区的村寨和田间对乡村旅游和农业农村发展进行调研。在修文县扎佐镇大堡村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调研时,王富玉表示,城郊一定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调整结构,保证农产品供应,满足周边大中城市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绿色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贵阳市乌当区以建设生态智慧新城为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乌当区将如何立足生态优势培育新兴产业?将通过哪些措施建设贵阳市民"周末花园"?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乌当区委书记常文松。  相似文献   

12.
乌当区地处贵州省中部,是贵阳市下辖的新城区之一.坐落在贵阳市二环林带上,森林覆盖率达50%,风光秀美,生态环境良好,享有"黔中秘境.自然乌当"之美誉.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乌当区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今年8月,贵阳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乌当工作汇报并给予指导。10月,乌当区召开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引领示范区、较好发挥贵阳创新型中心城市腹地功能、全面小康社会迈入更高水平。乌当区如何开启跨越发展新征程?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乌当区委书记常文松。  相似文献   

14.
花全  高飞 《当代贵州》2014,(7):54-54
正"进村路铺满渣土,坑坑洼洼;村民的木楼年久失修,进风漏雨;田地里种的不是稻米就是包谷,村民生活艰辛……"这是2007年之前王岗村的旧貌。面对穷苦的父老乡亲,我不断地问自己:"怎么才能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2007年,王岗村被贵阳市乌当区列为"泉城五韵"乡村旅游建设示范点,以此为契机,我决心依靠发展乡村旅游,改善村子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5.
正崭新别致的土家木楼,古色古香的侗寨院落,蜿蜒曲折的画廊巷道,清澈如镜的小溪流水……沿着青石板路或鹅卵石路,行进在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村寨循环发展奖""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殊荣的江口县太平镇云舍古村寨,让人恍如隔世。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7月下旬,为期100天的"创意生态·欢乐共享"贵阳第二届农业嘉年华活动将在乌当区举行。活动以"花"为主题,挖掘"花"文化,深化"花"内涵,拓展"花"产业链条,发展"花"经济业态,营造"花的海洋",打造"花画小镇"。同时,活动将围绕"健康乌当行,乡村大舞台,农业高科技",统筹"农业园区、旅游景区、美丽乡村、示范小城镇"建设和小镇经济业态培育,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体育、科技等高度融合发  相似文献   

17.
方芳  陈文新 《当代贵州》2010,(22):54-55
近年来,乌当区委、区政府认真分析研究了乌当旅游业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明确了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和支柱产业的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切实加大投入和策划宣传推介力度,实施精品带动战略,助力乌当区旅游业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8.
谢昌达  韩雪 《当代贵州》2013,(20):36-37
建体系,创品牌,提高了乌当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切实改变了过去优势农产品有高产无高价、增产不增收的状况。"今年风调雨顺,梨子长势好,果大味甜,平均亩产可达2000多公斤,游客入园采摘,按每公斤40元计算,每亩可收入8万元。"走进乌当区贵阳玉兰科技农  相似文献   

19.
九面热风     
《当代贵州》2013,(7):8-8
贵阳旅游产业实现新春"开门红"春节黄金周期间,贵阳市各地文化旅游活动精彩纷呈,全市共接待游客156.62万人次,同比增长32.52%;实现旅游总收入6.32亿元,同比增长36.5%。青岩古镇推出的地戏、舞龙、新年祈福法会等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游客5.82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同时,乌当"泉城五韵"、花溪龙井乡、开阳十里画廊等乡村旅游景点的游客接待数和总收入同比均出现强劲增长。  相似文献   

20.
贵州乡村旅游资源丰富,545个中国传统村落,213个中国民族特色村寨,蕴藏着最有特色的民族建筑、最多彩的民族歌舞、最绚丽的民族服饰以及宁静的乡土生活,成为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坚实基础。随着贵州交通的跨越式发展,乡村旅游被推进大众的视野,并在旅游复苏、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曰益增长,彰显出独特地位。可以说,乡村旅游的一头是传统生活,一头是现代文明,如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将两者兼容并蓄,本刊特邀请嘉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