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以人文凯里、素质凯里、实力凯里、平安凯里、法治凯里、生态凯里"六个凯里"建设为抓手,凯里力图为少数民族聚居城市提供一个"宜业、宜居、宜游"的发展样本。"四个转变"开启新常态当代贵州:2011年来到贵州,2013年到凯里任职,你与市民一起见证了凯里"十二五"的发展变迁。在你看来,这五年凯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张淼:交通更优,城市更美,生活更舒适。我想,这不仅是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大部分凯里人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正在钢筋水泥构建起来的"城市森林"中,凯里是个例外。一座城市的底气,皆源于生态、文化。留住了民族文化,就留住了一座城市的"根";打开了思路,文化旅游、文化产业自然"天地宽"。凯里,一座看得见青山绿水的城市!凯里,一座留得住乡愁的城市!凯里,一座富集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城市。……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因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3,(1):I0001-I0001
2012年11月18日至22日,为期5天的第五届中国·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暨2012中国·凯里银饰和绣博览会(简称"一节一会")在凯里圆满落幕,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卸口快了把凯里培育成为 "独具苗侗民族文下嫦渔的国际滨江旅游城市"的步伐,促进了凯里市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发展与繁荣。精心打造茸御i族文化精品长期以来,凯更市一道在努力探索如何传承和开发黔东南优美的劣态资源和原生态民族文化资  相似文献   

4.
<正>斑马线不仅仅是一条条"生命线",也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素养的标志线。斑马线上的文明与秩序,在凯里被生动演绎了多年。早在2002年,凯里市就开展了以"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引导人们走"斑马线"被视作凯里创建城市文明的发端。时光飞逝,如今的凯里,"人走斑马线、车辆让行人"早已深入人心。从2016年8月开始,凯里市再次开展了"平安出行·文明  相似文献   

5.
吴映璇 《当代贵州》2016,(28):20-21
正按照"整个凯里地区就是一个景区"的发展思路,凯里市推动中心城市与周边景区的整体发展,解决旅游景点散小弱、城乡景点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开启"全域旅游"时代。凯里作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中心和旅游集散地,以建设山水田园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按照"整个凯里地区就是一个景区"的发展思路,深度发掘特色民族文化,倾力打造独具魅力的"苗侗明珠·山水凯里"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全国互联互通城市""贵州省森林城市"……这些颇具份量的称号,属于一座位于西部山区、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心的城市——凯里。2015年3月,凯里再添荣誉:入选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又一次成为"贵州唯一"。"改"出动力,"试"出活力!这个方圆1500余平  相似文献   

7.
凯里作为黔东南州的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担子很重。在我市制定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已明确指出“要把凯里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建成黔东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省对外开放的东向聚合点和发散极,支撑旅游大省的民族文化生态中心”,要实现这些奋斗目标,必须认真贯彻和领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和核心,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建设城市、经营城市、管理城市、发展城市。  相似文献   

8.
冯成 《当代贵州》2006,(8):32-33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连续三年全省投资环境评估检查保持县(市)级第一名,已成为魅力凯里的新名片. 凯里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努力构建"活力、诚信、风情、平安、和谐"凯里,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清晨,凯里市金泉花园,60多岁的退休职工杨菊英早早起床开始晨练.“出门见绿,推窗见景,环境越来越好,城市越来越美,生活在凯里,真好!”说起凯里市这几年来发生的变化,杨菊英高兴地说,如今,随处可见公园广场,家门口就能游玩锻炼身体.  相似文献   

10.
凯里醋的优势 品牌优势。凯里醋是凯里酱菜厂的产品,具有色泽黑亮、香味芬芳、酸而不涩、鲜而微甘等特点,能预防中暑,防治肠胃疾病。自1957年正式组建凯里酱菜厂以来,凯里醋分别于1981年、1984年、1987年获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奖,1989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1991年获贵州省人民喜爱产品  相似文献   

11.
正从"过路旅游城市"到"旅游目的地",从旅游产业"数量少""没特色""集聚弱"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100个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十佳风貌城市""魅力生态典范城市""中国优秀民族建筑之乡""中国苗侗医药养生之乡""中国酸汤美食之都"……凯里凭借"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声名鹊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彰显特色、全城全景,720亿元谋篇"山江公园市",凯里在全省首次把"山地公  相似文献   

12.
1965年,我们一家随父亲从山东菏泽巨野县农村到我的第二故乡、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故乡——贵州凯里。到凯里后,我就读于凯里师范附小,我的山东话在凯里人听来有点接近普通话,由于这个小小的"优势",原本踢足球的我被选进了校文艺宣传队。也正是在这里,我开始了最初的演出生涯。升入凯里师范附中后,时任凯里县委宣传部长的父亲"文革"期间被划为"走资派"。在那个年代,  相似文献   

13.
正未来几年,麻江县将立足凯里—麻江同城化和凯里—麻江—都匀经济带的区域功能定位,推动农工一体、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建成凯麻中心城市的四大产业集聚区,努力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发展有机农业,建成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麻江县将以‘建设有机农业大县’为抓手,抓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大力  相似文献   

14.
1960年,我读完三年级,就和弟妹随着被下放的父母到了凯里,至1977年上大学离开,我一共在凯里生活了17年。1966年,我上初三之后,就停课闹革命。1968年,我到凯里西北边白腊公社当了知青。后来在砖瓦厂、农药厂、供销社工作过,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我考上了北大,当年北大中文系在贵州的招生名额只有2个。1977年高考的时候,凯里一中过去的学生,从初一到高三,有6级学生参加高考,但好像只考取了两个,我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5.
2015年,凯里市委提出了"人文、素质、实力、平安、法治、生态"的"六个凯里"建设,构建发展的大格局。一年来,以"六个凯里"建设为抓手,凯里正在实现新目标、呈现新面貌。  相似文献   

16.
<正>巴拉河,凯里生态旅游之河。发源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雷公山,系清水江支流,主河道西流折向北流,经雷山、凯里、台江三县市,至台江县施洞口乡石家寨村入清水江。干流全长141公里,流域面积2264平方公里。近年来,凯里市坚守生态发展底线,加快"山水田园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步伐,打造"绿色生态"凯里,生态资源和城乡环境不断改善。巴拉河旅游带民族风情浓郁,田园风光秀美,民间习俗绚丽多彩。沿岸的苗族村寨如散落在巴拉河  相似文献   

17.
正凯里经济开发区从单一的经济功能区,转变成为产业集聚基地、旅游景区和现代化新城,实现产业化、城市化和景区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一体发展。作为凯麻同城化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凯里经济开发区在开发建设中,遵循"新城引领、产业支撑、配套跟进、整体提升"的总体思路,坚持产业、城市、景区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推进"企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城市景区化"进程,先后获批贵州省首批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园  相似文献   

18.
李春霞  熊莺  许勇 《当代贵州》2013,(35):42-43
清晨,凯里。当第一缕晨曦照在这座独具苗侗民族文化特色的滨江旅游城市时,大街上已经有无数人流匆匆奔向各个工业园区、基地。城市新的一天,在忙碌的建设和发展中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9.
<正>"天下苗族第一县"为什么未能形成旅游支柱产业?"苗疆腹地"风貌城市风格为什么树不起、名不符实?革一工业聚集区硬件基础设施不硬、财政怎么大得起?台江的经济总量怎样才能摆脱挂末位置?破解这些问题,台江必须拆除"行政藩篱",主动融入凯里城市经济圈,坚定不移走借助凯里经济强体促进发展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20.
何奕 《当代贵州》2012,(14):12-13
凯里是苗语音译,意为开垦田地。原为清平属地。明嘉靖元年(1522)设凯里安抚司。1958年撤炉山、丹寨、雷山、麻江4县合置凯里县。1961年分县后,原炉山县改称凯里县。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凯里县,设立凯里市。黄平之名源出旧州,因其地势平坦,土壤呈黄色得名。民国3年(1914)1月,改黄平州为黄平县;旧州巡检司为旧州分县。民国25年(1936)将旧州分县并入黄平县。1958年至1962年期间施秉县曾并入过黄平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