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16,(3):I0001-I0001
“十二五”,贵州水利总投入达到1122亿元,是贵州水利建设史上投入最多、强度最大、速度最快的五年。  相似文献   

2.
正举全省之力破解工程性缺水瓶颈,构筑新时代贵州发展水利根基,贵州水利驶入提速奋进的快车道。水利投入创历史新高贵州是全国工程性缺水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过去5年,贵州水利系统在治水兴水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王扬:过去5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将水利改革发展列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水利建设之所以能"一路高歌",离不开水利改革的"保驾护航"。在贵州水利发展史上,"十二五"时期注定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五年来,决战水困的号角吹响黔中大地。全省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122亿元,是解放以来到"十一五"末总投资的3.1倍;全省新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156座,新开工项目个数是"十一五"时期的9倍;解决了1301万农村居民和199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补齐水利建设这块短板刻不容缓。日前,黔中水利一期工程即将开闸蓄水的消息振奋人心,这一跨越半个世纪的水利枢纽工程,承载着众多责州水利人的梦想,也见证了贵州近半个世纪以来水利建设的艰难奋进。长期以来,交通和水利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瓶颈,交通落后,水利不兴,导致贵州经济社会长期欠发达。近年来,在贵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贵州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大为改善,交通这个瓶颈率先打破。与交  相似文献   

5.
解渴贵州     
<正>走进贵州,走进"三大会战"主战场,到处都是水利人忙碌的身影,到处都是工程建设带来的民生画卷。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加上历史欠账,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是典型的工程性缺水省份。贵州省长陈敏尔指出:"像解决交通问题一样解决好水利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制约贵州发展的工程性缺水难题,2013年10月,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实施骨干水源工程、引提灌工程和地下水(机井)利用工程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力争用8年左右时间,举全省之力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小康进程提供安全的水利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61年来,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坚持以工程建设造就水利事业,以人才的力量创新发展,争做新时代贵州水利战场上的突击尖兵。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贵州水利院),成立于1958年,2006年改制为厅直管国有企业。发展至今,已持有水利水电行业工程咨询、设计、勘察、工程总承包等10多项甲级资格证书,输变电、市政行业等多项乙级资格证书,以及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是集规划、咨询、勘测设计、科  相似文献   

7.
正兴水利、除水害,自古以来就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无论是脱贫攻坚决战行动,还是乡村振兴的幸福大道,水利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水利改革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启动了一系列水利攻坚行动,贵州水利事业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近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专访了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樊新中。  相似文献   

8.
正在跨越赶超的"黄金十年",贵州水利、交通、现代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突破。在跨越赶超的"黄金十年",贵州水利、交通、现代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突破,全省发展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变;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国内首个发布省级层面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的省份,以5G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为引领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贵州乘势而上抢抓数字产业发展先机。  相似文献   

9.
正8年来,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因水而贫。其实贵州不缺水,缺的是留得住水的工程设施。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加快破解贵州工程性缺水问题,2011年11月,省委、省政府成立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州水投),负责全省骨干水源工程的省级融资、建设、管理。贵州  相似文献   

10.
正黔山大地,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灵,山与水的相融相依,孕育出神秘多彩的贵州风貌。在贵州人民生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水,无疑是最活跃、最核心的自然要素。翻开贵州水史,"十二五"这一页,水在激情高歌、一路奋进!5年时间,贵州水利投入达到1122亿元,是解放以来到"十一五"末水利总投资的3.1倍,是"十一五"水利总投资的4.8倍。一时间,一座座水库拔地而起,在黔山大地星罗棋布,水利工程新增年供水能力18亿立方米;一股股清泉流进干家万户,1500万农村人口及学校师生喝上放心水;一条条沟渠穿梭乡村  相似文献   

11.
治水兴黔     
正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治水兴水方针,坚持把水利作为头等民生大事和基础战略,全力破解决工程性缺水困局,先后启动了"渴望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滋黔"一期工程、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小康水行动计划"、水利扶贫以及"市州有大型水库、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等一系列重大水利行动。一代一代水利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奋力为贵州水利事业添砖加瓦,铸就起了一座兴黔富民的水利丰碑。回顾70年的水利发展历程,贵州水利实现由传统水利  相似文献   

12.
<正>"在贵州这片充满红色基因的土地上,闪耀着共产党人的光荣与梦想。"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砥砺奋进,铺就光荣的征途。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为民信念,奠定梦想的基石。过去五年,是"贵州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冲出"经济洼地"、总攻"绝对贫困"、构筑"精神高地"、推进绿色发展,昂首阔步走向世界。未来五年,贵州改革发展锁定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奋斗目标。开创新未来,贵州要更加坚定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相似文献   

13.
正《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贵州建设大数据中心,犹如建了一个大金矿,通过不断开发"大数据金矿",就有着强大的发展推动力。巍巍乌蒙,气象万千,昭示着贵州前行的高度与气魄。五年,春秋轮回。大山见证了贵州后发赶超的快节奏,以时间为笔挥毫泼墨,描绘着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悠悠乌江,情意绵长,牵系着贵州变迁的力量与情怀。.五年,同舟共济。江水滋养了贵州改革开放的新梦想,向着大海奔腾不息,开拓着弯道取直的"发展新路"。"十二五"以来,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密集到贵州考察调研,为贵州发展指明了航向、增强了贵州发展动力,贵州经济增速连续五年居全国前3位,并在生  相似文献   

14.
正"十二五"以来的8年多时间,贵州水利几乎年年有大事、年年有喜事。可以说,这一时期是贵州水利历史以来投入资金最大、建设速度最快、改革力度最强、生态治理最好、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风雨兼程水利人,波澜壮阔治水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治水兴水方针,坚持把水利建设作为头等民生大事和基础战略,举全省之力破解贵州缺  相似文献   

15.
10年前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有力地支持了贵州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大发展,不断释放贵州潜在比较优势,创造了赶超进位的"黄金十年".2022年春节前夕,《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以下简称新国发2号文...  相似文献   

16.
正一系列新技术的探索和运用,有效提升了工程效率和质量,助推贵州水利实业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市场信誉。贵州水资源丰富,近年来全省不断加大水利投入,逐步解决农田灌溉及饮水安全问题,努力打破工程性缺水困局。然而,要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修建中大型水库,并非易事,加之水库大坝选址又多在山高谷深的地方,使得工程施工难度超乎想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贵州水利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称贵州水利实业)在全省各地承建了300余项水  相似文献   

17.
正中铁五局贵州公司念好"苦、忍、拼、创、远、忠"六字诀,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贵州水利工程建设的新篇章。初冬时节,驱车行驶在黔东南州三穗县的六洞河岸,"塘冲水库"几个字格外醒目。塘冲水库是中铁五局贵州公司承建的水利工程之一,此前获水利部水利稽查专家组高度评价。在距离塘冲水库300公里外的贵阳市枣山路,中铁五局贵州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顺忠把眼神飘向窗外,凝视着天空。"四年前,我们就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农信在加速自身发展的同时,着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打造了农村信用工程、信合村村通、农村金融夜校、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五张名片",探索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农信普惠金融之路。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奋战五年,努力追赶,开启贵州科学发展新征程,是当今贵州的时代所赋、大局所在、民心所向。贵州农信社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优化金融服务,创新信贷产品,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2012年至2017年3月  相似文献   

19.
正过去五年是贵州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环境最好、发展速度最快的五年。"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截至2015年底,贵州森林面积达1.32亿亩,活立木总蓄积量达4.4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0%。  相似文献   

20.
我省旅游大多因水而起,因水而名,70%的旅游资源与水有关。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旅游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水利风景旅游作为贵州旅游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关于我省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要求,高度重视水利风景区建设,积极发展贵州水利风景旅游,对加快推进我省实现旅游强省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